想起前日路过学校书摊,原本是想买一本人物传记,不过转了好几圈发现这一类型的书籍只有韩寒、郭敬明之类,并非我对现代作者有抵触,只是不想和他们走同一条路,其实现在心里想的也是回家之后伏案做一个写手,可见我心里如今还是很矛盾的,哦,说起这个《四书五经》,也是在那书摊上看到的,当时考虑了很久,觉得既然在物理方面无所建树,用文学修养填补一下也不为过,正如平时总是感叹,既然在学校学业没啥成就,总不能到头来带一副被安乐窝矫惯的“弱不经风”的身体回家,适当的时候还是要坚持锻炼。
不过,到头来还是因为种种原因(一、书本前几夜顺序便打印错了,目录中穿插文章,文章中穿插目录。二、内容实在太长而难懂。三、资金问题。)没买。
小学时我爸辅导我语文,我妈辅导我数学,老爸讲语文和历史总是对其中内容(文章叙述方式)很是“挑剔”,比如当时讲黄埔军校那段,便要我一字一句背下来,一个字也不能差,每次都讲到深夜,可是当时觉得数学要比语文要简单的多,也是对语文课有些厌烦,以至于初中时语文几乎很少有及格的,还被当时担任班主任的副校长女儿嘲讽过,不过总成绩还是级部名列前茅的,所以感觉语文这门课可有可无的,能说话和能听懂话就好。
不过,到头来还是因为种种原因(一、书本前几夜顺序便打印错了,目录中穿插文章,文章中穿插目录。二、内容实在太长而难懂。三、资金问题。)没买。
小学时我爸辅导我语文,我妈辅导我数学,老爸讲语文和历史总是对其中内容(文章叙述方式)很是“挑剔”,比如当时讲黄埔军校那段,便要我一字一句背下来,一个字也不能差,每次都讲到深夜,可是当时觉得数学要比语文要简单的多,也是对语文课有些厌烦,以至于初中时语文几乎很少有及格的,还被当时担任班主任的副校长女儿嘲讽过,不过总成绩还是级部名列前茅的,所以感觉语文这门课可有可无的,能说话和能听懂话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