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梨的效用
梨果: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有润肺、消痰
清热、解毒之功效。
梨籽:梨籽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记忆力、注意力、心智敏锐度会提高。
-梨的吃法
-生食:民间对其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的说法。因此,生吃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现的咽喉干、痒、痛、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
-榨汁:将梨榨成梨汁,或加澎大海、冬瓜子、冰糖少许,煮饮,对天气亢燥、体质火旺、喉炎干涩、声音不扬者,具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
-冰糖蒸梨:冰糖蒸梨是我国传统的食疗补品。可以滋阴润肺,止咳祛痰,对嗓子具有良好的润泽保护作用。
-梨的饮料:“梨膏糖”更是闻名中外,它是用梨加蜂蜜熬制而成,对患肺热久咳症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吃梨小贴士
★梨性偏寒助湿,多吃会伤脾胃,故脾胃虚寒、畏冷食者应少吃。
★梨含果酸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者,睡前少吃梨。
★血虚、畏寒、腹泻、手脚发凉的患者不可多吃梨,并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
★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当慎。
★梨含果酸多,不宜与碱性药同用,如氨茶碱、小苏打等。梨不应与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泻。
★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选择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新华字典解释
梨
lí(ㄌㄧˊ)
[1]落叶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膏。广~。鸭~。
------〖词性与应用〗-------
梨
(棃)
lí
【名】
(形声。从木,利声。梨为棃的俗字。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梨)
[1]同本义
棃,梨果也。——《说文》
楂棃姜桂。——《礼记·内则》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多白色,果子多汁,可食。如:梨枣(古代印书的木刻板。因多用梨木、枣木刻成,故称);梨栗(梨树和栗树);梨云(梨雪,梨英,梨霜,梨蕊,梨花。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又指梨树的果实。如:梨果(梨子);梨头(小梨);梨条(用梨子所做的条状果脯);梨干(梨子加工制的果干)
[2]通“黎”。黎民,人民
棃烝殷,罔荒饥。——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棃庶赖祉。——汉《桐柏淮源庙碑》
又如:梨元(亦作黎元。民众,梨,通“黎”);梨氓(亦作黎氓。黎民,民众。梨,通“黎”)
梨
lí
【形】
[3]黑;年老。指老人面色如冻梨
梨,老也。东齐曰眉,燕代之北鄙曰梨。——《方言》
班黑谓之棃黮。——《通俗文》
九十曰鲐背,或曰冻梨皮,有斑点如冻梨色也。——《释名》
梨
lí
【动】
[4]通“剺”。割
是故博带棃,大袂裂,文绣染。——《管子·五辅》
分棃单于,磔裂属国。——《汉书·扬雄传》
又如:梨面(以刀划面。中国古代匈奴一些民族的风俗,凡遇大忧大丧,就用刀划脸,表示哀痛)
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棃面流血。——《后汉书·耿秉传》
★部首: 木 笔画: 4 外笔画: 7
☆笔顺码:31234221234
生活常识
梨有两种:一种是“雄梨”,肉质粗硬,水分较少,甜性也教差;另一种是“雌梨”,肉嫩、甜脆、水多。
购买时可从外观上区别:
雄梨外形上小下大,像个高脚馒头,花脐处有二次凹凸形,外表没有锈斑。
雌梨外形近似等腰三角形,上小下大,花脐处只有一个很深且带有锈斑的凹形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