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同知,《涛声依旧》被俗为“百年经典”,风靡海内外,毛宁“涛声依旧式”的定位也由然而生,延用至今。《涛声依旧》是一首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歌曲,当下的KTV歌厅,时尚舞台、电视广播、校园乡村、大街小巷、明星翻唱等依然可见她的身影,可谓是经久不衰、魅力无穷呀。下面我就来谈谈这首歌的魅力所在:(即涛声依旧的狭义美与广义美)

《涛声依旧》的狭义层面。歌曲表达主意是一段错失的唯美而又感伤的恋情,具有的一份忧伤的美、深沉的美,借景抒情,借诗寓意,深远而深邃,典雅而含蓄,温婉而动人。歌曲的创造源泉来自于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渔火”、“江枫”、“钟声”、“月落”、“乌啼”、“风霜”、“客船”,这些都予以了保留,再加上歌曲中“温暖双眼”、“留下真情”、“疏远情感”、“回到面前”、“敲打无眠”、“不会云烟”、“保存笑脸”、“彼此改变”、“当初夜晚”、“重复故事”、“登上客船”,作为音符串联起来,给了我们深邃的意境同时,仿佛讲述了一段唯美而又伤感的爱情故事。“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青春烂漫的男孩和女孩,在一个渔轮满满、枫叶翩翩的古镇或村落相遇、相识、相恋、相爱。“无助的我,已经疏远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最后出自不得已的原因(年龄尚小、事业未成、家人反对等),导致了他们依依不舍的真情中分手,回到各自的世界。当时他以为这段恋情随着环境的不同、时间的推移终就会烟消云散,可许多年以后,经过太多荣辱的沉浮、世事的沧桑、感情的折磨,在自己灵魂的深处、记忆的角落,深深的把她想起,想起那段美丽的恋情。心中不免有了一种和好如初的意想,但是时间已经过了多年,不知现在的她还好吗?是否有了归属?所以时间在这种念想与顾想中无眠中度过,但他始终相信这段真情不会是一片云烟,正如当初的美丽。在这种情感的矛盾中纠结着、挣扎着。最终还是鼓起了勇气来到了当初相识、相恋的那个古镇或村落,找寻着她,带着那份久违的企盼、渴望、欣喜.........“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可事实却正好相反,物是人非。“渔火”、“江枫”、“涛声”————一切如依旧,触景生情,往日的点点滴滴的美好涌上心头........“月落”、“乌啼”、“风霜”————一切都已变迁,暗然神伤,她已为人妻(人夫)或心有所属等.........想挽留这段感情,但是为时已晚,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是何等的失落、何等的悲伤、何等的无奈!带着这份情愫,他也离开了那个曾经带给他美好回忆的地方.......毛宁的演绎沧桑、大气、浑厚、委婉,自然流畅、深情款款、情意绵绵,给人一种怀旧感的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爱情忧伤之美、深沉之美!

《涛声依旧》的广义层面。
一来说是思乡的“愁”。毛宁初唱《涛》时,并未成名。那时的他,辞了原来的工作,背井离乡来到了广州打拼,后签了新时代,似一个游子在外飘荡,唱这首歌时除了有直接情感的投入在里面外,一种思乡情愁的也自然在其中。
二来说是歌曲表达了情感的大气、洒脱。感觉在MTV版本的要强烈一些,“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那高亢的声音,此起彼伏,虽然歌意的充满感伤的成份,但暗意中大气、洒脱的层面就在此定格。
三来说表达是一种困惑的状态。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从词曲作者陈小奇的创作背景入手。这首歌曲的灵感来自唐诗《枫桥夜泊》,一次,陈小奇偶然重读《枫桥夜泊》,觉得“江枫渔火对愁眠”之类的文字让人遐想不尽,就想以此写一首歌曲,陈小奇创作这首歌曲是为了反映他们这代人的状态,就是处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夹缝中的那种边缘困惑的状态,于是写下了歌词“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涛声依旧》的引深义层面。“涛声依旧”是业绩“辉煌”“长青”“兴隆”的代名词,很多的微博博客、商品店名、网络域名、服饰品牌等都冠似此名称;更是情感“复苏”“向往”“憧憬”的代名词,就连赵本山在1999年的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也不忘调侃一番。
......................

总之,《涛声依旧》所表达的层面意义是多方的、开阔的,但万变不离其中,说是一个“情”字,一个“美”字,毛宁的演绎可谓炉火纯青,赋予的歌曲深邃的意境,真叫一个“淡淡忧伤的美”。一句“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再句“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将歌曲意境及精髓推向高潮,余音绕梁,久久难忘!真不愧为百年经典,寓意深厚而广泛,能产生不同程度不同点的共鸣!永远不会落伍任何时代,许多年以后,依然会有人依旧涛声《涛声依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涛声依旧》的意义广泛,欢迎新老宁迷补充或谈谈自己的看法,在
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