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吧 关注:36,592贴子:799,213
  • 5回复贴,共1

家长一定要懂得教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们的生存世界给人们提供了填补认知空白的无限空间.在学习中,无论是阅
  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淀和提炼.生活融注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奠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感知部分,人们从生活中懂得了世情,人情;人文,地理;懂得了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生活是个熔炼炉能融万事万物,万情万理于其中.生活又是个百宝箱,能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亦能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生活就如雨后那道绚丽的彩虹,既有鲜活的橙,亦有厚重的蓝;有流淌着生命的绿,亦蕴藏凝重的紫.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感知,晴朗阴霾,同样是一种风景.
  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我们的一切!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100%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100%失败!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不要等到孩子已无可救药,才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希望那种小时把孩子养成“宠物”,长大逼成“废物”的悲剧不再重演! 教育在学校,素质在家长!没有父母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孩子的高素质。这道理就像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一样。
  我的看法是,学生“减负”不能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减负”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教师和父母要“增负”。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再靠经验来教孩子,应该学习怎样做个称职的父母,怎样做个优秀的父母。除了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外,更要在学习方面多帮助孩子,
  我发现许多孩子从上幼儿园时起,就开始不停地补课,课外时间几乎都被补课占满了。小小年纪就被各种学习搞得筋疲力尽,不但充足的精力被消磨光了,连本应有的求知欲也消退了,这样的孩子怎么能爱学习呢?怎么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怎么能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呢?所以,我认为家长不应随便给孩子补课,课内的学习要让孩子在学校解决好,有问题找老师帮忙。补课要学那些课内学不到,又很有必要,或者孩子很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既不会过多影响孩子的精力,又能够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效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何乐而不为呢?
  全新的学习理念,即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 孩子开心,家长身心,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受教育是最佳的方式,儿童体验馆可以让孩子体会各种职业,从中获取知识与教育
  世界是多元的,我们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找不到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家庭,孩子都不一样,早教理论方法何其多,我们不可能一一实践,只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相对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我们不是教育专家,即使是教育专家,他也不可能保证他的理论方法永远是正确的,全部是正确的,有些东东放在今天是正确的,可能明天就是错误的,放在这里是正确的,放到别的地方,环境条件变了,可能就行不通。也许只有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是哪一种早教理论方法,都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甚至是有害的成分,我们只能扬长避短,有选择的吸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讨论时请注意语言文明,不要…… QQ10915261


1楼2014-09-24 13:11回复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他不可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他们时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这爱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们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2楼2014-09-24 13:18
    回复
      2025-11-16 10:38: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对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的家庭,家中的长辈都争着对孩子施爱,唯恐孩子不快乐、受委屈。就是这样的家庭,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怎么因为说他几句居然就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就离家出走了。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我们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3楼2014-09-24 13:26
      回复
        原因在于: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强化"与"负强化"。所谓"负强化",就是在孩子成长中对他说"不",就是让他有痛哭一番的经历…… 这种说"不"的时间要早,一定要在孩子6岁之前。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而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就是哭得气噎、哭得在地上滚来滚去……可是,你若等他12~14岁之后再对他说"不",他不会再简单地哭、不再气噎、也不再打滚……他会离家出走,会服毒自杀,会跳楼威胁……因为他已经有了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曾有家长哭着问:"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 回答: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其实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 所以,父母之爱要有艺术性、原则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4楼2014-09-24 13:32
        回复
          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说"不"?怎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第一,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候,一般在3~5岁开始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情况一出现,就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


          5楼2014-09-24 13:41
          回复
            帮孩子建立朋友圈1、父母的社会性是榜样,有自己的朋友圈。2、接纳孩子的性格,允许孩子做自己。3、多亲子交流、陪伴。4、多带孩子亲近自然,多观察。5、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和同伴一起玩,但不强迫。6、发展孩子几项爱好、特长。7、培养孩子爱和分享的能力。8、邀孩子要好的朋友来家做客。


            6楼2014-09-24 2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