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ning.longhoo.net 来源:江宁新闻 2014-09-19 10:23 点击:177 次
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脚上一双泛旧的帆布鞋边沾满了泥土,日前,在正方大道东延工程的工地上,笔者找到正在与施工人员讨论图纸的姚焕来。工作12年,姚焕来在工地的时间比公办室里多,与工人相处的时间比家人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筑路人”的不平凡。
停工不离岗,打牢安全生产基础
2002年,大学毕业后的姚焕来走上施工第一线,跟随施工队走南闯北,先后参与盐通高速、宁常高速、328国道等省内多条重点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的工程建设。12年栉风沐雨,在长期的“实战”中积累经验,由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西部路桥路基分公司项目经理。
青奥会期间,由姚焕来负责的正方大道东延工程A3标段暂停施工,难得“清闲”的姚焕来却依旧奔波在工地上,“今年雨水较多,虽然工地停工,但防洪工作不能放松。”姚焕来说,他现在已经患上“强迫症”,一天不到工地上看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收起记录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姚焕来向工地快步走去,“复工后,工期十分紧张,一天要当两天用,我们要把施工进度细化到每一天,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
用双脚丈量施工路段
节假日期间,穿过依山傍水而建的江宁西部旅游路线,大山深处的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以其清新淳朴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而几年前,这条宽敞的旅游道路还是一片山间荒地。“2012年初,我们进驻工地开始道路建设。由于工期紧张,一年多来,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工地上。”姚焕来告诉笔者,第一次走进工地时,他感觉压力很大,“眼前连泥土路都没有,只是一片荒山野地。”但经过筑路人的辛苦付出,这条带动村庄发展、村民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平坦。
作为项目负责人,姚焕来除了参与施工前的协调工作,还要对计划施工路段进行反复查看,4.6公里坎坷的山路,姚焕来每天至少要徒步来回一两趟,前后走坏了4双鞋。经过反复实地查看,他和团队成员发现,稍微变动部分路段的施工路线,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成本,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西部旅游路线的龙山水库段,有一个特别的U型路,宛如一只手托起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其实根据原来的设计,道路建设需要填补部分水面。“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很美,我们希望最大程度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姚焕来有了想法后,将该段道路改线前后的经济和自然成本与业主、设计院进行比较,最终留住了那道美丽的“弯度”。
把工人当作自己的亲人
谈起工作时,姚焕来显得十分自信,但当笔者问起他的家人,姚焕来却无奈地说,在工作与家庭的天平上,他更侧重于前者。2011年,正奋战在239省道施工现场的姚焕来接到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因为工期紧张,他一直等到手术时间确定后才请假赶回老家。母亲病情刚刚稳定,他便又要离开,当听见病床上的母亲抱怨“只有我住院了,你们才有空回来看我”时,他的眼中泛起酸楚的泪水。
虽然对待家人有所亏欠,但面对朝夕相处的工人,姚焕来却十分关心。“姚经理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却很平易近人,将工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姚焕来的同事褚明强告诉笔者,炎夏时节,为给工人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姚焕来主动要求拆除自己办公室的空调,优先给工人休息室安装,这也让工友们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脚上一双泛旧的帆布鞋边沾满了泥土,日前,在正方大道东延工程的工地上,笔者找到正在与施工人员讨论图纸的姚焕来。工作12年,姚焕来在工地的时间比公办室里多,与工人相处的时间比家人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筑路人”的不平凡。
停工不离岗,打牢安全生产基础
2002年,大学毕业后的姚焕来走上施工第一线,跟随施工队走南闯北,先后参与盐通高速、宁常高速、328国道等省内多条重点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的工程建设。12年栉风沐雨,在长期的“实战”中积累经验,由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西部路桥路基分公司项目经理。
青奥会期间,由姚焕来负责的正方大道东延工程A3标段暂停施工,难得“清闲”的姚焕来却依旧奔波在工地上,“今年雨水较多,虽然工地停工,但防洪工作不能放松。”姚焕来说,他现在已经患上“强迫症”,一天不到工地上看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收起记录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姚焕来向工地快步走去,“复工后,工期十分紧张,一天要当两天用,我们要把施工进度细化到每一天,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
用双脚丈量施工路段
节假日期间,穿过依山傍水而建的江宁西部旅游路线,大山深处的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以其清新淳朴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而几年前,这条宽敞的旅游道路还是一片山间荒地。“2012年初,我们进驻工地开始道路建设。由于工期紧张,一年多来,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工地上。”姚焕来告诉笔者,第一次走进工地时,他感觉压力很大,“眼前连泥土路都没有,只是一片荒山野地。”但经过筑路人的辛苦付出,这条带动村庄发展、村民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平坦。
作为项目负责人,姚焕来除了参与施工前的协调工作,还要对计划施工路段进行反复查看,4.6公里坎坷的山路,姚焕来每天至少要徒步来回一两趟,前后走坏了4双鞋。经过反复实地查看,他和团队成员发现,稍微变动部分路段的施工路线,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成本,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西部旅游路线的龙山水库段,有一个特别的U型路,宛如一只手托起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其实根据原来的设计,道路建设需要填补部分水面。“水库周边的自然环境很美,我们希望最大程度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姚焕来有了想法后,将该段道路改线前后的经济和自然成本与业主、设计院进行比较,最终留住了那道美丽的“弯度”。
把工人当作自己的亲人
谈起工作时,姚焕来显得十分自信,但当笔者问起他的家人,姚焕来却无奈地说,在工作与家庭的天平上,他更侧重于前者。2011年,正奋战在239省道施工现场的姚焕来接到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因为工期紧张,他一直等到手术时间确定后才请假赶回老家。母亲病情刚刚稳定,他便又要离开,当听见病床上的母亲抱怨“只有我住院了,你们才有空回来看我”时,他的眼中泛起酸楚的泪水。
虽然对待家人有所亏欠,但面对朝夕相处的工人,姚焕来却十分关心。“姚经理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却很平易近人,将工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姚焕来的同事褚明强告诉笔者,炎夏时节,为给工人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姚焕来主动要求拆除自己办公室的空调,优先给工人休息室安装,这也让工友们向他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