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教练组太过患得失,这样的心态严重影响了阵容的安排(包括换人),后场怕失球过于求稳,中场也为求稳过多体能消耗在防守,前场没中场支援只剩下简单突进和冲掉,进攻失误自然超多,在这样失误频频的情况下,全队全武状态。这就是东亚的现状,不单是这场比赛,东亚打中超以这样的状况已经是很多次,只是遇到弱点的队,这样的状况被掩盖而已。首先前场的安排,麦36脚下技术有限,站位靠前,回接不够,就依靠高点抢头球,前场只有武7能拿住球,而武7的接应点在哪儿呢?麦36的站位根本不利于拉扯对方,球再到麦36脚下,很容易丢掉,要么只有回给后腰,武7要么自己突进,身体力量不够,也是失误频频,或倒地,武7要么给海9.但海9位置太靠前,距离决定很难传出很到位的球。而另外个前场队员林15或吕11都是被教练组安排很重的防守任务,也就限制其对进攻的接应,进攻中的表现也就那样了。
而2个后腰我认为没啥好批评的,不论是蔡6还是王20,在这样的态势下,过多的体能消耗在防守中,而由守转攻中又得不到前场的有效接应,很快又陷入防守中。很快就是疲于奔命。
后场的防守类似后腰,也是疲于奔命。
这样的状况不单是队员状态不好或能力不够,而是教练组的战术思路决定的。
个人认为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首先由守转攻过程中要降低个人突进和尽量不做简单冲掉,战术毕竟是多样性的,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个人突进,毕竟防反最有效的得分需要个人突进,但同时是增加了失误率,再回防守,中后场的体能得不到恢复,中前场不要一味向前,学会通过控制球权,从而保障中后场体能的恢复,这样的恢复又能保障队员的少失误,而不疲于奔命,从而良性循环。这个战术的实现就意味着麦36一定要放弃,一定时间段海9的位置要靠后些,而要减弱武7和王20的防守任务,2边前卫防守任务不变,但2边前卫的防守不应回得太深,也不要靠边防守,适当靠中,往2边压迫,不要太畏惧对方下底,但一定不能让对方往内突,贴好中路对方高点,这样把对方往边路压,逼到边路,对方失误自然会增高,也容易抢断。
我认为现在不是哪个队员的问题,换谁不重要,关键是东亚的战术思路有问题。先调整好战术思路,再根据战术安排对应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