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们哼着“让上次犯的错反省出梦想”而自以为是的时候,是否思考过“外婆她的期待,慢慢变成无奈,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是你们从未反省过的错呢?当你们品味着“很多人想失恋都没有目标”这种“浪漫的煎熬”时,是否留意过身边“爷爷的手茧,泡在水里会有茶香蔓延”的美好呢?也许周杰伦被你们记住的只有他的“哼哼哈嘿”和“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而不是大沙漠中生灵间的情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传说、洪荒世界对人性的坚守、中华武术里的民族自尊、三国时期的血泪春秋、魔术师和小丑嬉皮笑脸背后的孤独无奈,以及每个人对亲人和家庭该有的责任和不可避免的愧疚。你们会认为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不接地气”,只有在爱情里流泪、在生活里诉苦、在挫折后四大皆空才是成熟的、有味道的人生,从而对“笑一个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嗤之以鼻。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失掉了最美好的赤子之心,或者说已经迷失了最初的自我。我很喜欢原文作者的一个说法,叫“轻快的灵魂”。但这种东西的失去不值得沾沾自喜,因为你已经变得世俗、变得平凡、变得没有个性。更应该的是反省——反省出你最初的梦想。
“如何想你想到六点,如何爱你爱到终点”倒不如最简单的“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原来爱情很大,大到可以装下一百种委屈,原来爱情很小,小到三个人挤就窒息”。不完美的感情怎能代表爱情?真正的爱情其实是“浪漫不一定要去那夏威夷,沙滩上有你的脚印是一辈的美景”;“一起躲避的借口非什么大仇,为何知己到最后变不到老友”。谁说友情一定向现实臣服?我们为何不去憧憬“我放下枪回忆去年一起毕业的学校,而眼泪一直都忘记要掉”······真正的成熟,不是被现实变得现实,而是在现实的洪流中守着心底那点美好和天真。听陈奕迅没有问题,但何必对曾经的周杰伦落井下石不屑一顾?从周杰伦到陈奕迅,不是周杰伦的歌与生活没有了共性,而是你已经没有了那双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也很喜欢虎扑一个贴子里的一种说法——“可悲地成长”。没错,绝大多数人都在可悲地成长,能有几个人懂得从陈奕迅到周杰伦的那种无可替代的美好?
而且,音乐以外的陈奕迅给我们的印象同样是一个呆萌大逗比。唱歌必须苦大仇深,他会真正感到快乐吗? 没有人清楚。当然,表演是艺术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率真才是艺术的精髓。
我没有要推翻任何人的意思,周与陈的音乐我都很喜欢,只是不认为他们是两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