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不能在校使用手机,目前还 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按照“法无禁止 即可行”的原则,学校无权对学生私有 财产进行任何的检查处理手段。至于 一些学校,不准学生使用手机的内部 规定也不合情理。 虽然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目的,多 是怕学生使用手机影响学习或影响课 堂纪律和教学秩序,但学校完全可以 作出一些符合实际的人性化规定。诸 如,使用手机的学生,当进入校园后 必须关闭手机或上课期间不准开机。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 并将手机暂时没收交给学生家长处理 。 学生使用手机,也有学生的需要, 这能让他们和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 少一些担心。作为通讯工具的手机, 学生当然有权使用,只要不影响到学 校的教学秩序,不构成对他人和课堂 纪律的干扰,学校就没有权利进行不 恰当的干预处置。 学校的严格管理是对的,但动用探 测器检查手机的高科技手段,是高射 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精力用的不是地 方,用一种软暴力的简单粗暴的办法 对学生使用手机采取强制性的处理, 于法于情于理不通。管理是一门艺术 ,任何的管理手段都必须符合常理。 动用探测器检查手机是一种惰性管理 ,它构成了对学生“私人财产所有权” 的侵犯。再说,为限制学生使用手机 ,探测器检查是一种变相的搜身,也 是对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侵犯。 动用探测器检查手机,实际上是学 校管理的黔驴技穷,如果把这些精力 和经费用在提升教学质量上,恐怕能 得到更多的叫好声。与其如此监控学 生手机,不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这样既不影响学习又能起到通讯方 便的作用。管理的要义在于“理”,理 不正则名不正、言不顺,否则只能事 与愿违,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