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吧 关注:278,641贴子:5,789,862
  • 10回复贴,共1

品味老汾阳(三篇) 来源:《汾州乡情》作者:晋中市 马克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北关村“坐席儿”

  远离故乡多年的乡亲们,当你咋一听到“坐席儿”这个词语时,一定会有一种既亲切又生疏的感觉,因为这个词语在咱们的记忆中已消失多少年了!

  谁也不会注意从那年开始,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坐出租车叫打的,上厕所叫进洗手间,吃饭算帐叫买单,男的称帅哥,女的叫靓妹。过去人际交往最常用的“同志”这个词也极少听见了,偶尔叫一声同志,很可能被人家视为那是“前朝遗老之间使用的老八股称呼”。连小姐这个曾经表示对年轻女性高雅、文静、尊贵的称呼也变了味,这个称呼如使用不当,说不定会惹来什么麻烦,就连到饭店吃顿饭也从“下馆子”变成“搓一顿”,再变成“饭局”。

  今年春我们兄妹回汾阳,咋一听到88岁的姐姐说到坐席儿这个词语时,就有那种既亲切又生疏的感觉,我们也由此产生了想坐一回席儿的打算。

  清明节那天我们上坟回来,顺便绕道去了北关。这里曾是我们小时候常来的外祖父家,北关北门耸立着一座新建的高大牌楼,一条宽阔整洁的大街尽头是新修复的五佛楼,进北门不远处路西人,很快有一男一女两位中年人进来,端茶递水热情地接待我们,交谈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家农家自办的餐厅。



  因为还不到饭时,起初我们进来只是随便看看,并没有打算在这里吃饭。在和主人闲聊中无意提到过去办事时坐席儿的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料主人马上说他家就是做席儿的,并如数家珍地一口气报出清蒸羊肉、蒸鸡块、清蒸丸子、蒸酥肉、酿冬瓜、酿山药、四喜丸子、酱梅肉、虾酱豆腐、熘丸子……听主人数念报出的一道道菜名就和相声演员报菜名那样顺溜,这真是心想坐席儿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更令我们想不到的是如此丰盛的八盘八碗一桌席儿,主人只要一百六十元,曾在北京台湾饭店当过老总的三哥和在三星级宾馆任过经理的妹妹对此真有点难以置信。主人可能看出我们有所疑惑,于是请我们到厨房看看,厨房的大蒸笼正冒着热气,散发出令人馋涎欲滴的阵阵清香。可能是被主人的热情和现场的情景所感动,没等人家说完三哥就来了个倒砍价,你要一百六,我给你二百,只要吃的满意做的合口还可以再高点,并商定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吃饭。

  席间,主人边上菜边介绍每道菜的原料和做法,以及现在十里八乡办事坐席儿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和讲究。听着主人就和讲故事一样的介绍,更引出了主客之间越来越多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和谐有如亲人团聚般的气氛,使我们早以忘却了摆在眼前桌上丰盛的八盘八碗(主人破例又加了一道清蒸红鳟鱼,成了九盘),更顾不上往空着的酒杯里斟酒,手中的筷子也暂时下了岗,这那里是在吃席儿牵而是正儿八劲地坐了一回席儿。

  这一桌家乡的席儿。味美、情深、意浓。




IP属地:山西1楼2008-02-26 09:17回复
    然而,请记住这些曾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鲜活过的,平凡朴实的人和琐碎而有趣的事物吧,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当时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IP属地:山西3楼2008-02-26 09:18
    回复
      2025-09-04 15:45: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牙行

        现在,人们提到“暗箱操作”都会嗤之以鼻,因为那是在经济工作运行中的一种不规范或不合法的行为。但是在过去的年代里,有一种类似“暗箱操作”的交易手段却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进行,这种做法非但不受排斥和非议,而且在日常交易中大家都乐于接受。

        解放前很长一段时间,靠北门的城隍庙废址是一处很热闹的早市,离我家很近,小孩们爱热闹,我也常去逛逛。经常会看到有几个很特殊的人,他们既不摆摊也没有设点,却总是匆匆忙忙穿行在各种摊贩之间,把人家的手拉在他的衣襟下面咕咕叨叨,后来我才知道人家那是谈生意,他们就是被叫做“牙行”的人。用现在的称呼应当是做中介工作的经纪人。他们的交易方法很特殊,我权且把它叫做“捏指头交易法”。这种交易不需要任何设备,只要双方有一双健全的手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当交易开始时,牙行先和交易的一方把手遮掩在衣襟或袖筒里,他们手上的动作决不能让外人看见。比方先捏住对方的两个指头,口中念叨这个整数,然后再捏住三个指头,口中念叨这个尾数(念道的声音可以让外人听见),这样双方可能要反复捏几次才能最终捏定一个数。假设最终捏定的整数是两个指头,尾数是三个指头,那么这个数按当时商品的行情,指的就是二百三十或二十三。然后牙行再和交易的另一方捏指头,也捏定一个数,这样通过牙行在交易双方反复周旋,最终捏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数,这宗买卖就达成交易。结果是双方满意,牙行也有利。

        有个寓言故事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种捏指头交易法则是买卖成交三方有利,在汾阳俗称“捏码子”。


      IP属地:山西4楼2008-02-26 09:18
      回复
        好东西需要传承!


        IP属地:山西5楼2008-02-26 09:28
        回复
          顶啊.


          6楼2008-02-26 19:26
          回复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去“坐席儿”,可那时候不向现在这样,办事的人家一般很少大操大办,邀请的客人是很有限的,前一天送礼,晚上就可以得到消息,因为有专门跑腿传话的人,告诉你是“收”还是“壁”,所以小孩子最喜欢听到的字是“收”


            IP属地:山西7楼2008-02-27 11:28
            回复
              太谢谢hzgrjq 的转贴了,现在才知啥是个”牙行”捏码子”了。 只是忘了”骨镂锅”了,就是修锅的


              8楼2008-02-29 15:58
              回复
                现在还喜欢吃“席儿”,虽然味道和小时候感觉的不太一样了,但那肉油而不腻、汤鲜美可口,好解馋的


                9楼2008-02-29 16:28
                回复
                  2025-09-04 15:39: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老传统的说法


                  10楼2008-02-29 19:47
                  回复
                    • 124.165.96.*
                    四哥辛苦了
                    品牌支持


                    11楼2008-02-29 19:48
                    回复
                      猫眼的说法很不错


                      12楼2008-02-29 1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