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器读书吧 关注:2,432贴子:5,939

【资料】 中国十一种比大熊猫还濒危,急需拯救和保护的野生动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萌萌哒雪豹震lou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9-12 13:11回复
    1、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华南虎
    我国特有亚种。食肉目Carnivora,猫科Felidae
    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虎种,生活在我国中南部。识别特点:体型大,体长1.6~2.9米,体重180~200公斤。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是亚种老虎中体型最小的。雄性华南虎长约2.5米,重约150公斤;雌性体型要小一些,长约2.3米,重约110公斤。与[url]http://孟加拉虎[/url]和[url]http://西伯利亚虎[/url]相比,华南虎身上短而宽的斑纹间距很大。华南虎的怀孕期约为103天,平均每次可以产两三头幼虎。华南虎于1996年被[url]http://国际自然保护联盟[/url]列为极度濒危的十大物种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存活的圈养华南虎仅为70只,其中包括正在南非野化的2只。国内动物园圈养的华南虎只有68只,散布在全国18家城市动物园中。


    IP属地:日本4楼2014-09-12 19:56
    回复
      2025-08-08 05:08: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萌萌哒的金丝猴涅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9-13 00:11
      收起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9-13 09:01
        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9-13 09:01
          回复
            其实说不完,动物分很多门类。你要是算上所有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话那是根本讲不完。甚至同一个物种在不同族群里叫法都不一样。我记得的像中华白鳍豚、云豹、黄金蟒、长臂猿、亚洲黑熊……反正我也不记得了,现在不像小时候那样天天追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只知道中国的生态环境十分糟糕,多数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极其稀少(别拿蚂蚁啥的跟我扯,那玩意儿一堆就是上亿只)。


            9楼2014-09-17 18:38
            收起回复
              2.朱鹮(Nipponia nippon)

              英文名:Crested Ibis
              别 名:朱鹭、红鹤鹮、日本风头鹮、朱脸鹮鹤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Temminck,1835)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鹮科Threskiornithidae 朱鹮属Nipponia
              IUCN濒危等级:濒危(EN)(CITES附录I)
              国家保护等级: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濒危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它过去曾广泛生活在我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远东地区。现在在其他国家早已绝迹,日本只剩下笼中饲养的3只,我国的朱鹮也失踪了20多年。直到1981年,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当时曾轰动世界。经过悉心保护,数量正在增加。朱鹮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它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朱鹮天敌很多,乌鸦和青鼬常来争巢毁蛋,伤害幼鸟,所以它对巢区的选择非常严格。朱鹮一般是一边孵卵育雏,一边扩大加固窝巢。它5月产卵,每次产卵三四枚,雄、雌朱鹮轮流孵卵。大约一个月左右,雏鸟破壳而出,仍由父母轮班照看,共同喂养。小朱鹮一个月后羽翼逐渐丰满,开始学习飞行技术,不久就能独自外出寻找食物。
              朱鹮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
              外形特征:中等体型(55厘米)偏粉色鹮。脸朱红色,嘴长而下弯,嘴端红色,颈后饰羽长,为白或灰色(繁殖期),腿绯红。亚成鸟灰色,部分成鸟仍为灰色。夏季灰色较浓,饰羽较长。飞行时飞羽下面红色。虹膜-黄色;嘴-黑色而端红;脚-绯红。叫声:粗哑的咕哝声。朱鹮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67—69厘米,体重1.4—1.9千克,体态秀美典雅,行动端庄大方,十分美丽动人。与其他类不同,它的头部只有脸颊是裸露的,呈朱红色,虹膜为橙红色,黑色的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后枕部还长着由几十根粗长的羽毛组成的柳叶形羽冠,披散在脖颈之上。腿不算太长,胫的下部裸露,颜色也是朱红色。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侧和圆形尾羽的一部分却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显得淡雅而美丽。由于朱鹮的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


              IP属地:日本10楼2014-09-18 13:42
              收起回复
                露珠继续哦~


                11楼2014-09-24 11:18
                收起回复
                  2025-08-08 05:02: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九级了诶!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9-25 19:29
                  回复
                    3、黔金丝猴 Rhinopithecus brelichi

                    英文名:Guizhou Golden Monkey
                    别 名:灰金丝猴  白肩仰鼻猴  牛尾猴  线绒
                    目——灵长目 PRIMATES
                    科——猴科 Cercopithecidae

                    属——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 (1997)
                    IUCN濒危等级:濒危(1996)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1996)
                    【外形特征】
                    体型近似川金丝猴而稍小,但尾较之更长。体长为637-690mm,尾长846-905mm。吻鼻部略向下凹。脸部灰白或浅蓝,鼻眉脊浅蓝。两肩间有一白色块斑,肩毛长达160mm。体背灰褐,有的具黄的色调,从肩部沿上肢外侧至手背,由浅灰褐渐变为黑色,下肢色泽的变化与上肢相同。颈下、腋部及上肢内侧金黄色,股部灰黄。尾基深灰色,至尾端为黑色或黄白色,胼胝周围黑色。幼体色淡,通体银灰,头顶灰色,四肢内侧乳灰。尾深灰至尾端为黄白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贵州省境内武陵山脉之梵净山。现在的具体分布地点主要在江口县的月亮坝、柏枝坪;松桃县的泡木坝、田家坝、白云寺、牛凤包;印江县的亚盘岭、淘金河上游和护国寺。
                    【生活习性】
                    栖息地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活动的海拔高度比川、滇金丝猴都要低,多栖于海拔500-800m河谷阔叶林,夏季则多见于海拔1400-2200m左右的阔叶混交林。也偶见于村寨附近。多为群居性。一般约150-250只,一个群的大小在四季有分合的变化。活动范围大,最大群有400多只。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为植物性的叶、芽枝、果实及树皮。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及初冬。主要天敌有豺、大灵猫和云豹等。
                    【种群现状】
                    梵净山的黔金丝猴,据1991-1993年考察有3个猴群,总数约550-600只,数量增长缓慢。据Eudey1987年估计黔金丝猴的总数不超过500-670只。1995年对黔金丝猴进行了系统考察,确认黔金丝猴现存约750只,组成20多个家族,活动范围约4万公顷(周晓农等,1995)。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4-09-26 19:15
                    收起回复
                      4、海南黑冠长臂猿

                      海南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栖息在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热带雨林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它们天性机警、行动敏捷,而且居无定所,野外观测十分困难。它不仅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还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重要对象,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国宝”大熊猫。
                      种群现状:不管海南黑冠长臂猿是哪一个种的亚种,抑或是独立种,海南黑冠长臂猿已是中国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是不争的事实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4-09-26 19:15
                      回复
                        5、(海南)坡鹿 Cervus unicolor hainana

                        海南坡鹿(Cervus unicolor hainana)是我国海南岛的特有亚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栖居于海拔200m以下的丘陵坡地,50年代海南岛尚有500余头坡鹿分布于6个县近400km2的范围内。由于过度开垦和乱捕滥猎,至70年代末仅剩26头。经20多年大量人、财、物力的投入和精心护养,现已发展到500余头。
                        海南坡鹿由兴旺到濒临灭绝,再到保护发展,历经坎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海南省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发展决策。今后如何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溯海南坡鹿的兴衰发展,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4-09-26 19:17
                        回复
                          7、河狸

                          别名:海狸
                          属于:啮齿目、河狸科
                          河狸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有动物世界“建筑师”和古脊椎动物“活化石”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将河狸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据报道,河狸在欧亚大陆北部曾有较广的分布,但因其皮毛珍贵而遭到长期无节制的猎捕,目前已成为世界濒危动物之一。河狸数量的减少,不但是资源过度利用、天然植被遭破坏的后果,也预示着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资源在减少。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布尔根的河谷林资源几年内也会全部消失,河狸和其他野生动物同时将不复存在。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人类对大自然过度索取会走到尽头,然后是人类从这片区域的消失。为避免悲剧的发生,人们必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4-09-26 19:20
                          回复
                            08、扬子鳄

                            鳄目、鼍科
                            产于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它在生理上具有许多残遗特征,分布上的不连续性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鳄类,也是世界上濒临绝灭的爬行动物之一。它的身体长约1.5-2米,不如非洲鳄和泰国鳄的体型那么巨大。扬子鳄的吻短钝,属短吻鳄的一种。因为扬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上世纪70年代,它被携出国门,云游欧洲,名扬世界。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4-09-26 19:24
                            回复
                              2025-08-08 04:56: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1、鳄蜥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别名:懒蛇、睡蛇、雷公蛇、瑶山鳄蜥
                              属于:鳄蜥科
                              学名为: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鳄蜥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身体可以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5个部分。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象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
                              鳄蜥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但种群数量在迅速减少,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造成鳄蜥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仅产于广西大瑶山的少数沟冲之内,分布范围十分狭窄,而生长条件如对海拔高度、气温、雨量、水流、土壤、植被和食物等的要求,都比较苛刻。这种生境一旦遭到破坏,它的繁衍生存也就受到影响。第二,鳄蜥1年只产1次,每次产仔2一8只左右,有些雌性还有不孕现象,所以自然繁殖率不高。幼体出生以后,还经常遭到成体的吞食、伤害,死亡率往往占出生率的80%左右。第三,鳄蜥的生境受到严重破坏,50年代末以来,由于开荒造林,开垦农田以及开山采矿等人类活动,山林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砍伐或焚烧,有些地方的山林,几乎都被砍光烧净,造成山溪断流,使鳄蜥失去了生存之地。第四,乱捕滥杀现象十分严重,有人进山大量捕捉外运倒卖,还有人成立收购站,将鳄蜥成箱外运,每次约几百只。现在瑶山鳄蜥的野外总数仅有2500条左右,其中金秀的罗香乡有500条,昭平的北陀乡和九龙乡有1500条,贺县的里松乡有500条。如不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则这一世界珍稀动物会有迅速灭绝的危险。


                              IP属地:日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4-09-26 19: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