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篇文,作者文笔相当客观细腻,分享给各位家人们 !
FR UDN部落格作者:希米露

外星人都敏俊,兔子爱德华,还有来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都在寻找真爱,学习爱人。
他们都出现在《来自星星的你》。
妙的是,这些故事,竟然也呼应了JK Rowling 的「魔法师的毛茸茸心脏」
(收录在《吟游诗人皮陀故事集》)。
(不过魔法师的故事结尾毫不浪漫,还有点毛骨悚然呢。)
先来读读「魔法师」的前两段:
从前有个英俊富有又才华洋溢的年轻魔法师,由于眼见他的朋友恋爱之后变得傻里傻气,整天欢心雀跃,又爱打扮,吃东西也没胃口,简直毫无尊严可言。
于是年轻魔法师下定决心,绝不让自己变得如此脆弱、、、。(66页)
(于是,他把自己的心,施了魔法,锁在地下室的魔法水晶盒里。)

故事一开始的都敏俊,是不是很像这个魔法师呢?
《来自星星的你》里的外星人都敏俊,孤独地生活在地球上,无情于人世,但却是个爱读书的好青年。
他的书房,大概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爱读书或不爱读书的人,都会爱上的沉著书库。这里收藏了从古到今包含东西文化的各类书籍。
每每,在最重要的深情时刻,总是会被提及的一本书,就是《爱德华的神奇旅行》
。只要有看过这本书的人,应该都会发现,原来《来自星星的你》根本就是个成人版的《爱德华的神奇旅行》,而都教授在遇到千颂伊之前,就是那个「空了心」的爱德华。
受到爱的折磨,而不断做傻事的都教授,当然就是那个流浪中的爱德华。
于是,想知道都教授是如何学到「什么是爱」与「如何爱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随着兔子爱德华,一起经历他的黑暗冒险,一起感受他的「心,一次次破碎, 、、、心,必须穿越黑暗,直入更黝暗深处」(p2),便能明白了。
兔子爱德华所经历的所有冒险,如同许多英雄的历险故事雷同。
他们都因为刚开始的傲慢无情,而不得不经历跌落谷底,经历危难,惨遭遗弃(或败仗),然后在黑暗之处,逐渐认识光明与爱,才缓缓走回原来的世界,重建自我价值,再见生命的意义与爱的真谛。

上图:《爱德华的神奇旅行》的封面,很清楚地,已经预告了故事的主旨:渺小的兔子爱德华,正在寻找回家的路,回到那个有光明与爱的家。门口有盏灯,整引领着他的归途。
都教授刚开始,也是一位很高傲的又自以为是的童颜老骨。
当然,千颂伊也是,整个故事除了是都教授的成长故事,也是千颂伊的成长之旅。高傲的千颂伊,也是经历了一段爱的追寻,从目中无人高傲无情的明星,跌落谷底,经历被遗弃、被嘲笑、失去自我,再找寻自我,最后,终于发现自我的价值,也发现令人珍惜的爱。
关于都教授的傲慢,在「《来自星星的你》真好看的秘密(上)」曾经提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傲慢桥段,是他在课堂上解释「嫉妒心态」时(第六集)。
背直挺挺,下巴微抬,视角微下,真是个骄傲的人生胜利者。
他说:嫉妒是最低等的一种情绪反应,只有那种自卑又幼稚的人才会有这种生物反应。
而且,这是一种人性上的退化,其实反应的是如同婴孩得不到母亲的爱,所产生的占有欲。既然是「欲」,自然是动物性的本能,怎能与这样一位高傲理性的男性有关呢。
于是,当同学举手发问,老师,您有感受过「嫉妒」的心情吗?
都教授的反应当然是,我这样自信的人,怎会有这种反应呢。
显然,是个不曾真正爱过别人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时候的都教授,很明显地,已经将自己定位为自我管理良好,情绪控制得宜,又情感收放自如的理性菁英。
(或许你会有疑问,那他不是爱过400年前的宜花吗?我比较倾向的解释会是:当时宜花的确爱上都敏俊,不过初至地球的都,还不熟悉这种情感〔他自己也说过,在他们的星球上,没有这类的情感关系〕,于是尚不称得上是「爱」,比较类似已经产生情感的连结,产生好奇与善意,但尚未发展出无条件牺牲奉献的精神。都教授真正的「爱之旅」,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才开始的。面对那段尚未开始的感情,他的心早已封锁净空了。
由此也可见得,那些所谓想要靠出家,来断绝尘世情感的人,可得好好考虑了。出世,不是唯一修行的路,而入世,也不见得修不了行。事在人为,且缘份所至吧! )
回到都教授的「嫉妒」课程,可笑的是,「幼稚的嫉妒」所对比的桥段是,都教授在面对同样喜欢千颂伊的辉京时,还真的是妒火中烧,反应幼稚又可笑呢。
这时候的都教授,就是《爱德华》故事一开始时,那个受尽宠爱、养尊处优、生活优渥的兔子。不知珍惜(在世的人生)、不懂是故、空心空洞的「空心人」。
瓷兔子的内部,就是「空心」的。
故事刚开始的千颂伊也是,完全不尊重别人,完全自我中心、自以为是。享尽别人的宠爱,却不懂得珍惜被爱与释出关怀。
这些故事主角,都在真正的感受过「被遗弃」,感受过「不被珍惜」,也感受过「失去的恐慌」,才真的理解到,原来「被爱」与「被拥有」是多么的幸福与满足。
这是爱德华在深藏海底、深埋垃圾、远远地丢到火车外头之后,经历过锥心刺痛、欲哭无泪之后,才慢慢理解的。
正如所有的英雄,都必须走一趟地狱,才真的能看见天堂,爱德华也是在被当成垃圾一样的唾弃、被拥有又再度抛弃之后,才慢慢地认识到艾比琳是多么地爱她,而他也多么地需要爱比琳。
不过,令人悲伤的是,懂得总在失去后。
(但是毕竟是童话,所以最后艾比琳还是回来了,拥抱爱德华一起回家去了!)
在爱德华的被遗弃旅程中,他真正学到的是「不计较」的「牺牲」与「付出」。 (这也是刚开始千颂伊与都教授,吝于做到的事。)
一只瓷兔子,怎么付出与牺牲呢?
真心的陪伴。
该开始陪伴艾比琳时,爱德华一点都不再乎她,还漫不在乎地埋怨自己的生活多么地无趣。不过,历尽沧桑之后,当他陪着莎拉,一起度过她最后的生命时,他是真心的陪伴,真心希望莎拉可以度过难关,也真心地为失去莎拉而哭泣。
《来自星星的你》里面一直出现的《爱德华》的片段,其实就是关于莎拉的故事。
贫困的莎拉,得到肺结核,她的生命很快地就只有一种结果。爱德华,就是爱上了这个即将离去的小女生,当然莎拉,也很爱爱德华。
或许,爱德华的真心陪伴,还是很难让人理解。所以我们可以继续看《星星》里出现的另一个线索,《小王子》。

小王子在《星星》里(第十五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暗示。
就是在这一集,都教授决定正式「驯养」千颂伊,也是在这一集,都教授与千颂伊,真正地「建立关系」。
原来,千颂伊就是都教授又爱又怕的「玫瑰」!
在《小王子》里,是狐狸,让小王子懂得,什么是「爱」。
狐狸告诉小王子,关系的建立,在于「驯养」:很有耐心,很规律地,为狐狸做一些事,这些事,会在狐狸心理,产生依赖、需求、与等待。
早在十五集之前,都教授已经开始「规律地」解决千颂伊的危难,又很有「耐心」地拒绝千颂伊与他建立连结。
然而都教授肯定没有好好读《小王子》,因为狐狸有说过,「假如你驯养我,我的生命就会有如受到阳光照耀一样,充满希望,我会认出你和别人不同的脚步声, 、、、你的脚步声就像优美的音乐。」于是,无论都教授如何吓唬千,总是无法赶走那颗已经感受过「被驯养的幸福」的心了。
然而,所以的关系都会面对到的,就是分离。
无论是小王子和玫瑰,小王子和狐狸,飞行员和小王子,或是莎拉和爱德华。
因为「界线」(deadline)的来到,才会使得关系的连结,更显得有意义,更显得需要被珍惜。
界线,表面上不是祝福;但是如果没有界线,美感就会消逝,爱恋就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因为界线,反而幸福。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会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场!失去界线的爱情,竟忽然间显得那么不值一文。(不过,在婚姻里,应该是要认识不同种类的爱!)
「界线的意义」,也是这个影集里一直释放的讯息:因为时间的界线,让人更应该要珍视生命,珍重情感。
(再看一次《小王子》,发现原来在《星星》里的好多对话,其实都是来自小王子的故事。有好多观众看了会直掉泪的对话,都是小王子曾说过的话。创意,显然不是天外飞来,而是来自传统与过去。)
因为「失去」的威胁,让都教授与千颂伊历经跌落谷底的痛苦,也开始将锁在水晶盒里的心拿了出来,带著可能受伤的危险,感受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还做了好多傻里傻气的事。
不过也因为这些「危险与傻事」,才让都教授在离开地球之前,真正感受了地球人最美的情感,爱,还有由爱衍生出的好多情感变化,例如嫉妒。
当然,也因为「界线」的威胁,才能让都教授与千颂伊的爱情,变得那麼难分难舍,可歌(OST很好听)可泣(边看影集边哭泣)。
於是,理想上,这个故事最美好的结局,应该是都教授「真的离开了」,回不来了。
就如同小王子真的离开之后,他的故事才变得永恒;也如同爱德华所爱的莎拉,真的回不来了,才使这个段落,那麼的令人著迷。
现在都教授又回来了,若是还真的跟千颂伊结婚了,以后的故事,可能就美不起来了吧(除非靠很多外力的威胁)。可惜。
从《星星》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美丽爱情」的条件,最起码一定要有两项:「失去的威胁」与「时间的界线」。
而真正的「爱著他人」呢,则必须是掏心掏肺、不怕伤害,甚且还得愿意「毫不计较」地牺牲奉献,即便只是成人之美。
--------------------------END------------------------------
FR UDN部落格作者:希米露

外星人都敏俊,兔子爱德华,还有来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都在寻找真爱,学习爱人。
他们都出现在《来自星星的你》。
妙的是,这些故事,竟然也呼应了JK Rowling 的「魔法师的毛茸茸心脏」
(收录在《吟游诗人皮陀故事集》)。
(不过魔法师的故事结尾毫不浪漫,还有点毛骨悚然呢。)
先来读读「魔法师」的前两段:
从前有个英俊富有又才华洋溢的年轻魔法师,由于眼见他的朋友恋爱之后变得傻里傻气,整天欢心雀跃,又爱打扮,吃东西也没胃口,简直毫无尊严可言。
于是年轻魔法师下定决心,绝不让自己变得如此脆弱、、、。(66页)
(于是,他把自己的心,施了魔法,锁在地下室的魔法水晶盒里。)

故事一开始的都敏俊,是不是很像这个魔法师呢?
《来自星星的你》里的外星人都敏俊,孤独地生活在地球上,无情于人世,但却是个爱读书的好青年。
他的书房,大概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爱读书或不爱读书的人,都会爱上的沉著书库。这里收藏了从古到今包含东西文化的各类书籍。
每每,在最重要的深情时刻,总是会被提及的一本书,就是《爱德华的神奇旅行》
。只要有看过这本书的人,应该都会发现,原来《来自星星的你》根本就是个成人版的《爱德华的神奇旅行》,而都教授在遇到千颂伊之前,就是那个「空了心」的爱德华。
受到爱的折磨,而不断做傻事的都教授,当然就是那个流浪中的爱德华。
于是,想知道都教授是如何学到「什么是爱」与「如何爱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随着兔子爱德华,一起经历他的黑暗冒险,一起感受他的「心,一次次破碎, 、、、心,必须穿越黑暗,直入更黝暗深处」(p2),便能明白了。
兔子爱德华所经历的所有冒险,如同许多英雄的历险故事雷同。
他们都因为刚开始的傲慢无情,而不得不经历跌落谷底,经历危难,惨遭遗弃(或败仗),然后在黑暗之处,逐渐认识光明与爱,才缓缓走回原来的世界,重建自我价值,再见生命的意义与爱的真谛。

上图:《爱德华的神奇旅行》的封面,很清楚地,已经预告了故事的主旨:渺小的兔子爱德华,正在寻找回家的路,回到那个有光明与爱的家。门口有盏灯,整引领着他的归途。
都教授刚开始,也是一位很高傲的又自以为是的童颜老骨。
当然,千颂伊也是,整个故事除了是都教授的成长故事,也是千颂伊的成长之旅。高傲的千颂伊,也是经历了一段爱的追寻,从目中无人高傲无情的明星,跌落谷底,经历被遗弃、被嘲笑、失去自我,再找寻自我,最后,终于发现自我的价值,也发现令人珍惜的爱。
关于都教授的傲慢,在「《来自星星的你》真好看的秘密(上)」曾经提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傲慢桥段,是他在课堂上解释「嫉妒心态」时(第六集)。
背直挺挺,下巴微抬,视角微下,真是个骄傲的人生胜利者。
他说:嫉妒是最低等的一种情绪反应,只有那种自卑又幼稚的人才会有这种生物反应。
而且,这是一种人性上的退化,其实反应的是如同婴孩得不到母亲的爱,所产生的占有欲。既然是「欲」,自然是动物性的本能,怎能与这样一位高傲理性的男性有关呢。
于是,当同学举手发问,老师,您有感受过「嫉妒」的心情吗?
都教授的反应当然是,我这样自信的人,怎会有这种反应呢。
显然,是个不曾真正爱过别人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时候的都教授,很明显地,已经将自己定位为自我管理良好,情绪控制得宜,又情感收放自如的理性菁英。
(或许你会有疑问,那他不是爱过400年前的宜花吗?我比较倾向的解释会是:当时宜花的确爱上都敏俊,不过初至地球的都,还不熟悉这种情感〔他自己也说过,在他们的星球上,没有这类的情感关系〕,于是尚不称得上是「爱」,比较类似已经产生情感的连结,产生好奇与善意,但尚未发展出无条件牺牲奉献的精神。都教授真正的「爱之旅」,是到了二十一世纪才开始的。面对那段尚未开始的感情,他的心早已封锁净空了。
由此也可见得,那些所谓想要靠出家,来断绝尘世情感的人,可得好好考虑了。出世,不是唯一修行的路,而入世,也不见得修不了行。事在人为,且缘份所至吧! )
回到都教授的「嫉妒」课程,可笑的是,「幼稚的嫉妒」所对比的桥段是,都教授在面对同样喜欢千颂伊的辉京时,还真的是妒火中烧,反应幼稚又可笑呢。
这时候的都教授,就是《爱德华》故事一开始时,那个受尽宠爱、养尊处优、生活优渥的兔子。不知珍惜(在世的人生)、不懂是故、空心空洞的「空心人」。
瓷兔子的内部,就是「空心」的。
故事刚开始的千颂伊也是,完全不尊重别人,完全自我中心、自以为是。享尽别人的宠爱,却不懂得珍惜被爱与释出关怀。
这些故事主角,都在真正的感受过「被遗弃」,感受过「不被珍惜」,也感受过「失去的恐慌」,才真的理解到,原来「被爱」与「被拥有」是多么的幸福与满足。
这是爱德华在深藏海底、深埋垃圾、远远地丢到火车外头之后,经历过锥心刺痛、欲哭无泪之后,才慢慢理解的。
正如所有的英雄,都必须走一趟地狱,才真的能看见天堂,爱德华也是在被当成垃圾一样的唾弃、被拥有又再度抛弃之后,才慢慢地认识到艾比琳是多么地爱她,而他也多么地需要爱比琳。
不过,令人悲伤的是,懂得总在失去后。
(但是毕竟是童话,所以最后艾比琳还是回来了,拥抱爱德华一起回家去了!)
在爱德华的被遗弃旅程中,他真正学到的是「不计较」的「牺牲」与「付出」。 (这也是刚开始千颂伊与都教授,吝于做到的事。)
一只瓷兔子,怎么付出与牺牲呢?
真心的陪伴。
该开始陪伴艾比琳时,爱德华一点都不再乎她,还漫不在乎地埋怨自己的生活多么地无趣。不过,历尽沧桑之后,当他陪着莎拉,一起度过她最后的生命时,他是真心的陪伴,真心希望莎拉可以度过难关,也真心地为失去莎拉而哭泣。
《来自星星的你》里面一直出现的《爱德华》的片段,其实就是关于莎拉的故事。
贫困的莎拉,得到肺结核,她的生命很快地就只有一种结果。爱德华,就是爱上了这个即将离去的小女生,当然莎拉,也很爱爱德华。
或许,爱德华的真心陪伴,还是很难让人理解。所以我们可以继续看《星星》里出现的另一个线索,《小王子》。

小王子在《星星》里(第十五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暗示。
就是在这一集,都教授决定正式「驯养」千颂伊,也是在这一集,都教授与千颂伊,真正地「建立关系」。
原来,千颂伊就是都教授又爱又怕的「玫瑰」!
在《小王子》里,是狐狸,让小王子懂得,什么是「爱」。
狐狸告诉小王子,关系的建立,在于「驯养」:很有耐心,很规律地,为狐狸做一些事,这些事,会在狐狸心理,产生依赖、需求、与等待。
早在十五集之前,都教授已经开始「规律地」解决千颂伊的危难,又很有「耐心」地拒绝千颂伊与他建立连结。
然而都教授肯定没有好好读《小王子》,因为狐狸有说过,「假如你驯养我,我的生命就会有如受到阳光照耀一样,充满希望,我会认出你和别人不同的脚步声, 、、、你的脚步声就像优美的音乐。」于是,无论都教授如何吓唬千,总是无法赶走那颗已经感受过「被驯养的幸福」的心了。
然而,所以的关系都会面对到的,就是分离。
无论是小王子和玫瑰,小王子和狐狸,飞行员和小王子,或是莎拉和爱德华。
因为「界线」(deadline)的来到,才会使得关系的连结,更显得有意义,更显得需要被珍惜。
界线,表面上不是祝福;但是如果没有界线,美感就会消逝,爱恋就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因为界线,反而幸福。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会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场!失去界线的爱情,竟忽然间显得那么不值一文。(不过,在婚姻里,应该是要认识不同种类的爱!)
「界线的意义」,也是这个影集里一直释放的讯息:因为时间的界线,让人更应该要珍视生命,珍重情感。
(再看一次《小王子》,发现原来在《星星》里的好多对话,其实都是来自小王子的故事。有好多观众看了会直掉泪的对话,都是小王子曾说过的话。创意,显然不是天外飞来,而是来自传统与过去。)
因为「失去」的威胁,让都教授与千颂伊历经跌落谷底的痛苦,也开始将锁在水晶盒里的心拿了出来,带著可能受伤的危险,感受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还做了好多傻里傻气的事。
不过也因为这些「危险与傻事」,才让都教授在离开地球之前,真正感受了地球人最美的情感,爱,还有由爱衍生出的好多情感变化,例如嫉妒。
当然,也因为「界线」的威胁,才能让都教授与千颂伊的爱情,变得那麼难分难舍,可歌(OST很好听)可泣(边看影集边哭泣)。
於是,理想上,这个故事最美好的结局,应该是都教授「真的离开了」,回不来了。
就如同小王子真的离开之后,他的故事才变得永恒;也如同爱德华所爱的莎拉,真的回不来了,才使这个段落,那麼的令人著迷。
现在都教授又回来了,若是还真的跟千颂伊结婚了,以后的故事,可能就美不起来了吧(除非靠很多外力的威胁)。可惜。
从《星星》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美丽爱情」的条件,最起码一定要有两项:「失去的威胁」与「时间的界线」。
而真正的「爱著他人」呢,则必须是掏心掏肺、不怕伤害,甚且还得愿意「毫不计较」地牺牲奉献,即便只是成人之美。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