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4日漏签0天
王君安吧 关注:231,337贴子:2,169,92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50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王君安吧
>0< 加载中...

转载——中华民俗: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方迷君
  • 磊落仙姿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这篇文章就聊聊中秋佳节。
  中秋节盛行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就已经与元旦的被重视程度一样了,成了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由帝王祭月节演变而来,第二种说法是源于百姓庆丰收节。
  中秋祭月,是我国的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记载,早在周朝,帝王就会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分别在日坛、地坛、月坛、天坛进行祭祀活动。并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今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期祭月的场所。《礼记》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其中的夕月之夕,便是指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起初只被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传到了民间。
  而另一种说法中谈到了“丰收”,即与农业生产相关。“秋”字其实也指庄稼成熟,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叫做“中秋”。这时,各种作物相继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和寄托美好愿景,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丰收节,而八月十五又包括在“中秋”之中,因此又叫“中秋节”。看来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我想中秋节应该是两者结合的产物,因为文化总是不断地在融合的。
  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据记载,古代帝王在农历八月十五祭月,正好是三秋之半,所以叫做“中秋节”;又因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因为此节日有全家团圆之意,因此也称“团圆节”、“女儿节”。还因为中秋节与“月”分不开,故又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到了唐朝,中秋节又被叫做“端正月”。
  中秋节有赏月的风俗,此风俗也来源于祭月。民间中秋赏月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活动才盛行起来,在很多著名的唐代诗人的诗中都可以找到咏月的诗句。宋时,真正形成了赏月的中秋民俗,并正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宋人赏月多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无尽伤感。不过中秋节对于宋人来说却是欢愉的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有:“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宋代的中秋,夜市通宵营业,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的一个最重要习俗是吃月饼,据说“月饼”以前叫“胡饼”,在一次中秋节,唐太宗和杨贵妃一边吃胡饼,一边赏月,太宗觉得“胡饼”二字不雅,恰巧贵妃举头望月,脱口说出“月饼”二字。从此“月饼”取代了“胡饼”的名称。北宋皇家过中秋,也喜欢吃月饼,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已经十分普及了。心灵手巧的饼师,开始给它加上好看的艺术图案,使得月饼更加赏心悦目了。清代月饼已经品种繁多,制作工艺也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饼象征着团圆和祥瑞,至今也是中秋节人们不可缺少的食品。


  • 方迷君
  • 磊落仙姿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吃月饼的注意事项:
一、先吃咸后吃甜.如有甜、咸两种月饼,应按先咸后甜的顺序来品尝,否则就吃不出味道来。
二、品尝月饼伴茶水.月饼吃多了易腻,若配饮一杯淡茶(以花茶为宜),边吃边饮,味道更是妙不可言。
三、吃月饼要适量.月饼中含糖量和油(油食品)脂较高,吃多了则会引起肠胃不适,尤其是老人、儿童(儿童食品)或肠胃功能较弱者,吃时更要注意,一定要适量。
四、要吃新鲜月饼.过节时人们往往一次买许多月饼,而月饼放置时间久易引起馅心变质,吃后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因此,月饼最好随买随吃。
一般家庭过节时,所买月饼大都能到节日过后,甚至更长时间,为了防止月饼的变质,对吃剩的月饼应妥善保存。
月饼的饼馅一般分为软硬两种.软馅中含水分较多,只能保存7到10天左右,而硬馅月饼则可保存1个月左右.对那些还未使用冰箱的家庭,月饼一般不宜存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久藏,最好存放在竹篮里,在上面加盖一张干净纸,然后挂在通风阴凉的地方.盒装月饼,应将盒盖打开,使其通风.另外,因月饼中含脂肪较多,存放时还应注意避光,以防油脂氧化酸败。
中秋月饼是应时食品,最宜现产、现销和现买、现吃,不宜放过久,才能保持月饼的色、香、味和应有的特殊风味。


2025-08-04 06:07: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方迷君
  • 磊落仙姿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 方迷君
  • 磊落仙姿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国月饼品种繁多,按产地分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等,京式月饼起源于京津及周边地区,其主要特点是甜度及皮馅比适中,一般皮馅比为4:6,以馅的特殊风味为主,口感脆松,主要产品有北京稻香村的自来红月饼,自来白月饼,还有五仁月饼等。
自来红和自来白都是传统京式月饼(下图)



  • 方迷君
  • 磊落仙姿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香港:冰皮月饼


  • 方迷君
  • 磊落仙姿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杭州:榨菜鲜肉月饼
  


  • 方迷君
  • 磊落仙姿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台式月饼可以说皆有广式和苏式月饼的风味


  • 方迷君
  • 磊落仙姿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古诗词中的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唐代诗人李扑的《中秋》诗写道: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常伴云衢千里明。”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宋代诗人苏东坡写过一首《月饼》诗: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025-08-04 06:01: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新君迷9
  • 玉质无尘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新君迷9
  • 玉质无尘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新君迷9
  • 玉质无尘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新君迷9
  • 玉质无尘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彭妮妮annie
  • 念念余情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感谢分享!中秋快乐哟!


  • 方迷君
  • 磊落仙姿
    1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祝君安和君亲们中秋快乐!


2025-08-04 05:55: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水墨韵致
  • 款款信步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除了月饼香,还有书香,节日快乐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50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王君安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