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我心宁静>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今年春晚周杰伦一首《青花瓷》之后,这个如烟雨蒙蒙、炊烟袅袅的声音,这个清新如绿叶、古雅如珍瓷的声音,这个情似浓雾、柔肠百转的声音,这个真挚唯美、如风飘雨落、似清波流云的声音,便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傍晚时分,独立阳台,耳听《青花瓷》,眼望远方,我仿佛看到烟雨江南微风拂柳,一个纤巧灵秀、长发如水、面若桃花、眉目含情、清雅如画的少女飘然而过,回首时嫣然一笑,又毫无牵挂地径自朝前走去,只留下一个青春窈窕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烟柳雨巷中。而她却不知,她那含苞待放的笑容,痴了春风,醉了细雨,还惹了一个少年无尽的相思。
他仅是路过此地,仅是不期而遇,离开时却带着满怀的心事,满心的江南以及江南那一笑的嫣然。于是冉冉檀香氤氲时,宣纸上走笔时,凝赏青花瓷瓶时,在瓶底书汉隶时,临摹宋体时,眼前总是晃动着她的影子,身不由己地想着、念着,青花瓷瓶身上的牡丹是她,汉隶的飘逸是她,暮色黄昏里有她,清朗月光里有她。她的身影,她的笑靥定格在他记忆的长廊里,一如传世的青花瓷,美得含蓄、美得古朴、美得细腻、美得悠远,象一个古老而又遥远的梦,又象是似曾相识。然而帘外雨打芭蕉、门环铜绿,伊人相隔千里,象是在泼墨山水画里从墨色深处被隐去。最是寂寞少年心。这个快乐的男孩变得沉默,思念在无声中悄然扩散。他在等,默默地等待,为了心中最美的梦,在每一个不眠的夜里,在每一个静寂的黎明,在每一个诗意的午后,期待下一次的江南之旅,期待再次的相遇。
对于音乐,我了解并不多。但对于流行音乐,因为通俗,因为喜爱,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感觉一首歌曲的成功至少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那就是作词、作曲和演唱。而《青花瓷》则是这三个要素的绝佳组合。不但旋律轻柔优美,而且周杰伦的演唱对歌词意境的把握可谓是登峰造极,三者极其和谐完美。歌手蹙眉展眼之间所自然流露的最真切的情感,使人觉得他根本不是在表演给人看,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的心曲。记得一位朋友曾说过,意境就是一种最纯朴的真。而《青花瓷》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意境。
后来我发现爱听这歌的不只是年轻人,也有老年人,还有十一二岁的小朋友。我不是追星族,但这歌确实能带给人很多美好。时光飞逝,岁月悠悠,匆忙步履中,繁杂琐碎中,我们曾遗忘了多少纯美珍贵的东西?而实际上,就象余秋雨所说“一个闪电般掠过的轻微信息”就能拨动某根疲倦而沉睡的神经。
在那些青涩的、并不懂爱情的日子里,那份最初的爱、最真的情,往往不问为什么,总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总是无所求,不需要太多语言,不需要回报的付出。哪一个男儿不曾期待过一如《青花瓷》中的美丽?哪一个女儿不曾想拥有青花瓷一样的美丽?谁没有过最真的梦?谁没有过最静的等?无论你是否曾走进了那个梦,无论你曾等来怎样的结局,那样一份最清纯的感情,都将永远成为一段不会改变的历史,它的存在,亦如青花瓷的美,淡然、质朴、恒久、飘逸,夕阳见证过,月光见证过,山川见证过,风雨见证过,仿佛一个不老的传说,安静地美丽着它的美丽。
虽然人不能总是生活在唯美的梦境中,但是一些美丽,一些至真的情谊,却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激发生命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