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氢离子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以范德华力相结合。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度28分。 如:白磷键角为60度。
4.活性炭吸附,蒸汽锅爆炸,灯泡发光,硅胶除去水蒸气,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红磷与白磷转化是化学变化。
5.电解抛光,碘化银降雨等都是化学变化。
6.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如:CO>N2。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O2===O3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2MnF4===2MnF3+F2↑
10.HCL,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SO3,NH3是非电解质,盐酸不是电解质。
1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如:NH4CL。
12.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
13.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F-<PO43-<SO42-<NO3-<CO32-<OH-<CL-<Br-<I-<SO3-<S2-
14.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这个单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如:Fe+CuSO4===Cu+FeSO4, Fe+KHSO4=FeSO4+K2SO4+H2↑
1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NO等.
16.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与石蕊反应现象不同:SO2使溶液变红,Cl2则先红后褪色,Na2O2则先蓝后褪色。
17.氮气分子的键能是所有双原子分子键能中最大的。
18.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的“发烟”原理是不相同的。
19.镁和强酸的铵盐溶液反应得到氨气和氢气。
20.在金属铝的冶炼中,冰晶石起溶剂作用,要不断补充碳块和氯化铝。
21.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制冷剂。光纤的主要原料为SiO2。
22.常温下,将铁,铝,铬等金属投入浓硝酸或浓硫酸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钝化。
23.钻石不是最坚硬的物质,C3N4的硬度比钻石还大。
24.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必增大,溶液的导电性未必增大。
25.浓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过量)+ Fe(NO3)3
26.纯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逐渐变为黄色。白磷也叫黄磷。
27.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但在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钝化,反应不如稀硝酸快。
28.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酐。如:NO2
29.能和碱反应生成盐的不一定为酸酐。如:Cl2+NaOH
30.少数的盐是弱电解质。如:Pb(AC)2,HgCl2
31.弱酸可以制备强酸。如:H2S+CuSO4===CuS↓+H2SO4
32.铅的稳定价态是+2价,其他碳族元素为+4价,铅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反常)
33.无机物也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如:一些配合物。
34.Na3ALF6不是复盐。
35.判断酸碱性强弱的经验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况)
m=A(主族)+x(化合价)-n(周期数) m越大,酸性越强;m越小,碱性越强。 m>7强酸,m=7中强酸,m=4~6弱酸 m=2~3两性,m=1弱酸,m=0中强碱,m<0强碱
36.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沸点不一定高于熔点。如:乙炔。
37.有机物不一定能燃烧。如:聚四氟乙烯。
38.有机物可以是难溶解于有机物,而易溶解于水。如:苯磺酸。
39.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40. SiH4中的H是-1价,CH4中的H显+1价。
41. 有机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机酸,如:石炭酸。
42. 分子中有双键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如:乙酸。
43. 离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低于原子晶体.如:MgO >SiO2
44. 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的负价的元素化合物和最低稳定正化合价的化合物。
45. 实验中温度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乙醇的催化氧化,以乙醇制取乙烯。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馏。
46。C7H8O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3种酚,1种醇,1种醚。
47. 一般情况下,酸与酸,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反应,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H2SO4+H2S等;AgOH+NH3·H2O等。
48. 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应发出氢气;但也有例外如:Cu+H2S==CuS↓+H2↑等
49. 相同条件下通常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另外,Na2CO3+HCL为放热反应;NaHCO3+HCL为吸热反应。
50. H3PO3是二元酸,H3BO3是一元酸
51. 有时候酸显酸性的原因未必是酸分子本身电离,如H3BO3+H2O===B(OH)4- + H+
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以范德华力相结合。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度28分。 如:白磷键角为60度。
4.活性炭吸附,蒸汽锅爆炸,灯泡发光,硅胶除去水蒸气,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红磷与白磷转化是化学变化。
5.电解抛光,碘化银降雨等都是化学变化。
6.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 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如:CO>N2。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O2===O3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2MnF4===2MnF3+F2↑
10.HCL,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SO3,NH3是非电解质,盐酸不是电解质。
1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如:NH4CL。
12.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
13.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F-<PO43-<SO42-<NO3-<CO32-<OH-<CL-<Br-<I-<SO3-<S2-
14.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这个单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如:Fe+CuSO4===Cu+FeSO4, Fe+KHSO4=FeSO4+K2SO4+H2↑
1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NO等.
16.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与石蕊反应现象不同:SO2使溶液变红,Cl2则先红后褪色,Na2O2则先蓝后褪色。
17.氮气分子的键能是所有双原子分子键能中最大的。
18.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的“发烟”原理是不相同的。
19.镁和强酸的铵盐溶液反应得到氨气和氢气。
20.在金属铝的冶炼中,冰晶石起溶剂作用,要不断补充碳块和氯化铝。
21.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制冷剂。光纤的主要原料为SiO2。
22.常温下,将铁,铝,铬等金属投入浓硝酸或浓硫酸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钝化。
23.钻石不是最坚硬的物质,C3N4的硬度比钻石还大。
24.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必增大,溶液的导电性未必增大。
25.浓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过量)+ Fe(NO3)3
26.纯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逐渐变为黄色。白磷也叫黄磷。
27.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但在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钝化,反应不如稀硝酸快。
28.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酐。如:NO2
29.能和碱反应生成盐的不一定为酸酐。如:Cl2+NaOH
30.少数的盐是弱电解质。如:Pb(AC)2,HgCl2
31.弱酸可以制备强酸。如:H2S+CuSO4===CuS↓+H2SO4
32.铅的稳定价态是+2价,其他碳族元素为+4价,铅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反常)
33.无机物也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如:一些配合物。
34.Na3ALF6不是复盐。
35.判断酸碱性强弱的经验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况)
m=A(主族)+x(化合价)-n(周期数) m越大,酸性越强;m越小,碱性越强。 m>7强酸,m=7中强酸,m=4~6弱酸 m=2~3两性,m=1弱酸,m=0中强碱,m<0强碱
36.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沸点不一定高于熔点。如:乙炔。
37.有机物不一定能燃烧。如:聚四氟乙烯。
38.有机物可以是难溶解于有机物,而易溶解于水。如:苯磺酸。
39.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40. SiH4中的H是-1价,CH4中的H显+1价。
41. 有机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机酸,如:石炭酸。
42. 分子中有双键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如:乙酸。
43. 离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低于原子晶体.如:MgO >SiO2
44. 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的负价的元素化合物和最低稳定正化合价的化合物。
45. 实验中温度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乙醇的催化氧化,以乙醇制取乙烯。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馏。
46。C7H8O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3种酚,1种醇,1种醚。
47. 一般情况下,酸与酸,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反应,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H2SO4+H2S等;AgOH+NH3·H2O等。
48. 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应发出氢气;但也有例外如:Cu+H2S==CuS↓+H2↑等
49. 相同条件下通常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另外,Na2CO3+HCL为放热反应;NaHCO3+HCL为吸热反应。
50. H3PO3是二元酸,H3BO3是一元酸
51. 有时候酸显酸性的原因未必是酸分子本身电离,如H3BO3+H2O===B(OH)4-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