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每当灾难临头,无不呼号争命,目不瞑不休;倘受刀枪、遇盗贼,无不浑身发抖,毛竖齿震;如见其人意色稍改,不禁又惊又喜;更有人从旁解救的,即感极生悲,铭刻至死。却是一旦捕得生物,此情便都忘却了!什么哀鸣悲痛,也似不闻不见的了!可叹一般人,每由蚊蚁咬肤便会生烦,却是砧刀加物而不稍恤!暂时头昏眼痛便要延医买药了,偶伤汤火刀针就要呼号求救了......爱惜自己到这个样子,为什么对于禽兽便不稍生怜悯,任意残害起来了,且莫道天理明有报应,且莫道佛法明有戒谕,却是这种但知爱己不知爱物的心理,这种不仁不恕自私自利的行径,就不是稍知自重的君子所该有的了!
大抵世人处在愚者弱者地位之时心中无不渴望着他人怜愍的;虽盗贼那般凶忍,虎狼那般冥顽,也还希望他会发发慈悲呢!但是自己一旦处在优胜地位的时候,可就不对啦!再也不肯为愚者弱者怜愍啦!可笑世人对于别人的欺善怕恶,心中便很容易感觉到,一定不稍迟疑地鄙视他;独是自己一生在欺善怕恶之中,便毫无所觉了!那恶者无法制伏他,就选择那易制的欺负他!这种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恶劣卑鄙心理,实在是天地间一切罪恶人所从出!在这一点来观察人类,简直和禽兽没有分别!也许有时还不及他们!这,真是人类的奇耻大辱啊!所以圣人立教,最重在仁恕一着。仁恕,就是推己及人,仁民爱物之心啦!
近年发现戒杀文中最动人的一篇淤溪戒杀会公言,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这『只将此心推及物类』八个大字。世人的良心,被残酷的铁门紧紧的关闭住了,关闭得麻木不仁了。这位无名英雄,发出十问来叩这关闭良心的铁门。他的力量真大啊,他把人们的良心惊醒了罢!他的十问是:
往年兵乱,我等逃避,邀天之幸,竟得生全。假若尔时,为贼追迫,步步逼近,知必不免,此心如何,不慌慞否?
又若尔时,竟被掳去,如牵羊豕,知必见杀,此心如何,不恼乱否?
又若尔时,见我伴侣,已被屠割,血肉狼藉,此心如何,不惊怖否?
又若尔时,见我眷属,绑缚就刃,号救无路,此心如何,不惨痛否?
又若尔时,杀及我身,肢节残堕,痛急声嘶,命尚未绝,不是速死,此心如何,不冤苦否?
又若尔时,本当即杀,忽遇一贼,放我令去,此心如何,不喜幸否?
又有一贼,无怨无仇,劝阻勿放,必欲杀我,此心如何,不雠恨否?
又若尔时,贼忽大赦,凡我被虏,皆可望生,忽又一贼,言我诸人,生当劫数,理合尽杀,此心如何,不瞋愤否?
又若尔时,我伴侣中,多半病废,本拟放去,乃有一贼,大不谓然,云此废物,本无生理,不如杀之,了却残命,此心如何,不忿怒否?
又若尔时,我眷属中,多半婴孩,本拟放去,乃有一贼,更大不然,云此小命,不杀亦死,不如蒸食,尤嫩可口,此心如何,不怨毒否?
他再叫我们扪心自思:如是种种,扪心自思,我为口腹,烹宰禽畜,乃至鱼虾,蛤蚌之类;彼诸物等,当捕得后,刀俎之侧,镬汤之前,自念此身,及其眷属,并诸伴侣,顷刻毕命,受痛无量,口不能言,宛转就死;与我遇贼,种种景象,种种心念,是同是异?将心比心,与我所说,忽然遇贼,九死一生,幸蒙怜赦,而被他贼,无端劝阻,终归惨戮,种种景象,种种心念,是同是异?
最后说:故我同人,誓愿戒杀!非为求福,非为免祸;但为己身,知痛畏死。此心难昧!因代彼物,设身处地,反复思量,实大不忍!
此心,真难昧啊!我们的良心,该被他惊醒了罢?
(李圆净居士)
大抵世人处在愚者弱者地位之时心中无不渴望着他人怜愍的;虽盗贼那般凶忍,虎狼那般冥顽,也还希望他会发发慈悲呢!但是自己一旦处在优胜地位的时候,可就不对啦!再也不肯为愚者弱者怜愍啦!可笑世人对于别人的欺善怕恶,心中便很容易感觉到,一定不稍迟疑地鄙视他;独是自己一生在欺善怕恶之中,便毫无所觉了!那恶者无法制伏他,就选择那易制的欺负他!这种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恶劣卑鄙心理,实在是天地间一切罪恶人所从出!在这一点来观察人类,简直和禽兽没有分别!也许有时还不及他们!这,真是人类的奇耻大辱啊!所以圣人立教,最重在仁恕一着。仁恕,就是推己及人,仁民爱物之心啦!
近年发现戒杀文中最动人的一篇淤溪戒杀会公言,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这『只将此心推及物类』八个大字。世人的良心,被残酷的铁门紧紧的关闭住了,关闭得麻木不仁了。这位无名英雄,发出十问来叩这关闭良心的铁门。他的力量真大啊,他把人们的良心惊醒了罢!他的十问是:
往年兵乱,我等逃避,邀天之幸,竟得生全。假若尔时,为贼追迫,步步逼近,知必不免,此心如何,不慌慞否?
又若尔时,竟被掳去,如牵羊豕,知必见杀,此心如何,不恼乱否?
又若尔时,见我伴侣,已被屠割,血肉狼藉,此心如何,不惊怖否?
又若尔时,见我眷属,绑缚就刃,号救无路,此心如何,不惨痛否?
又若尔时,杀及我身,肢节残堕,痛急声嘶,命尚未绝,不是速死,此心如何,不冤苦否?
又若尔时,本当即杀,忽遇一贼,放我令去,此心如何,不喜幸否?
又有一贼,无怨无仇,劝阻勿放,必欲杀我,此心如何,不雠恨否?
又若尔时,贼忽大赦,凡我被虏,皆可望生,忽又一贼,言我诸人,生当劫数,理合尽杀,此心如何,不瞋愤否?
又若尔时,我伴侣中,多半病废,本拟放去,乃有一贼,大不谓然,云此废物,本无生理,不如杀之,了却残命,此心如何,不忿怒否?
又若尔时,我眷属中,多半婴孩,本拟放去,乃有一贼,更大不然,云此小命,不杀亦死,不如蒸食,尤嫩可口,此心如何,不怨毒否?
他再叫我们扪心自思:如是种种,扪心自思,我为口腹,烹宰禽畜,乃至鱼虾,蛤蚌之类;彼诸物等,当捕得后,刀俎之侧,镬汤之前,自念此身,及其眷属,并诸伴侣,顷刻毕命,受痛无量,口不能言,宛转就死;与我遇贼,种种景象,种种心念,是同是异?将心比心,与我所说,忽然遇贼,九死一生,幸蒙怜赦,而被他贼,无端劝阻,终归惨戮,种种景象,种种心念,是同是异?
最后说:故我同人,誓愿戒杀!非为求福,非为免祸;但为己身,知痛畏死。此心难昧!因代彼物,设身处地,反复思量,实大不忍!
此心,真难昧啊!我们的良心,该被他惊醒了罢?
(李圆净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