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问答吧 关注:6,257贴子:28,842
  • 6回复贴,共1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


1楼2014-09-01 20:58回复
    注:不负责任转载
    其一,屁及臭味的问题,作者方舟子
    你喝水吃饭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同时也在咽气:每次吞咽同时要
    咽下大约2~3毫升的空气。咽到体内的空气必须找到一个出口排出去,
    不然你就要气炸了。你也许以为它们既然比重很轻,会逐渐上浮,从口
    腔排出去。其实不然,由于消化道的蠕动,咽下去的气将会随着食物逐
    渐地往下排。如果蠕动停止了,气倒是会试图上升,但是由于消化道的
    迂回曲折,还是会被堵住,不会跑太远。
    吞进去的空气中有一部分,特别是其中的氧气,会被消化道管壁上
    的毛细血管吸收。等空气抵达大肠时,剩下的主要是氮气了。但是在胃、
    肠内发生的消化食物的化学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与剩余的空气混合在
    一起。在胃、肠蠕动过程中,气体比其他成分更容易移动,小气泡会相
    碰融合成大气泡,大气泡最终抵达直肠,随着肛门括约肌一阵颤动,
    “噗”地排出体外,声音的大小取决于气体的量、排出的速度和括约肌
    的紧缩程度。这种气体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如果没有掺杂其
    他成分,就不会有味道,所以常言道:“响屁不臭。”
    常言又道:“臭屁不响。”这些量比较少、通常少到不足以产生声
    响的气体不是来自吞下去的空气,也不是来自消化反应产生的气体,而
    是大肠中细菌在发酵、分解食物残渣时产生的。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
    生多种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它没有味道,也是空气的成分;氢气和甲
    烷,它们也没有味道,但是可以燃烧;含硫的气体,它们就有味道了。
    那么有味道的气体都有哪些,含量如何呢?一直到1998年,才有科
    学家定量地研究这个问题。美国明尼阿波利斯退伍军人事务医学中心的
    研究人员用直肠管收集16名健康者排出的气体。为了确保能排出有味气
    体,他们在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上各吃了一顿200克斑豆,当天又吃了
    15克乳果糖。收集来的气体先用色谱和质谱仪器分析其成分,然后让嗅
    觉敏感的人评定其发臭程度。结果表明,主要的发臭成分是硫化氢,闻
    起来像臭鸡蛋;其次是甲硫醇,闻起来像烂菜叶;再次是甲硫醚,由于
    量很少,实际上闻起来还有点香。
    即使你不吃不喝,也无法杜绝肚子里的气。大肠中的气有很小一部
    分既与吞下的空气无关,也与吃下的食物无关。肠壁脱落的死细胞,
    以及粘液中的粘蛋白,都会成为大肠中细菌的食物,然后就会有气体产
    生。当血液流经肠道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会泄漏出去。
    在任何时候,一个健康人的胃、肠内都有大约150~500毫升的气体,
    其中大约三分之二是咽下的空气,三分之一是细菌产生的。如果得了某
    些疾病,气被堵住排不出去,就会越积越多,有的肠梗阻患者体内甚至
    能积存3500毫升气体。一个健康人每天要从肛门排气7~14次,释放气
    体总量200~2500毫升。男人排气的次数和量比女人多,这可能是因为
    男人进食比较多。但是女人产生的气体中有味道的部分比较浓,弥补了
    其量少的短处,扯平了。
    其二,响不响得问题,作者匿名
    一般情况下,响度与气流的冲力有关,冲力大时肛门振幅就大,从而发出声音。若冲力未达到临界值,且肛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不会发出声音。
    什么时候冲力大呢?这与大肠内的剩余气体空间有关。当大肠空间充满气体,呈“类气球”状态时,可产生冲力较大的气流,而大脑对这种状态往往具有预见性(即知道是气体压力,而非固体压力),因而控制肛门松弛,在大气流下产生震动效果,形成所谓“响屁”。(注:由于人类进化的bug,这种预见功能无法有效区分液体压力和气体压力这两种分配相对均匀的压力,因此拉稀期间放屁须谨慎。)
    什么时候冲力小呢?同样的道理,剩余气体空间较小(因被固体物质堆满)时无法产生较大的气流。然而在较多固体物质的生产下,这种气体的浓度往往较高,因此本质上会臭。另一方面,固体物质对大肠壁的压力较大,使人肛门处于有意收紧状态,因此不会响,即使响也是高音(肌肉紧张导至震动频率较高)。除了不响的屁之外,有没有发现高音屁往往比低音屁臭呢?
    另外还有心里层面的因素,如声音具有预警功能,使人躲开或使人期望值过高,当嗅觉细胞真正接触到气体时,往往发现高估了预期判断,显得不臭。而不响的屁被嗅觉细胞感知时往往没有防备,因此会感觉臭。
    综合上述,“响屁不臭,臭屁不响”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IP属地:湖北2楼2014-09-02 09:31
    回复
      2025-08-07 20:33: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放屁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响屁,个个屁声“噗噗”,往往惹来一遭尴尬脸色,但是却没有一丁点臭味,对健康影响也不大;还有一种就是臭屁,这种屁无声无息,但是往往最致命。
        为什么屁屁有的臭、有的响?
        屁主要由以下成分构成的:氮气20%-90%,氢气0%-50%,二氧化碳10%-30%,氧气0-10%,甲烷0-10%。这当中,绝大部分的气体均是无臭的。臭味只来自1%的氨、硫化氢、巯基质、粪臭素(β-甲基吲哚)和挥发脂肪酸等。
        屁臭味的浓淡和音量的高低都跟饮食有关
        进食淀粉类食物,分解后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量较多,容易产生强大压力,在肛门肌肉松开的时候,气流使劲冲出,于是“不同凡响”,但不臭;而进食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食物就容易产生硫化氢、粪臭素、挥发脂肪酸等,气量较小,肠子的推力基本不变,产生的压力不大,当在肛门肌肉被松开时,肛门开度大,一般不产生响声或响声不大,但是如此低调的“哑屁”,却奇臭无比,也相当致命。
        “哑屁”奇臭,最致命
        放出奇臭无比的屁,有可能是一些肠道炎症或者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而如果肠内积累的废气,压迫住血管,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则会引起手足冰冷;同时废气也会妨碍新陈代谢,导致皮肤干燥、粗糙,是爱美人士的大敌;若废气中氨气过多,超出肝脏的负荷,就可能造成人的意识昏迷。
        可见,“响屁不臭、臭屁不响”并非无稽之谈。
      (来源 网络)


      IP属地:湖北3楼2014-09-02 09:33
      回复
        哇,这个是真的,今天看了这么详细的介绍真好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9-02 19:32
        回复
          【正视“放屁”中的健康问题】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总觉得公众场合"放屁"是个不雅或者令人尴尬的行为呢?其实,“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健康息息相关:1.放屁太多消化系统出问题;2.放屁太臭当心肠炎和肠癌;3.总不放屁说明肠代谢减慢;4.忍着不放损害膀胱健康。屁乃体内之气,岂有不放之理!


          IP属地:江苏5楼2015-02-19 14:36
          回复
            假的吧。。


            6楼2015-03-02 19:00
            回复
              响屁不臭,臭屁不响,连环屁又臭又响


              7楼2015-03-21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