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吧 关注:6贴子:7
  • 3回复贴,共1

浅谈黎锦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贵吧好


1楼2014-08-30 13:56回复
    一个从创作儿童歌舞剧 推广国语起步的人 括号内摘录自大师 :〈在当时被称为靡靡之音 有人指责他是旁门左道 不是正宗 让民众不知道还有一种伟大的音乐存在 〉 孙继南:「这个伟大的音乐我们现在可以加一个注脚 就是指那一种所谓正统的西洋的这种音乐」〈 黎锦晖说:「我岂是一个反对西洋音乐的人 可是国人中百分之九十九 还在爱听而且爱唱《十八摸》和《打牙牌》这一类的歌曲《毛毛雨》总比《打牙牌》进步点儿吧 朋友们 只管研究你们的贝多芬和莫扎特 可不要替我担心了 我始终尽我的力量 引导大家向你们这方向走来」〉相信是毛毛雨流行开来的时候 奇怪批评的人有贺绿汀 他的天涯歌女何尝不是 难道说四季歌不是靡靡之音而桃花江是黄色歌曲 十分怀疑批评的背景 动机 关系到彼此不同的观点 甚至意识形态


    2楼2014-08-30 14:01
    回复
      2025-11-22 17:43: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梁惠芳(黎锦晖夫人):「他的歌太流行了 他也不是音乐学校出来 人家也看不起 你算甚麽啊 你算老几啊 你连和声都不懂 其实他也不断地在这儿学习 也不断地在这儿观摩外国的东西 他也在研究应该怎麽样子把自己完善一些 其实他从来没有说我是音乐家 我有甚麽 他说我那个时代 山里头没有老虎 猴子就称大王了」〈1934年上海举行的播音歌星竞选 有90%是唱黎锦晖的作品 〉〈1920年的中秋 黎锦晖创建了明月音乐会 他说道 我们要高举平民音乐的旗帜 要让我们的音乐犹如晧月当空 千里共婵娟 人人能欣赏〉〈但在当时的中国 西洋音乐被奉为正宗 唱中国歌则被人笑话〉他的努力 在他的歌曲流行起来的时候得到成功 高举了平民音乐的旗帜


      3楼2014-08-30 14:03
      回复
        王勇:「我们可以发现 在他早期的流行音乐当中 你完全能够找到儿童歌舞剧的影子 他的旋律是有民族性的 他的很多编配 是借鉴了西洋手法的 在他希望传递给大家的那种情感当中 他是唯美的 或许在题材上有点差异→ 在儿童歌舞剧的时候 他或许更加注重音乐的教育作用 但是在流行歌曲的时候 他关注到了很多人类的一些本性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 弥漫着殖民地的气息 上演的都是欧美的时尚 没有真正属于中国人 属于上海市民自己的音乐〉或者说一些普通市民 他们生活当中的那种情感度 他直接描述 人类内心深处的爱情的这些歌曲 正好在这个欣赏点上 满足了市民阶层的需求 真正为了城市的市民而去创作的歌曲」
        〈在他早期的流行音乐当中 你完全能够找到儿童歌舞剧的影子〉 也可以看到他推广国语的浅白用词 不少人斥为俚俗不堪 也许用上艰深苦涩的文字 要去查字典 那样才算高雅 要去到曲高和寡那样才高人一等
        〈描述人类内心深处的爱情的这些歌曲〉又岂是靡靡之音 流行音乐 上海老歌的填词是有很深的文学根底的 怎麽会是黄色歌曲 虽然年代久远 也是值得人们欣赏的瑰宝


        4楼2014-08-30 14: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