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13军的前身是创建于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第73师(37师前身),转移到川陕苏区后扩编为红31军,抗日战争中93师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开创了太岳根据地。1945年10月以太岳军区主力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委。在解放战争中该纵队一直担负战略机动任务,先后归第1、2、4野战军指挥。1946年9月在临浮战役中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党军整编第1旅,活捉中将旅长黄正诚。战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向太岳纵队致敬》的社论。1947年7月作为“陈(赓)谢(富治)兵团”主力挺进豫陕鄂地区,配合刘邓、陈粟两支大军经略中原。在1948年3月的洛阳战役中,第13旅37团7连1班和第10旅28团5连分别荣获“洛阳英雄班” 和“洛阳英雄连”光荣称号。淮海战役中,第13旅38团1营被授予“钢铁营”光荣称号,并涌现出张英才等全国战斗英雄。1949年2月,第4纵队在河南郾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军长周希汉,政委刘有光,归第4兵团指挥。第10、第13旅分别改称第37、第38师,另以豫西军区部队组成第39师。之后,该军参加渡江战役,5月22日解放南昌。9月又随第四野战军解放两广,进军云南,在滇南活捉国民党军陆军副总司令汤尧。1950年3月兼滇南卫戍区。解放战争中该军共歼敌5.3万余人。
1950年春夏开始该军参加抗法援越斗争,并协助越方歼灭越匪和逃入越南境内的国民党军3000余人。为配合《中缅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执行,该军在云南省军区部队配合下于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发起了中缅边界勘界警卫作战,沉重打击了逃缅的国民党军,并为我军热带丛林地区作战积累了经验。
1968年12月该军调防重庆。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军作为西线主力,巧渡红河,突破敌人纵深前沿,胜利完成了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市的任务。
[ 转自铁血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