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丽娟吧 关注:1,433贴子:15,026

【组图】不同于故宫的---热河避暑山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看了,吧里关于故宫的图挺多,却没什么承德避暑山庄的,补充一下~~!


1楼2008-02-17 19:21回复
    避暑山庄:从清帝康熙于公元1701年出喜峰口勘查热河上营,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开始挖湖造堤,至公元1792年继德堂的完工,前后共历康、雍、乾三世,共89年的时间。 避暑山庄总面积为5.64平方公里(紫禁城占地0.72平方公里,屋宇9000多间,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颐和园占地2.9平方公里,屋宇3000多间,建筑面积达5.58万平方米,圆明园占地3.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宫墙长9676米,约合20里,是世界最长的宫墙,圈地面积相当于两个颐和园的总和,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内有康熙乾隆钦题72景及其他人文景观共124组群,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公元1703年始建至1792年完工,先后经过长达89年的建造和扩建。这期间正值康乾盛世,国力强盛。农业有充足发展,人口增多,商业发达,阶级关系有所改善,有充裕的人力财力营建大型园林。而中国的园林艺术由春秋战国的萌芽期,经两晋南北朝的形成期,唐宋的发展期,到明清时代,园林艺术达到鼎盛期。特别是经过唐宋时期在园林艺术中融进诗情画意和在明清时期的对外开放,使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发展到清代已达到炉火纯清的境地,在处理真山真水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方面达到艺术顶峰。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 

     山庄模拟了全国的自然地理风貌,集中融合南北园林的特点,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之大成。西北多山,东南多水,北边则是一片平原,丰草茂林,好似祖国东北森林和蒙古草原。山庄外的安远庙和普陀宗乘之庙又让人想起了新疆、西藏,真是“山庄咫尺间,直作万里观”。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当年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在此大兴土木,疏浚湖泊,修路造宫,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并建好山庄的围墙。雍正朝代暂停修建。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庄新增加乾隆36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形成界墙内约占地564公顷,其规模壮观,是别具一格的皇家园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古代园林建筑杰作。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 

      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 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 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其名称分别为: 溥仁寺、溥善寺(已毁)、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2楼2008-02-17 19:22
    回复
      2025-11-21 08:01: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4楼2008-02-17 19:24
      回复
        避暑山庄的湖区是中外游客到避暑山庄参观的重要区域。湖区集中国南方园林的秀美和北方园林的雄浑,特别是把江南园林的胜景佳境移植到塞外,使它成为“来于天然,胜似江南”的独特风格。 
         山庄湖泊总称塞湖,总面积57公顷,其中水域和鱼塘面积为28.7公顷,占湖面13.5%;荷花覆盖面积7.7公顷,占湖面 13.5%,湖中陆地面积16.3公顷,占湖区面积28.5%;湖边地面积为12.1公顷,占湖区面积21%。湖水来源一是山间溪流,二是热河泉水,三是武烈河水。 
        武烈河水从北魏郦道元考察至辽金约六七百年间,没有固定河道。到清时期才形成固定河道。公元1701年康熙巡视到此时,发现这里地形复杂,有林木茂密的山峦,有幽静深遂的峡谷,有平坦如茵草地,有婉蜒曲折的河流湖泊。决定在此修建行宫。首先建坚固的堤坝,将武烈河水向东推移,利用腾出的河道和天然的水用人工稍加改造即成现在湖区的雏形。


        5楼2008-02-17 19:25
        回复
          平原区 

           澄湖以北,从西岭山麓开始向东。是一大片平原区。这一片也分三部分。东边称万树园,这里生长有数百年的古榆、古柳、古槐,树种繁多,枝叶茂密,飞雉、野兔、狍、鹿来此就食,是步行围猎的好场所。西部为试马埭,绿草如苗,放马奔驰使人心旷神怡。北部为寺庙和建筑。平原区东部原有三组大型重要建筑:春好轩,永佑寺,澄观斋。其中澄观斋仅剩基址,春好轩、永佑寺于近年复建。平原区西部有以文津阁为主的大型建筑组群。


          6楼2008-02-17 19:25
          回复
            [烟雨楼]在如意洲北侧的青莲岛上,有小桥与如意洲相连,系仿照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而建。盛夏阴雨时节,细雨蒙蒙,水天一色,依栏远望,湖山尽洗,雨雾如烟,令人似入仙境,心旷神怡。楼东有“青阳书屋”,为清帝读书之所


            7楼2008-02-17 19:27
            回复
              山庄西部和北部,是一片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山地,称为山区。山区占山庄总面积的五分之四。锋如天然屏障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侵袭,足调节山庄气候的重要因索。 
               
               山区主要由四条峪组成,由南而北依次为榛子峪、松林峪、梨树峪、松云峡。山区内依山就势建筑了字、阁、轩、斋和庵、观、寺、院等共达40余处。 

               全区的风景线很长,但各建筑组群之间互相借景,前景为后景的 开始,后景为前景的结束。避暑山庄作为一个完整的群体又通过 山区的几个高峰“南山积雪”、“北枕双峰”、“锤峰落照”、“四面云山”等与外八庙建筑群之间取得了空间的联系,使山庄与外庙 互相借景,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山区原有建筑很够,如:青枫绿屿、北枕双峰、凌太虚、山近轩、广元宫、斗姥阁、珠源寺、水月庵、秀起堂等。


              8楼2008-02-17 19:27
              回复
                普陀宗乘之庙 万法归一殿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弘历曾在此殿接见万里回归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行了大型讲经祝寿活动


                9楼2008-02-17 19:27
                回复
                  2025-11-21 07:55: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避暑山庄的城墙长9676米,约合20里,是世界最长的宫墙


                  10楼2008-02-17 19:28
                  回复
                    湖中小岛 

                    乾隆有诗云: 

                    水上起楼台,湖面平如静; 
                    春风吹柳条,远与山光映


                    12楼2008-02-17 19:29
                    回复
                      避暑山庄宫殿区坐落在避暑山庄南部,南邻市区,东北接平原区和湖区,西北连山区。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 建筑组成。 

                       建筑特点:采取中轴线控制,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基本均衡对称,体量较小,采用青砖灰瓦,追求朴素淡雅。与依山就势托起的一座座宏伟壮阔、金碧辉煌的寺庙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不惜施重金建庙,结交少数民族首领,达到安疆固塞稳固大清帝国的目的。 

                        建筑形式采取北方四合院的布局,共九重,层层递进,纵深发展。宫殿周围广植花木,或叠石为阶,使避暑山庄宫殿建筑园林化,缓解正宫严肃的气氛。这是避暑山庄造园成功之处。宫殿建筑是皇权的象征,是皇权的物化。这四组建筑因用途不同,所以建筑规制也不同。


                      15楼2008-02-17 19:30
                      回复
                        东宫的前面宫墙上另辟大门,称德汇门,为重台城门,形制与丽正门相仿。进入德汇门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依次有门殿七间、正殿十一间、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殿。东宫宽90米,全长230米,比正宫短70米。占地面间达2万多平米,建于1754年(乾隆19年)。 
                          1945年,东宫失火被烧毁。现仅存基址。 

                        德汇门


                        18楼2008-02-17 19:31
                        回复
                          湖面


                          19楼2008-02-17 19:32
                          回复
                            热河泉:香远益清东北湖中有泉,名热河泉,是塞湖主要水源之一,地处燕山断裂带武烈河西侧冲积扇上,属深层高压温泉。泉水多含钙、镁、铁矿物质,硬度小,适于制作各种饮料。冬季水温8℃,其形成大约在七千万年以前,当时这里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演成了现萍香氵片在的热河泉。这里一年四季胜景不衰。春,泉水清清,澄弘见底,游鱼戏水;夏日浮萍点点,清香不绝;秋时湖中荷花同秋菊寒梅争艳,翠盖临波,朱房含露;等到了严冬季节,山庄被冰雪覆盖,湖面结冰盈尺,而热河泉处,碧水涟漪,春意盎然,堪称奇观。其泉水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出银湖南部五孔闸, 沿迎水坝注入武烈河,热河泉边立竭一通,刻“热河”两个大字,《大英百科全书》称它为世界上最短的河流(60余米),一时天下闻名。实际上,热河原为武烈河之别名,并非指此泉。热河泉是湖区东路风景的结景部分,往北为平原区。在清代,这里设有“东船坞”,停放帝后的游船,其南建有“香远益清”,北有“萍香泮”。热河泉北是东船坞,是龙舟停泊登岸的地方。


                            20楼2008-02-17 19:32
                            回复
                              2025-11-21 07:49: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南山积雪 

                                南山积雪 从松云峡口登北山,极顶一亭,康熙皇帝题“南山积雪”,为康熙三十六景的第十三景。亭为双排柱单檐攒尖方亭,是山庄重要景点,也是山区主要观景亭之一。登亭南望,“复岭环拱,岭上积雪,经时不消。于此亭遥望,皓洁凝映,睛日朝鲜,琼瑶失素。峨眉明月,西昆阆风,差足比拟”。


                              22楼2008-02-17 1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