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合上《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书,脑海中浮现出大片大片的桃花开得异常绚美的场面,与满院粉红的桃林里,丰神俊朗,雪衣墨扇的二郎神如惊鸿般翩然乍现的一幕渐渐融合在一起,人面化桃花换取了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局面,只是斯人从此再无知觉,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沉重压抑感。
若是以花喻人,大概是深受《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书的影响吧,不少人喜欢以桃花比拟杨戬,窃以为桃花只是勾勒出了他绝色无双的外貌,牡丹更似他的魂骨。牡丹国色天香,却不畏权势颇有傲骨,一如司法天神,他可以表面上曲意逢迎,为了达到最终目标暂时委以虚蛇,但骨子里的傲气,却非任何人可以抹杀的。以修改天条为例。只要推出新天条造福三界,他从未曾计较过个人得失,即使是要以他身败名裂为代价换取。犹记舅甥在华山下对决,众人打算围剿身负重伤的二郎神的一幕。身负重伤的杨戬一点一点站了起来,绝色风姿之间,却无半点狼狈之色。双臂张开,双眸微闭,眉宇间漾开一抹坦然从容的笑意,犹若即将慷慨赴死的壮士,感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杨戬不但百战声名铮铮铁骨,在计谋上也是举世无双。孙悟空几次在九霄殿上逼得杨戬狼狈不堪,虽说也有几分聪慧,但雄韬谋略与真君比起来,所差远矣。猴子天性机灵,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机智,可以洞察一些先机,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见招拆招,小打小闹的给二哥增添点麻烦,但它缺乏城府,更没有布局全盘的大智慧,所以无法看穿二哥整个布局。说到底齐天大圣和牛魔王一样,武功上与二哥难分伯仲,无法做到精神上的惺惺相惜。(话说小李探花可以和二哥做精神上的知音,好吧扯远了,拽回来。)
至于最后二哥化为桃花的结果,对看客来讲太难接受,对于主人公来讲,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前尘负血,不管是迫于形势所逼也好无奈之举也罢,客观上二哥毕竟做了不少违心的事情,对于一个讲义气的人士来说,双手沾染了同僚甚至昔日战友的鲜血,内心是何等的愧疚不已。再加上亲不为亲友不为友的尴尬局面,虽然理智上知晓是步步皆在自己的算计筹划之下,情感上终归还是难以接受。死亡一可洗净罪虐,二可不再面对那些亲友所带给自己的伤痛,或许已是其最好的归宿了。
半生毁诘一世誉,桃花清茶长相敬。谨以此文,献给《人生》中的伟大神祗。
PS:相信死物最后大叹“痴儿”是动情了的,产生了同情,敬佩与悲悯的情感。只是不知生了情的死物,未来何去何从?他真的能从此参透平衡,误透大爱无情的真谛吗?还是浑浑噩噩,错将欲当成爱,抑或将这一切当成南柯一梦,一如从前?死物的变化,对三界是利是弊?没有人能够回答,或许喜忧参半吧。
若是以花喻人,大概是深受《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书的影响吧,不少人喜欢以桃花比拟杨戬,窃以为桃花只是勾勒出了他绝色无双的外貌,牡丹更似他的魂骨。牡丹国色天香,却不畏权势颇有傲骨,一如司法天神,他可以表面上曲意逢迎,为了达到最终目标暂时委以虚蛇,但骨子里的傲气,却非任何人可以抹杀的。以修改天条为例。只要推出新天条造福三界,他从未曾计较过个人得失,即使是要以他身败名裂为代价换取。犹记舅甥在华山下对决,众人打算围剿身负重伤的二郎神的一幕。身负重伤的杨戬一点一点站了起来,绝色风姿之间,却无半点狼狈之色。双臂张开,双眸微闭,眉宇间漾开一抹坦然从容的笑意,犹若即将慷慨赴死的壮士,感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杨戬不但百战声名铮铮铁骨,在计谋上也是举世无双。孙悟空几次在九霄殿上逼得杨戬狼狈不堪,虽说也有几分聪慧,但雄韬谋略与真君比起来,所差远矣。猴子天性机灵,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机智,可以洞察一些先机,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见招拆招,小打小闹的给二哥增添点麻烦,但它缺乏城府,更没有布局全盘的大智慧,所以无法看穿二哥整个布局。说到底齐天大圣和牛魔王一样,武功上与二哥难分伯仲,无法做到精神上的惺惺相惜。(话说小李探花可以和二哥做精神上的知音,好吧扯远了,拽回来。)
至于最后二哥化为桃花的结果,对看客来讲太难接受,对于主人公来讲,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前尘负血,不管是迫于形势所逼也好无奈之举也罢,客观上二哥毕竟做了不少违心的事情,对于一个讲义气的人士来说,双手沾染了同僚甚至昔日战友的鲜血,内心是何等的愧疚不已。再加上亲不为亲友不为友的尴尬局面,虽然理智上知晓是步步皆在自己的算计筹划之下,情感上终归还是难以接受。死亡一可洗净罪虐,二可不再面对那些亲友所带给自己的伤痛,或许已是其最好的归宿了。
半生毁诘一世誉,桃花清茶长相敬。谨以此文,献给《人生》中的伟大神祗。
PS:相信死物最后大叹“痴儿”是动情了的,产生了同情,敬佩与悲悯的情感。只是不知生了情的死物,未来何去何从?他真的能从此参透平衡,误透大爱无情的真谛吗?还是浑浑噩噩,错将欲当成爱,抑或将这一切当成南柯一梦,一如从前?死物的变化,对三界是利是弊?没有人能够回答,或许喜忧参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