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我很懒,所以我曾假装自己的文好到不需要解密的后记。结果,现实一再告诉我,自己的文笔根本就是渣,真残酷,所以就诞生了这篇后记,与其说是后记,不如说是解密大行动orz。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案件出现的人物:
房东、邻居小陈、男死者(李裘)、女死者、死者的儿子(李承)、死者的女儿(李承口中的妹妹,房东和邻居口中的女孩)
其中,房东,小陈,两位死者,死者的儿子都是实在存在的人,因此不需要探讨他们。我们的问题就回到这个“死者的女儿”身上。
在本案中,房东跟邻居都认为死者有个女儿,但是他们都否认了死者的女儿就在审讯室外。注意,这是他们认为的。
除了死者儿子的口供,两位死者的口供中都没有出现这位“女儿”。这是为什么呢?
后文给出了解答:死者的儿子有妄想症。
这就是说:这个“女儿”完全有可能是死者的儿子臆想出来的人物(俗称人格分裂),文中没有给出的信息是,死者的儿子除了人格分裂之外还患有异装癖。不过精神鉴定不出来的,文中也就没说了。
所以,其实邻居所亲眼看见的“女孩”,一直都是死者的儿子发病时假扮的而已。这在文中也有给提示:【她跟她哥长得真像,兴许是双胞胎吧】
因此,全案可以理解为:死者的儿子去而复返,他在发病的时候扮成女孩被父亲撞破,于是他杀掉了父亲,也杀掉了闻声赶来的母亲。因为有邻居跟房东的口供掩护,他顺利脱了身,将一切推给了所谓的“妹妹”,他自己的精神鉴定也帮助了他,这会让民警以为他的口供是胡言乱语。
全案到这里结束,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
顾凌,也就是“我”。在前文跟后文都有提到“我”到达深圳之后的不舒服感。不知各位有没有留意。后文浴室那章,“我”呼唤着妹妹的名字,扮成她的样子。暗示了“我”就是案件中的李承,不过隐姓埋名十几年而已。
以上。各位还有什么疑问?
我很懒,所以我曾假装自己的文好到不需要解密的后记。结果,现实一再告诉我,自己的文笔根本就是渣,真残酷,所以就诞生了这篇后记,与其说是后记,不如说是解密大行动orz。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案件出现的人物:
房东、邻居小陈、男死者(李裘)、女死者、死者的儿子(李承)、死者的女儿(李承口中的妹妹,房东和邻居口中的女孩)
其中,房东,小陈,两位死者,死者的儿子都是实在存在的人,因此不需要探讨他们。我们的问题就回到这个“死者的女儿”身上。
在本案中,房东跟邻居都认为死者有个女儿,但是他们都否认了死者的女儿就在审讯室外。注意,这是他们认为的。
除了死者儿子的口供,两位死者的口供中都没有出现这位“女儿”。这是为什么呢?
后文给出了解答:死者的儿子有妄想症。
这就是说:这个“女儿”完全有可能是死者的儿子臆想出来的人物(俗称人格分裂),文中没有给出的信息是,死者的儿子除了人格分裂之外还患有异装癖。不过精神鉴定不出来的,文中也就没说了。
所以,其实邻居所亲眼看见的“女孩”,一直都是死者的儿子发病时假扮的而已。这在文中也有给提示:【她跟她哥长得真像,兴许是双胞胎吧】
因此,全案可以理解为:死者的儿子去而复返,他在发病的时候扮成女孩被父亲撞破,于是他杀掉了父亲,也杀掉了闻声赶来的母亲。因为有邻居跟房东的口供掩护,他顺利脱了身,将一切推给了所谓的“妹妹”,他自己的精神鉴定也帮助了他,这会让民警以为他的口供是胡言乱语。
全案到这里结束,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
顾凌,也就是“我”。在前文跟后文都有提到“我”到达深圳之后的不舒服感。不知各位有没有留意。后文浴室那章,“我”呼唤着妹妹的名字,扮成她的样子。暗示了“我”就是案件中的李承,不过隐姓埋名十几年而已。
以上。各位还有什么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