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场是我最爱的长官独白戏,是全剧的核心,即阐释了顾清明人生之坐标,也揭示了国与家意义之所在。

对照前一回姐夫来寻他舍孩子时说的,报上说歼敌三万四万的,姐夫一脸不信,净是瞎吹。长官的口吻仿佛在与姐夫隔空对话一般,恍惚间觉得姐夫就坐在他对面。。。


看到这段,几乎落泪。1894年甲午海战,1895年战败清廷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1932年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又演变为不抵抗,1937年抗战正式爆发,首都南京被屠城,国军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直到1942年第三次长沙会站,这一段民族受辱的历程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

所以这一次的胜利才显得如此扬眉吐气,大快人心。

这是长官第一次正面回答了曾经无数人问过的“为何要上战场”的问题,淡定从容,极度冼练,却又富含深意。


家族的生即是民族的生,在这场战争中,国与家是不可分割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力争到底,因为退后一步是家园,正是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支撑千千万万个薛君山、顾清明浴血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