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puke这个世界...吧 关注:3贴子:737
  • 2回复贴,共1

你得先把大石块放进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有这么一个教学案例:他拿出一个玻璃瓶放在桌上,对学生说:“我们来做个小测验。”他取出一堆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到:“瓶子满了吗?”学生回答:“满了。”教授反问:“真的?”他又拿出一堆小石子倒了进入,并敲击瓶壁失小石子填满空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这时学生回答“可能还没有。”“很好!”教授说。他又拿出一堆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瓶子。他又一次问学生:“满了吗?”“没满”学生们说。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瓶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时教授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一个学生发言:“它告诉我们,只要安排好时间,你可以做更多事!”“这不是我主要的意思。”教授说,“我想说的是,大石块象征着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如果你不先放下大石头,那意味着你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请想想,你们生命中有哪些大石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12 17:46回复
    儿子一年级全班30人,一般在28名。
    当时想过,这孩子,就这样了?不管了,希望他有个快乐童年。
    美术班,钢琴班,想上就上,不想上不上。后来真的就不上了。假期带他到各地跑了不少。有穷乡僻壤,有名胜古迹,清华北大校园转过,麻省,哈佛照过相。但留给我印象的还是清华的一个一年级新生志愿者,好像化学相关专业,有白化病,辽宁的, 个子小小的,皮肤白白的,头发淡黄。开始我还以为留学生。带我们在清华走了两个小时。可能那时,儿子五年级或初一,清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埋下了一颗种子。(那次北大门口的保安很凶,所以他对北大没好感。)
    三年级慢慢能到15名左右。感到一丝欣慰。
    五年级到了班级前十名。儿子还是那个无忧无虑,傻傻的小男孩。
    小初连读,升初中也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考虑转个好学校。
    初三下半学期刚开学,儿子说学校可能加课。这时才意识到要中考了。这时儿子能到年纪前五名了。当时想像将来他能到个一本好一点的大学就可以了。
    全市的初中竞赛成绩下来了,儿子得了一个全市的初中物理一等奖。按他的话,这个一等奖是捡的。因为全市有一百多个一等奖。其他学校都搞竞赛。他们学校成绩太差,只给了一个名额。只好是他了。
    还的感谢儿子的班主任刘老师,建议我们用这个一等奖,试试重点高中的提前招生。结果成功了。儿子提前录取重点高中。中考轻装上阵,考了全区第三。进了重点高中的实验班。
    儿子高一的时候还没奢望,希望能进个天大南大足以。那时他在班级二十名左右。历届他们这个班的平均分都比南大的提档线高。
    当时在年级也就20名左右。按往年的估计,前五名还差不多,上清华,北大。
    高一的时候考虑到出国,但看到SAT, 托福,AP 变态的极度的应试教育和考试,还是放弃了。
    高中学校有奥林匹克竞赛课外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儿子从高一一直坚持上。数学因为初中没参加过,底子薄,高二就放弃了,物理不喜欢。化学一直坚持下来。到后来只剩下十几个学生了。他一般在4,5名左右。这个成绩进天津队很难。
    高三第一学期刚开学,天津化学队选拔,儿子得了全天津第二,进了天津队。这时我才仔细审视在我眼中这个普通的大男孩。他渐渐长大了。像一个蜗牛,向着目标慢慢爬着。从不着急,生气。也不嫉妒,不自卑。只记得他在一年级的时候,自己哭过,偷偷地告诉我们:“我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那天他难过了一晚上。
    十一国庆节期间,和清华提前签约了(一本线录取)。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24 19: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但专业没定。
      接下来的2个月,课不上,在南开大学准备化学竞赛。每天一早到南开,晚上9点才回,实验一作一天。但他很高兴。
      十二月,在北京北大全国化学竞赛。金牌。但没进国家队,和清华签了专业,材料。
      竞赛完,回到学校,拉了两个月课,成绩落到年纪50名左右。四五月,慢慢回到十名左右。高考677,清华在天津录取线685. 天津一本线510. 清华落袋为安。
      每年三千人的录取人数。考取清华很难,孩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24 1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