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一个梦,本来以为毫无意义,但后来一想,竟然颇有深意,故作此文。
梦可以看做是一种文艺形式,其主观性极强,而这种主观感觉目前很难精确的与其他人分享。不过其他文艺作品所能引发的美感或许也是如此。
梦的大概内容:
我与我的两个室友一起坐在一张长椅上玩弄手机,当然,我玩的好像是平板电脑。这时候过来了几个女孩,这些女孩似乎对我们手中的电子玩具感兴趣。我就把我手中的平板递给了一个女孩,然后这个女孩想要运行平板上的一个应用,但好像是因为缺乏某种库而无法运行。然后她竟然瞬间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好歹是玩过几年电脑的,竟然比不上一个妹子,我不禁暗自称奇。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她的高超技艺,我对这个女孩很快就充满了好感。就像是你和你喜欢的女孩以你喜欢的方式相处一样,此时我的心理充满了幸福感,不过这个女孩似乎还不知道我对她有好感。这似乎说明我有暗恋情节。
然后场景切换,我看到两个老人坐在一张小桌子旁边,其中一位老人是我爷爷的父亲,也就是曾祖父,不过“爷爷的父亲”更接近梦中的感觉。我爷爷的父亲跟我说了一些话,让我通知我的父亲,!@#$%,我没听明白,然后他不耐烦的用更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他没钱交养老金了。然后他似乎还向我表明,他在性方面也有需求,并准备找个情妇,或者小姐之类,反正不是已结婚或者爱情为目的。然后我觉得我对爷爷的父亲有些鄙夷。
爷爷的父亲出现之后,我感到我和之前喜欢上的女孩存在血缘关系,似乎我和她都是爷爷的父亲的后代。梦境中只是一种感觉,这只是一种比较接近梦境的表述。
得知我和她存在血缘关系之后,我似乎感到了一点点的不安。不过现在已经无法确认当时是否存在这种不安了。当然,之后我仍然对她充满了憧憬。
梦境到此结束(或者说之后的东西我记不得了)。
---
一开始这个女孩我不认识,这似乎说明我喜欢这种陌生感?这是否能够说明我有乱伦情节呢?为什么我和她的血缘是通过爷爷的父亲连接的?难道我和她是第四代旁系血亲?在法律上允许结婚?难道我的潜意识还受到法律的制约?既然法律都允许,那这就不叫乱伦,但仍然可以称其为一种乱伦倾向。不过据说兄妹在不知道是兄妹关系的情况下比较容易互相吸引成为恋人,看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与生物不同,平板电脑是自顶向下智慧设计的产物,符合严格的逻辑与秩序,是我的机械化思维方式的一种象征,而女孩对平板电脑的惊人的理解似乎表明,我十分渴望能够被人理解,特别是我的恋人。
暗恋美学,这似乎在东方很流行,直来直去的西方人可能很难体会到这种美感。
爷爷的父亲和我谈起了金钱和性,这似乎营造了一种道德败坏的氛围,于是就减轻了由乱伦倾向带来的负罪感。这说明我的伦理观会受到其他人言行的影响。根据某种经典的梦的解析理论,做梦者自己想做的“坏事”,在梦中可以通过让别人做这种方式逃避道德审判。也就是说其实是我自身有对金钱和性的欲望。而且这种对性的欲望比较单纯,和婚姻与爱情是解耦的。这又从侧面反映了我习惯于线性思维。婚姻,爱情,伦理,风俗……其实是一张互相关联的复杂网络,将其中一两个概念单独抽出来,不可能得到什么有意义的结论。
为什么是爷爷的父亲,而不是父亲的爷爷,或者是曾祖父?这似乎涉及到语言学中的某种层级结构……
梦境本来是模糊不堪的,在对其回忆的时候恐怕无意识的进行了些脑补,脑补过后又附加上了一层意识形态,或许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回忆之后的梦境,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梦境了。我潜意识构造了一种理想的境况,善解人意的恋人,合法的乱伦倾向,道德败坏的氛围……
其实我最怀念的是梦中的幸福感,那些平板电脑的象征,暗恋美学,伦理氛围,与这种美感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恰巧读到一本叫做《小说门》的书。书中开头表达了对国内文学批评的不满,说目前的文学批评充斥了各种政治,伦理以及形形色色的主义等等理论,而这些跟文学本身有什么关系?这里的文学就像我梦中的美感,和我之后说的这些有什么关系呢?
的确,谈论文学不可能不谈论与其紧密相关的事物,解释文学的可用工具越来越多,这似乎形成了一种状况,即在对文学的众多解读当中,随便抽取一种,这种解读因为没有什么必然性,而且和其他众多解读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所以给人一种和文学没什么关系的印象。
或许文学这个词就有误导的作用,让人倾向认为文学就是一个单纯明快的概念,当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关联网络时,认知上产生了不协调感。人脑也是个复杂的网络,或许比较适合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梦可以看做是一种文艺形式,其主观性极强,而这种主观感觉目前很难精确的与其他人分享。不过其他文艺作品所能引发的美感或许也是如此。
梦的大概内容:
我与我的两个室友一起坐在一张长椅上玩弄手机,当然,我玩的好像是平板电脑。这时候过来了几个女孩,这些女孩似乎对我们手中的电子玩具感兴趣。我就把我手中的平板递给了一个女孩,然后这个女孩想要运行平板上的一个应用,但好像是因为缺乏某种库而无法运行。然后她竟然瞬间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好歹是玩过几年电脑的,竟然比不上一个妹子,我不禁暗自称奇。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她的高超技艺,我对这个女孩很快就充满了好感。就像是你和你喜欢的女孩以你喜欢的方式相处一样,此时我的心理充满了幸福感,不过这个女孩似乎还不知道我对她有好感。这似乎说明我有暗恋情节。
然后场景切换,我看到两个老人坐在一张小桌子旁边,其中一位老人是我爷爷的父亲,也就是曾祖父,不过“爷爷的父亲”更接近梦中的感觉。我爷爷的父亲跟我说了一些话,让我通知我的父亲,!@#$%,我没听明白,然后他不耐烦的用更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他没钱交养老金了。然后他似乎还向我表明,他在性方面也有需求,并准备找个情妇,或者小姐之类,反正不是已结婚或者爱情为目的。然后我觉得我对爷爷的父亲有些鄙夷。
爷爷的父亲出现之后,我感到我和之前喜欢上的女孩存在血缘关系,似乎我和她都是爷爷的父亲的后代。梦境中只是一种感觉,这只是一种比较接近梦境的表述。
得知我和她存在血缘关系之后,我似乎感到了一点点的不安。不过现在已经无法确认当时是否存在这种不安了。当然,之后我仍然对她充满了憧憬。
梦境到此结束(或者说之后的东西我记不得了)。
---
一开始这个女孩我不认识,这似乎说明我喜欢这种陌生感?这是否能够说明我有乱伦情节呢?为什么我和她的血缘是通过爷爷的父亲连接的?难道我和她是第四代旁系血亲?在法律上允许结婚?难道我的潜意识还受到法律的制约?既然法律都允许,那这就不叫乱伦,但仍然可以称其为一种乱伦倾向。不过据说兄妹在不知道是兄妹关系的情况下比较容易互相吸引成为恋人,看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与生物不同,平板电脑是自顶向下智慧设计的产物,符合严格的逻辑与秩序,是我的机械化思维方式的一种象征,而女孩对平板电脑的惊人的理解似乎表明,我十分渴望能够被人理解,特别是我的恋人。
暗恋美学,这似乎在东方很流行,直来直去的西方人可能很难体会到这种美感。
爷爷的父亲和我谈起了金钱和性,这似乎营造了一种道德败坏的氛围,于是就减轻了由乱伦倾向带来的负罪感。这说明我的伦理观会受到其他人言行的影响。根据某种经典的梦的解析理论,做梦者自己想做的“坏事”,在梦中可以通过让别人做这种方式逃避道德审判。也就是说其实是我自身有对金钱和性的欲望。而且这种对性的欲望比较单纯,和婚姻与爱情是解耦的。这又从侧面反映了我习惯于线性思维。婚姻,爱情,伦理,风俗……其实是一张互相关联的复杂网络,将其中一两个概念单独抽出来,不可能得到什么有意义的结论。
为什么是爷爷的父亲,而不是父亲的爷爷,或者是曾祖父?这似乎涉及到语言学中的某种层级结构……
梦境本来是模糊不堪的,在对其回忆的时候恐怕无意识的进行了些脑补,脑补过后又附加上了一层意识形态,或许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回忆之后的梦境,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梦境了。我潜意识构造了一种理想的境况,善解人意的恋人,合法的乱伦倾向,道德败坏的氛围……
其实我最怀念的是梦中的幸福感,那些平板电脑的象征,暗恋美学,伦理氛围,与这种美感有什么关系呢?
今天恰巧读到一本叫做《小说门》的书。书中开头表达了对国内文学批评的不满,说目前的文学批评充斥了各种政治,伦理以及形形色色的主义等等理论,而这些跟文学本身有什么关系?这里的文学就像我梦中的美感,和我之后说的这些有什么关系呢?
的确,谈论文学不可能不谈论与其紧密相关的事物,解释文学的可用工具越来越多,这似乎形成了一种状况,即在对文学的众多解读当中,随便抽取一种,这种解读因为没有什么必然性,而且和其他众多解读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所以给人一种和文学没什么关系的印象。
或许文学这个词就有误导的作用,让人倾向认为文学就是一个单纯明快的概念,当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关联网络时,认知上产生了不协调感。人脑也是个复杂的网络,或许比较适合研究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