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有趣而切近日常
要让人觉得学习一样东西有兴趣,首先最重要的是要用他们能懂的言语,将其表达出来。把古诗文里的情绪、意味、态度等方面,用无限接近于古人神韵的大白话,将其表达出来,这样就会激起学习的人“原来古诗文这么好玩”的兴趣。如我曾把张岱的两句话翻译得小学高年级以上的人都懂,而且觉得这实在是非常好的话:“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此无深情也”。白话文是:人没有毛病,不能与他交往,因为他是个死人;人没有兴趣与爱好,不能跟他往来,因为他是个冷血动物。自然在讲时,还有肢体语言及相应的说明,以让其丰富立体。不妨直白地说出我的看法:没有比较好的白话文功夫的人,自然也无法将古诗文讲得精到。

二:转换角度
我们常将翻古文翻译成白话,其实我觉得应该从生活中的白话,来让人们学会反翻古文,这是学古诗文一个比较切近的办法,至少我是常这样思考与运用的。如门卫、开车的、开船的、旅行签证等,用哪个古文词汇比较让你明了?人们在一起时,未必不可以玩这样的游戏以自娱。今天许多生活古人不曾有过,所以有些东西翻转成古文,只是近似,不是要让你胶柱鼓瑟。但对理解古人的生活是有帮助的,以达茅塞顿开的效果。要言之,学习古诗文要有游戏设计,更要有游戏精神,才能将其间的神髓有所领会。

三:学会提问题
经济学家张五常说有问题三步骤:(WHAT)是什么?(HOW)怎么办?为什么(WHY)?我认为学古文亦应如此,谁写在什么背景下所写?为何如此写?怎么理解它?有什么方法真正了解它?这里面包括了什么样的理论与规律性认知?不仅老师要学会与孩子探讨,家长亦应如此,有探索精神,掌握相应的方法,才能达致学习的好效果。如不得法,即令学再多的死知识,专靠死记硬背,那是不会变成自己的血肉的。
2014年6月29日至7月1日于成都 / 文:冉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