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吧 关注:2,510贴子:8,365
  • 40回复贴,共1

《国史大纲》在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完第二编-春秋战国之部 的 第四章-霸政时期,最后一段话很觉是真知灼见,在此分享“当时的国际间,虽则不断以兵戎相见,而大体上一般趋势,则均重和平守信义。外交上的文雅风流,更足表现出当时一般贵族文化上之休养与了解。即在战争中,犹不能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让之素养,而有时则成为当时一种独有的幽默。...左传对于当时各国的国内政治,虽记载较少,而各国贵族阶级私生活之记载,则流传甚富。他们识解之渊博,人格之完备,嘉言懿行,可资后代敬慕者,到处可见。春秋时代,实可说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已发展到一种极优美、极高尚、极细腻雅致的时代。...下层民间社会所新兴的学术思想,所谓中国学术之黄金时代者,其大体还是沿袭春秋时代贵族阶级之一分旧生计,精神命脉一气相通。因此战国一派新兴的平民学,并不是由他们起来推翻了古代的贵族学,他们只是古代贵族学之异样翻新与迁地为良。比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之渊深博大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02 17:38回复
    在我刚刚接触传统文化,读完论语之后,有一次突然有一种感悟,觉得孔子他要我们去做一种人,要形容这种人,跃然脑中就出现了贵这个字,这个贵不是财货之贵,而是人性之贵,至于到底什么是贵,我想起码是浮、轻、贱之反,没有更深研究,今天看到这段,我想能应证了我的看法,所谓真正的贵族,我想是财货、阶级、人性之皆为贵,最后这点最为难得,反观当代社会,备齐前二者比比皆是,最后者,怕是连概念都没有,人性修为之倒退以久矣,若有真贵族,我将诚心拜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02 17:57
    收起回复
      2025-08-06 01:11: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爱,中庸之道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02 19:25
      回复
        楼主从去年读到现在才第二编啊。
        原以为是个咀,看来是个妹子。
        狂吠扰人,放个小号想弄沉垃圾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05 03:56
        收起回复
          读看汉代的典章制度真是看得头晕脑花,信息量太大了,生字又好多,尤其是官制,御史大夫、尚书、丞相、各种郎、各种司马、还有宦官,它们的演变,之间的关系,好复杂,只是大致看懂了一点,就是朝廷从纯内廷慢慢分化出外廷,其伴随着士人群体的产生和壮大,随着其地位的提高,与内廷的外戚及后来的宦官进行抗礼,势力此消彼长。以我的水平,看来只能粗读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8-14 08:45
          收起回复
            同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14 16:25
            回复
              正在读 才读到春秋 确实对那段历史有了一个全新深层次的认识。 手机都成字典了....


              7楼2014-08-16 19:28
              收起回复
                内朝外戚和宦官交替得势,后宦官做大,外朝和外戚攀结,共抗宦官,如袁绍与何进,书中还提到名士对宦官也有过激之处,从而招致党锢之狱,如“山阳东部都陲张俭举劾中常侍侯览,上书,为侯览遮截,卒不得上。俭行部逢览母,呵不避路,竟使卒吏收杀之,追擒览家属、宾客,死者百余人,皆僵尸道路。伐其园宅,鸡犬无余。” 外朝名士如若此心胸狭隘心狠手辣,与宦官之流也只是大同小异罢,所以我想人之性是不可以派系概而论之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8-17 10:52
                回复
                  2025-08-06 01:05: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姐想你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21 09:31
                  收起回复
                    最近都没看国史,怕太深奥了宝宝跟着太累,胎教还是读读三字经,不过其实三字经也不简单啦,信息量巨大,我估计好多好多人都只知道三字经前几句,后面是什么都不清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9-05 08:12
                    收起回复
                      钱穆有声书,听书效果不如看书,但可以用零碎时间回味。
                      http://pan.baidu.com/s/1sjwgyaL
                      密码qeg3


                      12楼2014-09-06 02:29
                      收起回复
                        昨天电视上播《赤壁》,看了一点,觉得小乔的桥段超狗血,曹操为了得到小乔攻吴,战前小乔赴曹营品茶拖延战机,真是为了迎合大众窥私猎奇的心理,什么料都能添,我想历史之于商业只是它的原材料,最终呈现什么口味,反正不是原味。前天一个同事跟我说想看书,想改变自己,变得成熟一点,问我有没有人生教训的书,我说我有古文书,她说看不懂,还有历史书,她说枯燥没兴趣,我说那我就没有什么能推荐的了,一般市面上那些人生教训的书,一定是无法达到她要的效果的,能够让人变化气质的,不外乎还是那些经典,看到她好像看到过去的自己,觉得人要想要遇到另外一个自己,真还需要一些机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9-07 10: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