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又出六件瓷器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2014-08-01 08:08
打印关闭
追踪·赣州中心城区发现一古墓葬古墓中又挖出6件瓷器进一步判断为东晋至南朝宋时期墓葬 7月31日,在赣州市文明大道原水泵厂棚改地块新发现的古墓葬旁,新出土的瓷器工艺精美。 7月31日,赣州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对在赣州市文明大道原水泵厂棚改地块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当日挖出5件器形较大、保存较完整的瓷器和一件残件瓷器,并发现一块有疑似“诸万岁”“诸氏吉”字样的铭文砖。 一直在发掘现场的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告诉记者,根据出土的文物,更进一步判断该古墓为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墓葬。铭文砖中有疑似“诸万岁”“诸氏吉”字样,其中是否为“岁”字仍待查证,“诸”应该是墓主人的姓,该姓是居住于赣南的少数民族百越族改过来的姓。铭文字体偏楷体,这对当时书法字体的研究很有价值。考古专家还发掘出6件瓷器。这些瓷器均为青瓷,属于洪州窑瓷器,一件唾壶,一件鸡头壶,一件瓷碗,两件瓷盘,一件残件。其中残件可复原,复原后器形较大。万幼楠介绍,这些瓷器为墓葬断代提供了依据,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这些瓷器非常精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建墓时期正是赣州建城时期,这些瓷器对研究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考古专家说,该古墓虽然被盗,但这些瓷器和铭文砖保存完好,可能是因为当时盗墓者只对金属器等感兴趣,而没有盗走瓷器和铭文砖。 8月1日,考古人员将继续对墓室墓道进行清理。(钟庆禄 记者杨院勤 刘海锋 实习生侯乐沛 文/图) 相关新闻 古墓的发掘引网友热议 7月31日,赣州中心城区发现千年古墓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本报官方微信、微博在第一时间发布这一消息后,阅读量创历史新高。当日,记者从发掘现场了解到,该古墓墓主的身份之谜也有望揭开。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随着一件件青瓷及碎片的出土,考古专家也显得异常激动。现场的一名考古专家对记者说,虽然这处古墓曾经被盗,但发掘出来的文物仍然对赣州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墓里每块墓砖都是“私人订制”的,可能包含着墓主的身份信息。 古墓被发掘的消息报道后,记者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刷屏,本报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也被大量转发。与此同时,中国文物网、北青网、中国江西网、今视网等各大新闻网站也纷纷报道转发赣州发现千年古墓的消息。 除了各大媒体的报道,许多网友也对发掘古墓一事津津乐道。网友“慧子-chen”表示,赣州挖出了千年古墓,真是难得,遗憾的是古墓已经被人盗过。网友“苏三想说”称,当天他就在现场,他见证了古墓挖掘的过程,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古墓,感到特别激动和兴奋。网友“MISS康”说,赣州中心城区发现古墓,将对赣州历史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期待更多有关古墓的消息。(记者廖祥云 记者刘七葆 实习生周婷 李贤秀) 相关链接 赣州几次重大古墓考古发掘 ●北宋古墓群 2003年12月,赣州城区发现一北宋古墓群,这一古墓群在赣州市客家大道博德山庄。出土了一些石兽、“开元通宝”铜钱、带饰纹的木质、瓷片等文物。经赣州市博物馆专家现场调查,发现3座古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一块墓志铭石碑下端明显折断,但碑文内容丰富,字迹清晰可辨。专家根据墓志铭所刻年号以及古墓所用砖块(有宋墓常见的“刀形”拱砖) ,初步确定属北宋古墓。 ●南齐墓 1980年12月,赣县白鹭公社官村营发现南朝墓群。墓群坐落在官村营东北的后背垅山脚下。这些墓葬在清代已被发现,该墓群已暴露四座墓葬,其花纹砖完全相同,说明这几座墓葬属于同一个时期的。出土的文物有花纹砖、青瓷器、小铜镜、碗、盘、托盘、格盘、三足炉、灶、水盂、铜镜等。 ●汉代画像砖墓 1980年10月,赣州博物馆于赣州市郊区蟠龙公社武陵大队狮子岭清理了一座画像砖墓。这座墓是当地群众在种果树挖洞时发现的。出土的文物有:陶罐4件、陶壶1件、陶盘1件、铜镜1件、铁剑2件、铁刀2件、铁匕首1件、铁钩2件、铁马钉2件。考古专家认为,该画像砖的画像见于山东汶上东汉墓和山东肥城东汉章帝建初八年画像石墓。 ●唐墓 1982年底,赣县梅林镇红金大队岭窝生产队社员在开挖屋基时,发现了一座花纹砖古墓。赣州市博物馆会同赣县文化馆前往清理。出土器物有:青瓷杯5只、金钗1枚、铜盆1件、铜镜1面、铜郁1件、铁剪1把、铁刀一把。此外,还有“开元通宝”及铁馆钉各6枚。 考古专家认为,梅林古墓出土的海兽葡萄纹镜、青瓷小杯及“8”字形铁剪,是我省唐代墓葬中常有的陪葬品,而且出土了“开元通宝”,说明该墓属于唐墓。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2014-08-01 08:08
打印关闭
追踪·赣州中心城区发现一古墓葬古墓中又挖出6件瓷器进一步判断为东晋至南朝宋时期墓葬 7月31日,在赣州市文明大道原水泵厂棚改地块新发现的古墓葬旁,新出土的瓷器工艺精美。 7月31日,赣州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对在赣州市文明大道原水泵厂棚改地块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当日挖出5件器形较大、保存较完整的瓷器和一件残件瓷器,并发现一块有疑似“诸万岁”“诸氏吉”字样的铭文砖。 一直在发掘现场的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告诉记者,根据出土的文物,更进一步判断该古墓为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墓葬。铭文砖中有疑似“诸万岁”“诸氏吉”字样,其中是否为“岁”字仍待查证,“诸”应该是墓主人的姓,该姓是居住于赣南的少数民族百越族改过来的姓。铭文字体偏楷体,这对当时书法字体的研究很有价值。考古专家还发掘出6件瓷器。这些瓷器均为青瓷,属于洪州窑瓷器,一件唾壶,一件鸡头壶,一件瓷碗,两件瓷盘,一件残件。其中残件可复原,复原后器形较大。万幼楠介绍,这些瓷器为墓葬断代提供了依据,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这些瓷器非常精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建墓时期正是赣州建城时期,这些瓷器对研究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考古专家说,该古墓虽然被盗,但这些瓷器和铭文砖保存完好,可能是因为当时盗墓者只对金属器等感兴趣,而没有盗走瓷器和铭文砖。 8月1日,考古人员将继续对墓室墓道进行清理。(钟庆禄 记者杨院勤 刘海锋 实习生侯乐沛 文/图) 相关新闻 古墓的发掘引网友热议 7月31日,赣州中心城区发现千年古墓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本报官方微信、微博在第一时间发布这一消息后,阅读量创历史新高。当日,记者从发掘现场了解到,该古墓墓主的身份之谜也有望揭开。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随着一件件青瓷及碎片的出土,考古专家也显得异常激动。现场的一名考古专家对记者说,虽然这处古墓曾经被盗,但发掘出来的文物仍然对赣州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墓里每块墓砖都是“私人订制”的,可能包含着墓主的身份信息。 古墓被发掘的消息报道后,记者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刷屏,本报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也被大量转发。与此同时,中国文物网、北青网、中国江西网、今视网等各大新闻网站也纷纷报道转发赣州发现千年古墓的消息。 除了各大媒体的报道,许多网友也对发掘古墓一事津津乐道。网友“慧子-chen”表示,赣州挖出了千年古墓,真是难得,遗憾的是古墓已经被人盗过。网友“苏三想说”称,当天他就在现场,他见证了古墓挖掘的过程,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古墓,感到特别激动和兴奋。网友“MISS康”说,赣州中心城区发现古墓,将对赣州历史的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资料,期待更多有关古墓的消息。(记者廖祥云 记者刘七葆 实习生周婷 李贤秀) 相关链接 赣州几次重大古墓考古发掘 ●北宋古墓群 2003年12月,赣州城区发现一北宋古墓群,这一古墓群在赣州市客家大道博德山庄。出土了一些石兽、“开元通宝”铜钱、带饰纹的木质、瓷片等文物。经赣州市博物馆专家现场调查,发现3座古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一块墓志铭石碑下端明显折断,但碑文内容丰富,字迹清晰可辨。专家根据墓志铭所刻年号以及古墓所用砖块(有宋墓常见的“刀形”拱砖) ,初步确定属北宋古墓。 ●南齐墓 1980年12月,赣县白鹭公社官村营发现南朝墓群。墓群坐落在官村营东北的后背垅山脚下。这些墓葬在清代已被发现,该墓群已暴露四座墓葬,其花纹砖完全相同,说明这几座墓葬属于同一个时期的。出土的文物有花纹砖、青瓷器、小铜镜、碗、盘、托盘、格盘、三足炉、灶、水盂、铜镜等。 ●汉代画像砖墓 1980年10月,赣州博物馆于赣州市郊区蟠龙公社武陵大队狮子岭清理了一座画像砖墓。这座墓是当地群众在种果树挖洞时发现的。出土的文物有:陶罐4件、陶壶1件、陶盘1件、铜镜1件、铁剑2件、铁刀2件、铁匕首1件、铁钩2件、铁马钉2件。考古专家认为,该画像砖的画像见于山东汶上东汉墓和山东肥城东汉章帝建初八年画像石墓。 ●唐墓 1982年底,赣县梅林镇红金大队岭窝生产队社员在开挖屋基时,发现了一座花纹砖古墓。赣州市博物馆会同赣县文化馆前往清理。出土器物有:青瓷杯5只、金钗1枚、铜盆1件、铜镜1面、铜郁1件、铁剪1把、铁刀一把。此外,还有“开元通宝”及铁馆钉各6枚。 考古专家认为,梅林古墓出土的海兽葡萄纹镜、青瓷小杯及“8”字形铁剪,是我省唐代墓葬中常有的陪葬品,而且出土了“开元通宝”,说明该墓属于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