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墨吧 关注:117贴子:18,796
  • 6回复贴,共1

【扯淡】话说电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联通客服MM已经三次致电提醒我:
先生,您还有300分钟通话时间未使用,现在没使用50分钟,下个月就可以兑换100M流量。
。。。于是,我就做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详见签到处。。。


IP属地:广东1楼2014-07-31 21:13回复
    这一切,都是因为去年办理过语音通话年包。到现在,却没有电话可以打了。
    话说,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话,其实现在也没有(座机)。每次有亲戚打电话来,总是有电话的人在那边一声长啸,这边就收拾收拾屁颠的跑过去了。有时去得慢一点,接电话的人就要那边先挂掉,等会再打,浪费钱。
    初中时,过了一家小卖部经营。那时候,每天做完作业后就是守在电视机前,看湖南XX频道,里那些大人或孩子点播的动画片,电影,歌曲,后来甚至还有游戏。
    变相怪杰,古墓丽影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完的。
    那个时候我也准备点播的,可是接着就看到隔壁孩子因为点播花掉了很多钱时,就开始琢磨着另外的办法了。
    那是04年,国外的计算机技术早已发展得如火如荼,那时,我们几个孩子开始研究国外黑客早已不用的电话网络黑客技术。
    一切兴起于我找到的一本讲通信的旧书。当然,最终我们没研究成功,不过,最终还是免费的看了一个月的电影。因为我们从附近一个大学生哪里得到了一段指令。


    IP属地:广东2楼2014-07-31 22:16
    收起回复
      2025-08-21 18:49: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来,读高中了,还是没有电话。每周末给家里打电话是在公用电话旁,当时买了各种电话卡。有学生还专门批发电话卡赚生活费的。
      后来,有一种200卡,不需要插卡,输卡号和密码的。于是,愉快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们又可以免费打电话了,甚至还可以充值Q币。
      初二时,有些二代们开始有了各种高大上的手机,我也就顺势把各种操作平台摸了个遍。记忆特别深的是,当时有个同学有个PDA,堪比现在的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钓的几个妹子天天围着他转。
      再后来,高中毕业,通知书来了,里面寄有一张sim卡,但我还是没有手机。于是又被我拿来充Q币了。
      唯一遗憾的是,有一个朋友,高考后我不知他去了哪里。当时他留下号码,我没有手机;后来我有了手机,他换了号码。


      IP属地:广东3楼2014-07-31 22:45
      回复
        大学开学了,新鲜的生活。在用了三个月的IC卡后,我终于有了一部手机。很小巧的天语手机,2.5寸彩屏,支持java,二手。还可以拍照,只是分辨率等于毛玻璃。不过,闲暇时,折腾了两个jar游戏包进去,可惜容量太小只能放两个。一个是英雄就下一百楼,一个岩洞直升机。


        IP属地:广东4楼2014-07-31 22:51
        回复
          大二换了诺基亚6681,也是二手,一直用到去年十月份。相比我室友一年换一部手机,我真厉害。
          6681让我对它产生巨大兴趣,不是因为它摔不坏,而是直到某一天我下载了一个特殊的软件。是个资源管理器,但是其功能堪比PC上的管理软件,支持十六进制查看文件,各种编解码。那时,挖掘它的潜能就成了我的乐趣。装过各种软件,什么掌上百度,百阅书城,掌上书城,必应词典,QQ,360,欧朋浏览器,百度输入法,除了这些比较正式的,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功能扩展软件,还有各种游戏,离线的,在线的都有,还有各种主题,魔秀,魔趣。记得当时最大的应用下载网站是什么宝软网。我还移植过塞班s60v5到s60v3。
          要不是微信不支持它,要不是内存太小,多任务太吃力,说不定它的使用寿命还长一点。它见证了我爱情的开始。


          IP属地:广东5楼2014-07-31 23:02
          回复
            去年十月,因为需要多任务的原因。在一个午休时,我跑到华强北,花了七百大洋,买下了佳域G2。1G双核,1GRAM,800w像素,安卓4.2。一夜从奴隶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
            但是,我对它的了解却不多,除了刷过几次机。陪我坐过一次飞机,其他的,没有什么。
            说实话,它陪我是最紧密的。在那一段时光,天天贴着我的脸庞,直到发热发烫。


            IP属地:广东6楼2014-07-31 23:09
            回复
              不知是今年还是去年元月,我换了小米2s。那时买它性价比已经不高。1699。
              但那时小米3对我来说还有点小贵。
              自从用上小米后,习惯了付费软件,付费图书,付费服务。
              我开始明白了我的时间也是有价值的。不用再浪费时间去寻找注册机注册码,去翻遍网络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本失落的javascript高级教程。
              只要你付钱,一切以及后续升级自有人帮你搞定。
              mac君说得对,程序员要支持程序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有时间去开发更好更优的产品。
              小米的赢,50%来自MIUI生态圈的胜利。
              米4于可穿戴设备开始普及化了。这部手机见证了我情感的终结,我也许又快换手机了。手机换得越来越快,却没有了当初的兴奋。
              苹果的英文社区还是不习惯,还是希望小米把自己的生态区打造好。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小米手环。当然,和苹果相比,没有PC端的优势,寄希望于国家的国产操作系统计划,也许不行。可穿戴设备倒是新兴的。
              手机在换,人也在变。希望一切是越变越好就是了。


              IP属地:广东7楼2014-07-31 2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