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的身世到底是怎样的?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比较大的分歧,因为我国的两部比较权威著作《左传》和《史记》记载有很大的出入。
《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在灵终前告诫子太叔时,有一段论政宽猛:“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従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这说明子产死于鲁昭公二十年(即前522年)。
而《史记郑世家》上说:“声公五年,郑相子产卒,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子产者,郑成公少子也。为人仁爱人,事君忠厚。” 这说明子产死于郑声公五年(即前496年)。
两者竟相差26年之多!关于子产的生年《左传》和《史记》都没有记载。
但《左传襄公八年》有: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子国称子产“童子”这说明子产年纪大约有七八岁年纪。鲁襄公八年为前565年,这样子产生年的上限应不早于前575年。
那么子产的父亲是谁?《史记》说是郑成公,可有人认为是子国。
《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在灵终前告诫子太叔时,有一段论政宽猛:“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従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这说明子产死于鲁昭公二十年(即前522年)。
而《史记郑世家》上说:“声公五年,郑相子产卒,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子产者,郑成公少子也。为人仁爱人,事君忠厚。” 这说明子产死于郑声公五年(即前496年)。
两者竟相差26年之多!关于子产的生年《左传》和《史记》都没有记载。
但《左传襄公八年》有:庚寅,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唯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子国称子产“童子”这说明子产年纪大约有七八岁年纪。鲁襄公八年为前565年,这样子产生年的上限应不早于前575年。
那么子产的父亲是谁?《史记》说是郑成公,可有人认为是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