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吧 关注:15,174贴子:189,739
  • 10回复贴,共1

【生活贴图】走入农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扁担。  
对于扁担谁都不会陌生,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负重工具正在渐渐的淡出我们的视线。印象最深的是在农村,家里大人们都要到屯后场院附近的大井去挑水。大井不管冬夏井壁上都还会有冰,结实的井架子、粗糙的绳子、磨的光滑的井棍。装满水后水梢随着大人的肩膀一颠一颠,水滴洒在地上从井沿一直到延伸到庭院......。   



1楼2008-02-03 15:53回复
    2、水梢。 
    应该是这个“梢”吧。可能是在古代冶金技术并不发达,多是用木桶。不过这个水稍好像有点烂底子了,挑水是不行了,挑点煤挑点土还中。清楚的记得,我家的水梢是倒挂在杖子上的


    2楼2008-02-03 15:54
    回复
      2025-08-26 23:51: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大井。 
      小时候胆子比较小(现在也不大),不敢在井边玩,怕会掉下去。在十六七的时候(壮劳力了),我偶而也负责“拎水”,因为肩膀挑不动两满梢水,挑两个半梢又事倍功半,所以只好改为“拎水“


      3楼2008-02-03 15:54
      回复
        4、井水。 
        可惜的是这口井壁上看不到半点的冰,壮着胆把脑袋探至井口,把相机挂在胸前,动作难度不大,心里素质较差,哈哈!


        4楼2008-02-03 15:55
        回复
          5、习惯·发展 
          很多村里都安装了自来水,有的自家也打了井,不过这种大井还是有其作用。村民们依旧保持着早起挑水的生活习惯,现在的井沿和顺水坡用水泥抹平,在从前挑水后溅出的水顺着坡度在地上留下了一道水沟


          5楼2008-02-03 15:55
          回复
            6、农村生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然我们每天都喊着去踏青、去呼吸新鲜空气,不过如果到了纯农村,我们还是会发现,农村的卫生条件确实是脏、乱、差,鸡、鸭、鹅、狗,牛、羊、猪散养在路边门前,经济收入不高,在家的都是年不青力不壮的老人和孩子,一些农村的小青年到了外面的世界闯荡几年以后,也都不再愿意重回农村生活,虽然他们的根在农村!


            6楼2008-02-03 15:55
            回复
              7、牛。 
              牛,一直为我们的赞扬,忠诚、肯干、能吃苦,虽然步子缓慢,但那是一步一个脚印,迈着堪称悠闲的步子,甩着韧性十足的牛尾,如果它再干净一些,我不得不承认,它很“优雅”


              7楼2008-02-03 15:56
              回复
                8、还是牛 
                在它的眼中你读到了什么。呵呵,我什么也没读出来,我只寻思着它可别冲我来,哈哈。这种花牛我不是很怕,最怕那种壮壮的纯黑的带甲大牛


                8楼2008-02-03 15:56
                回复
                  2025-08-26 23:45: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9、牛车?我也不知道确实的叫法,暂称“牛车”。 
                  记得有一句话叫男耕女织,想着男耕或许是随着牛的驯服后才开始出现的名词,牛的负重能力很强,套上车上坐个十几个人没什么问题


                  9楼2008-02-03 15:57
                  回复
                    10、糟子 
                    喂牛、喂马、喂大型牲畜都要用到,简单易制作,成本也低。在农村养牲畜的家庭的必备之物。在放牧季节,一个屯子几户养牛的像值日一样轮流放养


                    10楼2008-02-03 15:57
                    回复
                      11、鸭子。 
                      还是这家伙悠闲,吃饱了喝足了在晒太阳,真会享受啊。 
                      悄悄对它说:你要是不下蛋,就给你炖喽! 



                      11楼2008-02-03 1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