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阅读:最初成立LEE周刊的想法源于哪里?
南希:LEE周刊最初只是一个博客,是因为有玉米觉得新浪博客平台很重要,那里应该有歌迷对李宇春音乐的正面宣传,所以2008年12月,我们注册了新浪博客“LEE周刊”,每周发布一篇对李宇春的深度报道。2009年随着新浪微博的诞生,LEE周刊以“李宇春歌迷权威原创新闻品牌”的定位在新浪微博继续李宇春相关资讯发布,在很长一段时间充当着官方发布的角色。随着李宇春工作室的成立和官微的诞生,LEE周刊考虑转型,因为一直有人问你们定位自己为媒体,那么你们的实质和存在形式是什么?于是把LEE周刊变成一个自媒体,就顺理成章了。
青阅读:目前杂志的运营、推广的模式是什么?
南希:我们团队成员在加入时都经过严格考核,大多有媒体专业背景或者工作经验。我们有很严格的出刊流程和相对严格的团队管理制度,从流程和运营上,跟传统媒体基本没什么两样。
南希:LEE周刊最初只是一个博客,是因为有玉米觉得新浪博客平台很重要,那里应该有歌迷对李宇春音乐的正面宣传,所以2008年12月,我们注册了新浪博客“LEE周刊”,每周发布一篇对李宇春的深度报道。2009年随着新浪微博的诞生,LEE周刊以“李宇春歌迷权威原创新闻品牌”的定位在新浪微博继续李宇春相关资讯发布,在很长一段时间充当着官方发布的角色。随着李宇春工作室的成立和官微的诞生,LEE周刊考虑转型,因为一直有人问你们定位自己为媒体,那么你们的实质和存在形式是什么?于是把LEE周刊变成一个自媒体,就顺理成章了。
青阅读:目前杂志的运营、推广的模式是什么?
南希:我们团队成员在加入时都经过严格考核,大多有媒体专业背景或者工作经验。我们有很严格的出刊流程和相对严格的团队管理制度,从流程和运营上,跟传统媒体基本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