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帕敢翡翠矿区见闻
市区高程730米上下,市区以外,两岸丛山高800多米。山环水绕,风景如画,恰是山中闹镇,也是山野田园。帕敢市区临水而居、依山而建,街市两旁商店房连壁接,街道狭窄,房屋多为人字顶二层木房,只有少数四层以上洋楼。位于市区中段边缘二层楼的玉都宾馆是帕敢漂亮的涉外宾馆。
帕敢市位于乌尤河两岸,正处在乌尤河流从南北向转为南西向的转折部位,面积约5平方公里(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人口50万。
就这样一个山中小镇,却是万里玉海的中心。它是龙肯、仙洞、麻猛弯、韦卡、南奇、莫鲁、大马坎、洪巴几大场口和无法数计的小场口、坑口的翡翠集散地。因此,帕敢既是爱玉、崇玉人心中的圣地,也是翡翠商人心中的翡翠之都。翡翠是帕敢的灵魂,也是帕敢的财富。
滇西人与翡翠开采的历史
开采翡翠究竟始于何时?一直是一个缺乏可信史料并尚待研究的课题。现在流行的翡翠开采始于十三世纪的观点,仍然是传说和推论多于史实。
有一个传奇式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腾冲赶马人,马驮子总是向一边倾,他走到乌尤河边,顺手拣起一个鹅卵石放入马驮轻的一边,回到腾冲后,将卵石丢在地上,石头砸成两半,顿时见到水灵的绿色美玉,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发现诞生了,后来腾冲人才掀起往乌尤河谷挖玉的热潮。
浏览中、缅史料,发觉今天的玉石厂地域在公元前4世纪就是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是中、缅、印多种文化交融的文化走廊,是多民族迁移、杂居、交流的民族园地。
随着“蜀-身毒道”商品交易的扩大和发展及民族的流动迁移,中华文化不断向边远地区传播。中国人很早就在上缅甸开发矿业如元代就有专管缅甸孟密抹谷红、蓝宝石矿开采、采购的太监,到了明代,在孟养、猛拱所辖玉石产区和孟密波龙,茂隆银矿就从事了翡翠玉石和银矿的大规模开采,传授了在当时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和知识。后来这些矿工不少成为当地移民。
由于地缘和传统的原因,上缅甸华侨中,腾冲人占很大比重,而腾冲人中,和顺人又居重要位置。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个中国庙里,就刻着五千多个中国玉石商的名字,其中有不少是和顺几大姓氏上上辈份的人名。历史上,玉石厂从挖玉、包岗(承包商)、运输到加工主要都是腾冲人。几百年来,腾冲成为缅甸玉石销往中国的最大集散地。历史上和顺人在缅甸各重要城市开办的大商号有四十多家,其中“三盛隆”、“宝昌公司”、“鲁兴隆”等都主要经营玉石。几百年来和顺的翡翠玉石名家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