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13日漏签0天
黄晓明吧 关注:357,718贴子:4,846,33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 102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黄晓明吧
>0< 加载中...

【2008-1-26 收藏】教主的毕业论文~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十字明鉴
  • 江湖虾米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标题:“模糊”和“性格化”的辩证关系

  在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四年,谈论最多的也是感触最为深刻的是如何在在创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即符合电影艺术的表现特点,又能创造出鲜明、准确、富有深刻内心生活的人物形象来。
  一段时期以来,电影表演由于受纪实美学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本色气质的传达,过于注重电影的微向性特点而一味追求自然生活化表演,矫枉过正,产生了银幕表演中的“水”“懈”“温”等症状。表演“模模糊糊”,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人物把握不够准确,更不要说人物性格化创造。追根溯源,我觉得这跟20世纪80年代中国影坛的“模糊表演”有一定的关系。那个时期,一些人片面追求“自然”“不露痕迹”,片面追求演员自身形象魅力的展现,但是任务的“魂”却显不出形来,使电影表演艺术创作走了很多弯路。“模糊表演”自然也就变成了模模糊糊的表演,这显然与表演艺术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相对性,我们应当从表演创作的实际出发,不能一味的“生活“”自然”,演员的思考和劳动还是要通过鲜明准确的人物形象来体现的,因此,本文与其说是清算“模糊表演”的不良影响,不如说是求得更准确地体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更准确一些。



  • 十字明鉴
  • 江湖虾米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模糊表演”的理论的实质
 “模糊表演”的实质是演员的形象创作不破坏生活的原生态、不破坏人物形象在真实生活中的原生“毛边儿”的完整性为基础,人物形象是多侧面立体化了的,带有生活本来气质和多重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演员调动相应的内外部手段并借助电影镜头组接手段的帮助在银幕生活中集中向观众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我们知道,电影诞生之初,并没有专门的电影表演学科,早期电影主要是以真实生活场景为主,“电影演员”多是实际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的本职人员,大多由舞台剧演员或者杂耍艺人扮演,因此,电影表演从其开始便带上了相当程度的戏剧化痕迹。许多演员的表演带有夸张、造作的“舞台腔”既不是纯正的戏剧表演,又明显不适合电影的美学表现范,造成四不像。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十七年电影”时期出现了像李双双,江姐,林则徐等可感可亲的人物形象,把中国电影表演创作又一次推向历史性的高峰。至20世纪80年代,“模糊表演”理论的出现,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影表演创作的提高,从而出现了一系列有着深厚基础的典型人物形象,因此,“模糊表演”理论是我国电影发展的一种必然。
 我们说“模糊表演”理论追求含蓄,自然,质朴的形象创作,同时也代表着认同于这种创作理论已经将电影表演创作的触角引向深入,即越来越注重演员对人物形象灵魂世界的精微变化的捕捉、把握与体现,这在中国电影表演创作历程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2025-08-13 01:30: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十字明鉴
  • 江湖虾米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正确理解和把握“模糊表演”理论
“模糊表演”绝对不能是“模模糊糊的没有表现力的表演”绝对不能是一种对生活作简单图解的所谓“表演”创作,我们对于这一创作理论的本质的理解是不能“模糊”的。“模糊”是手段、是途径,而不是目的本身。如果形象创作连基本的艺术概括力量都“模糊”掉了,那“模糊表演”也就只有被束之高阁了。
 《黑炮事件》的表演证明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同样,很多20世纪80年代和之后拍摄的优秀影片中的表演创作也有说服力的证明了“模糊表演”只是手段,电影表演创作不能将人物形象的性格化光彩一并“模糊”掉,我们不应当把“模糊表演”看作是电影表演创作“温”“懈”“水”的同意语。因此认为“凡是不够的‘表演’就是好的表演创作,凡是不确定的‘表演’就是应有的电影表演创作”——其实,这在本质上曲解了“模糊表演”,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把握“模糊表演”对电影表演创作的影响。首先,任何表演创作都应该从人物形象实际出发,细致准确地挖掘人物的规定情境,如果我们在表演创作时不顾人物背景、性格等因素,一味地“模糊”,片面地收,过于追求形象创作外在的“含蓄”,只能导致形象的苍白和平淡,模模糊糊一团浆糊,缺乏足够的表现力,使人物在银幕生活中疲塌塌,立不起来,更不要说有什么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有“模糊表演”着意追求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内部有了外部就有了”的被动错误的表演创作主张。任何但是形象塑造从来都是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形体动作相结合的,内部的心理动作通过鲜明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两者缺一不可,单纯的认为“内部有了外部就有了”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其次,电影表演与其他表演形式是有区别的,电影表演要求演员在显微镜的电影镜头面前对人物内心世界做深层次的剖析,注重人物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细微变化的体现——这样一来在客观上就必然要求演员的表演创作更要贴近真实生活中的人的思想逻辑,心理逻辑和外部行动逻辑,这就涉及到一个“度”和“控制”的问题,随着电影高科技的不断完善进步,电影镜头对于人物的一切外在表现都是纤毫必现的,哪怕是及其细微的一个细节的“度”的不准确都极有可能导致表演上的谬误,所以我们应该有所“控制”的进行表演,但是如果把“控制”和“模糊表演”当成一回事那就错了,我们可以认为有效的“模糊”表演是演员在表演中进行“控制”后的后果。“影像的放大是艺术的假定性,但影像所纪录的存在是真实的人。以人的表情信息去流露人的心理感觉,这是人的心理感觉与表情的关系。它既清晰的一方面又有模糊粗略的一方面。但是电影表演如果缺乏控制,就可能在放大的影像中颠倒表情和心理的关系。控制的自身不仅为了保持人类情感的模糊性一面,而最主要是实现电影形象表情的真实与自然,实现心理与表情的有机联系”。这是齐士龙老师在《电影表演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的,之所以我在这里谈控制的问题是因为我认为它与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模糊并不反对清晰,表情和动作可以是模糊的,行动和目的一定是清晰的,但是只做到清晰也还是不够的,这也是我们在下文里将要谈到的。
 “模糊表演”理论对我们的表演创作是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的,但是,因为它的内涵不够鲜明、准确,因此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对待任何一种理论都要放在实际中去检验,否则就会走弯路。


  • 十字明鉴
  • 江湖虾米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五、“模糊表演”的局限性与发展着的
电影表演理论和实践
“模糊表演”是针对电影表演要电影化的客观要求而出现的一种银幕表演创作风格,这意味着电影表演创作手段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模模糊糊、混沌一团的。同时,这也是表明电影表演创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发展着的,至今也没有完结也不会完结。对“模糊表演”理论需要辩证地看待,需要重新认识,需要在表演创作的实践中对其做进一步的考察,需要做新的补充和发展。
 人们来谈“模糊表演”理论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局限性,并非仅仅要清算“模糊表演”论被极端化地推崇之后所造成的创作恶果,而且,还要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重新还艺术创作特别是表演艺术创作的固有规律以本来面目。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期中国电影表演创作所走过的道路表明,一旦一种理论被不切实际地提高到一定程度,创作的危机也就接踵而至了。
 首先,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模糊”就是一切,把模糊绝对化,认为只要“跟着感觉走”就可以了,使得人物形象空洞乏味,苍白无力使电影表演界一段时间以来在创作思想上造成了巨大的危机。人物举动看上去是“自然”了,是靠近真实生活了,但骨子里却透着苍白和干瘪,缺乏应有的变化,也就是形象的动作性不强,混淆了艺术创作同真实生活的辩证关系。姜文在各种类型的影片中,饰演过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包括《红高粱》中的农民大老粗、《有话好好说》中的结巴、还有“秦始皇”和“太监李莲英”这样远离生活的古代人物,如果我们仔细看他的影片,你就知道了,他会在任务原有基础上增加很多对自己所要创造人物的独特的见解,最后在辅以“姜文式”的性格特征和外部动作,把这种相距甚远的人物诠释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让人佩服。姜文的做法恰好给了折中观点一个很好的还击,不要以为接近或者重复现实生活就是人物性格化创造的全部了,如果真实这样,那还要演员干嘛?就像《东方时空》那样扛着摄像机到实际生活拍就是了,真人真事怎么能等同与艺术创造,在这方面“模糊表演”论很可以授人以柄。
 其次,“模糊表演”在演员的具体创作中运用得不当,容易湮没演员创作的主动性,降低人物鲜明的性格化色彩,让演员用形式技巧代替感觉的追求,违反电影表演的体验原则,也产生思想上的惰性。有些演员以“模糊”为借口投机取巧,该模糊的地方是模糊了,不该模糊的也模糊了。众所周知实际生活中并没有赵书信、二愣妈、二明等这样的人物,但他们却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银幕上闪着耀眼的光彩。这充分说明,形象还是要由演员去“演”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必须要由鲜明的外部特征来体现的。现在不少的电影、电视作品先天不足,没有“戏”(具有强烈动作性的,能够揭示生活本质矛盾和时代冲突的富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代表性事件),如果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上“模糊表演”,那岂不是就成了“白上加白”,没什么可看的了,我认为这在电影创作领域是一个必须要引起大家警惕的问题。再者,“模糊表演”看似亲近生活,把“人”回复到生活的原生态之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恰恰使表演创作远离了现实生活,使电影表演重新陷入模式化、刻板化,也造成费解。因为光靠“跟着感觉走”是无法真正做到自然、真实、全面而艺术化地反映是非曲直的现实生活的,更不要说创造出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能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予以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来,“回复”生活恰恰反映了生活本身的沉滞和琐屑,外强中干,骨子里透着创造精神、前进精神和变通精神的匮乏。“演来演去不就那两下子吗?”观众在银幕上不仅希望能够看到他(她)们的形象样子,而且更渴望在银幕上能够看到他们可以感受却又震撼着他们的心灵世界的艺术形象,所以我们要说我们现在更需要恰恰不是“模糊”,而是要把焦点对实,塑造出概括时代的艺术形象来。
 “模糊表演”只是电影表演艺术发展历程中一个阶段上的手段,它在那个阶段上的历史使命已经相对完成,继而来之的,将是更贴近现实生活而又更加鲜明的艺术创作。


  • 十字明鉴
  • 江湖虾米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结束语
电影表演创作既然是塑造“人”的艺术,那么展示人的性格和人的精神生活以及灵魂世界的变迁就成为这项创作工作的核心主题。表演艺术以其强烈的形象性与现实中人及人的精神现实的紧密不可分割的突出特征而显得分外醒目。从这个意义上讲,“为模糊而模糊”的主张和做法就是没有出路的。闻名于世、享誉中外观众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前辈们至今仍然把这样三句话作为他们恪守艺术创作观念的核心准则,那就是:“深厚的生活阅历、深刻的内心体验、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三句话同“模糊表演”论在艺术思维和创作方法的本质上都有着鲜明的区别。“模糊表演”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们人类生活中的本质冲突、在貌似自然的招牌下掩盖了真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使得人物形象无以成长,因此,它已经显出了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迹象,拨开现象看本质,我们还发现这其实也正是艺术工作者远离现实生活、严重脱离群众基础的一种在创作观念和创作实践上的集中反映。北京人艺的老前辈真诚向社会学习,能动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活力,不创造出反映时代的艺术形象来不罢休的始终如一的艺术求索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的。
 塑造形象的艺术工作者不关心人,不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结合现实去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生活,还要以“模糊”作为反映“现实”的借口,实在是一种创作上的倒退,我们将目前电影表演创作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倾向拿出来予以解剖,目的就是看一看它到底是否有利于我们学习表演,有利于人物形象的性格化创造,塑造出鲜明感人的人物形象,“模糊表演”曾经历史地对于电影表演创作中起到过拨乱反正的积极作用;但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符合现在的艺术表演形象创作,银幕创作呼唤新的形象出现之际,一味地抱残守缺,无异于没落和倒退。这种辩证地处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的思维观念,是我们学习表演的艺术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
 因此,在学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走向社会之后进一步加强生活阅历和实践的积累,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在表演方法和形象创作的思想内涵的深入挖掘方面多做探索,也成为摆在每一位表演艺术工作者面前的艰巨而崇高的任务。我觉得“学表演先学做人”的更深一层的道理,恐怕也即在于此吧。“做人”更是一个研究人、探索人、表现人的过程,对于演员来说,这是终身的任务。对于一切艺术工作者来说,这同样是终身的任务。
 本文从几个侧面概要地论述了“模糊表演”理论同电影表演创作中人物性格化创造这一主题核心任务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目的还是想从创作思想上对于目前存在于表演艺术学科中的创作观念进行一下清理。我们从学校毕业之后即要走向社会发,怎样认识自己的工作在整体电影创作中的地位以及自身同他人、自身的专业工作同社会大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形象创作的首要问题。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仍然是这样的规律在起作用。表演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是观念不对头,也会使人走很多弯路。正确地看待一种表演理论,实事求是才是一的选择。无论如何,形象本身的生动鲜明典型是最为有力的言语,它既是演员杰出的创造,又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准确艺术形象的纪录。讲方法,也要讲求观念,我们应当齐头并进。


  • 淳蔷
  • 五散人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嫩厉害,偶收藏了.


  • 十字明鉴
  • 江湖虾米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教主真厉害~
写的这么深奥~
算我运气
在学校图书馆里借到了那本《影视表演的第四阶梯》的书~
花了一下午时间敲了出来~~
不管大家看的明白看不明白~
都捧个场哈
错别字肯定是有的
哈哈~
不好意思拉`


  • 月色可人
  • 洪水旗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哇
~~~~
崇拜楼主ING~~~

收藏了~~~


2025-08-13 01:24: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红茶油
  • 打酱油的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佩服楼主,你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的!啧啧!
你是电影学院的吗?
确实看不懂,不过他论文提的电影《黑炮事件》,确实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当年很有争议呢


  • 云凝
  • 锐金旗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厉害,我收藏!


  • 淳蔷
  • 五散人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学校图书馆里借到了那本《影视表演的第四阶梯》的书~ 
花了一下午时间敲了出来~~ 
不管大家看的明白看不明白~ 
都捧个场哈 
错别字肯定是有的 
哈哈~ 
不好意思拉` 
 
 
 作者: 十字明鉴 2008-1-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苦啦辛苦啦,帮嫩揉揉手.


  • 十字明鉴
  • 江湖虾米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辛苦啦辛苦啦,帮嫩揉揉手. 
 
 
 作者: 淳蔷 2008-1-26 16:13   回复此发言 
 
------------------------------------
淳蔷姐给我揉手~
我好幸福啊~~
哈哈~


  • 淳蔷
  • 五散人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觉得“学表演先学做人”的更深一层的道理,恐怕也即在于此吧。“做人”更是一个研究人、探索人、表现人的过程,对于演员来说,这是终身的任务。对于一切艺术工作者来说,这同样是终身的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呵呵,强调一下.晓明写的.


  • sgwwj
  • 江湖虾米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谢谢我会收藏好的.


2025-08-13 01:18: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明明如月~
  • 烈火旗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好强~
谢谢分享,先仔细看看~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102回复贴,共7页
  • ,跳到 页  
<<返回黄晓明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