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聊人生,我也来凑热闹,今天聊聊生死。
俗呼祀先曰烧羹饭,祀神曰烧纸马。不论烧什么,儿时对这件事的记忆大多是停留在烧火好玩这个事情上了。 而每当过年做祭祀时,斟酒上香磕头烧纸,奶奶便唠唠叨叨说的最多,有祈求家庭和睦子女发财的,有保佑小孩少病少灾成绩优秀的;有和她的父母汇报最近事情的,有向故去的老伴唠唠家常的,凡此种种无所不有。说实话,小时候对家人的烧羹饭行为大多是嗤之以鼻,认为是他们是自欺欺人做给活人看的罢了。有时候去火葬场扫墓,作揖时被家人怂恿着说几句话和某个未曾有记忆的老太太打个招呼,我也是扭扭捏捏不肯开口,对这种形式主义感觉别扭又没面子。
小时候虽然不信故去的人能在祭祀的台子上听到我们说话,甚至也怀疑他们死后到底是否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但是怕夜这件事情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说直白些,我居然怕鬼。
小时候乡下大多数都是平房,两户人家之间一般就隔了一个弄堂,关系亲切又有照应,吃完晚饭就是一家家去串门。我家有两间屋子并排,中间是有一条弄堂隔开,弄堂的最里端是一排小屋,正对着的是茅坑,晚上从不敢山厕所,生怕茅坑后面有妖怪把我拉进去。多少个夜晚,我从东屋走到西屋时不敢看当中那条弄堂,有屏住气连奔带跑的,有闭着眼冲过去的……即使闭着眼,我脑海里总是会想到那黑漆漆的弄堂会把我吸进去,或者突然闪出一个黑影会把我魂都吓掉。所以,整个童年最大的阴影就是夜晚的弄堂和弄堂尽头的茅坑。
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参加他们的舅公、姑妈辈的丧事,现在想来是个很遥远的故事了。那种场合下我会见到很多他们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们的亲戚。他们会自来熟的和我聊起,他上次见到我的时候还躺在推车里,一晃都这么大了云云的客套话。去参加丧事追悼,我总觉得像是一场充满新鲜感的游戏,烧纸轿子扎稻草人,围着圈丢硬币,烧纸房子… 那时候经常会见到那几个很出名的傻子,他们总是比我们先到,而且他们似乎互相嫌弃似得喜欢独来独往。我没有很野的参加逗弄他们的行列,只是看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嬉笑着逗他,回答的净是些自己三岁、父母九岁的话。而那时候,我甚至幼稚的觉得那些披麻戴孝的穿戴很是拉风且受人注视的事情,心里期盼着哪天哪个既不亲又不远,刚好关系近道能穿个孝的亲戚死掉,让我也过过瘾。
不过人总是会经历很多事情,慢慢懂事起来的。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有人死了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人一死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那年我爸的亲哥不幸罹患癌症去世,我发现我心疼我哭得眼睛通红的爸爸还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奶奶。看到我奶奶半夜一个人嘶哑的哭着自己的儿子,我既心疼我的伯父,也心疼从小把我带大的奶奶,那时候我眼泪就簌簌的流。
今年过年前顶着大雾,插着间隙回了岛。回家第一件事情便是去大家俗称的北面去看看故去的亲人。看着把我带大的太奶奶如今就在一个小盒子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外面漫天大雾,心情萧索。 清明节,我们家陪着失去双亲的表哥去扫墓,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在我的记忆里,和大多数青年一样,留下的是刚过了不谙世事年纪、还不知江湖险恶的印象。 作完揖他说了句“爸爸、妈妈,你们跟我去后面来拿钱。” 我顿时理解了小时候奶奶在香台上唠叨时的心情了。 因为我们从心底里根本就不能否认、也不想去相信他们不在那里看着我们来来去去、听我们唠叨些家常。
有时候,我怕极了亲人有一天会老去,也怕极了自己会老去。我知道死是件痛苦的事情,也是件无奈的事情。我怕极了亲人没看到我活出名堂、飞黄腾达,……哎,写不下去了。晚安~
俗呼祀先曰烧羹饭,祀神曰烧纸马。不论烧什么,儿时对这件事的记忆大多是停留在烧火好玩这个事情上了。 而每当过年做祭祀时,斟酒上香磕头烧纸,奶奶便唠唠叨叨说的最多,有祈求家庭和睦子女发财的,有保佑小孩少病少灾成绩优秀的;有和她的父母汇报最近事情的,有向故去的老伴唠唠家常的,凡此种种无所不有。说实话,小时候对家人的烧羹饭行为大多是嗤之以鼻,认为是他们是自欺欺人做给活人看的罢了。有时候去火葬场扫墓,作揖时被家人怂恿着说几句话和某个未曾有记忆的老太太打个招呼,我也是扭扭捏捏不肯开口,对这种形式主义感觉别扭又没面子。
小时候虽然不信故去的人能在祭祀的台子上听到我们说话,甚至也怀疑他们死后到底是否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但是怕夜这件事情几乎伴随了我整个童年,说直白些,我居然怕鬼。
小时候乡下大多数都是平房,两户人家之间一般就隔了一个弄堂,关系亲切又有照应,吃完晚饭就是一家家去串门。我家有两间屋子并排,中间是有一条弄堂隔开,弄堂的最里端是一排小屋,正对着的是茅坑,晚上从不敢山厕所,生怕茅坑后面有妖怪把我拉进去。多少个夜晚,我从东屋走到西屋时不敢看当中那条弄堂,有屏住气连奔带跑的,有闭着眼冲过去的……即使闭着眼,我脑海里总是会想到那黑漆漆的弄堂会把我吸进去,或者突然闪出一个黑影会把我魂都吓掉。所以,整个童年最大的阴影就是夜晚的弄堂和弄堂尽头的茅坑。
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参加他们的舅公、姑妈辈的丧事,现在想来是个很遥远的故事了。那种场合下我会见到很多他们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们的亲戚。他们会自来熟的和我聊起,他上次见到我的时候还躺在推车里,一晃都这么大了云云的客套话。去参加丧事追悼,我总觉得像是一场充满新鲜感的游戏,烧纸轿子扎稻草人,围着圈丢硬币,烧纸房子… 那时候经常会见到那几个很出名的傻子,他们总是比我们先到,而且他们似乎互相嫌弃似得喜欢独来独往。我没有很野的参加逗弄他们的行列,只是看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嬉笑着逗他,回答的净是些自己三岁、父母九岁的话。而那时候,我甚至幼稚的觉得那些披麻戴孝的穿戴很是拉风且受人注视的事情,心里期盼着哪天哪个既不亲又不远,刚好关系近道能穿个孝的亲戚死掉,让我也过过瘾。
不过人总是会经历很多事情,慢慢懂事起来的。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有人死了是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人一死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那年我爸的亲哥不幸罹患癌症去世,我发现我心疼我哭得眼睛通红的爸爸还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奶奶。看到我奶奶半夜一个人嘶哑的哭着自己的儿子,我既心疼我的伯父,也心疼从小把我带大的奶奶,那时候我眼泪就簌簌的流。
今年过年前顶着大雾,插着间隙回了岛。回家第一件事情便是去大家俗称的北面去看看故去的亲人。看着把我带大的太奶奶如今就在一个小盒子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外面漫天大雾,心情萧索。 清明节,我们家陪着失去双亲的表哥去扫墓,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在我的记忆里,和大多数青年一样,留下的是刚过了不谙世事年纪、还不知江湖险恶的印象。 作完揖他说了句“爸爸、妈妈,你们跟我去后面来拿钱。” 我顿时理解了小时候奶奶在香台上唠叨时的心情了。 因为我们从心底里根本就不能否认、也不想去相信他们不在那里看着我们来来去去、听我们唠叨些家常。
有时候,我怕极了亲人有一天会老去,也怕极了自己会老去。我知道死是件痛苦的事情,也是件无奈的事情。我怕极了亲人没看到我活出名堂、飞黄腾达,……哎,写不下去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