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锦州五中 郭寻梅
近年来的中考,给材料作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命题形式。
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向考生提供某种具体材料,要求依据这些材料运用某种方式进行写作。材料的内容多种多样:有书面读物,有生活情景;有文字的、有图画的……考生要根据材料要求,针对材料特点和作文要求,进行写作。
写“给材料”作文,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阅读材料,准确把握题意。
正式写作前,首先要认真阅读这些材料,把握材料的内涵与要旨,搞懂命题所提出的写作要求,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题意,然后据此写作。否则,写起来就会发生偏差,不合命题要求,甚至出现离题现象。
如,有这样一篇给材料作文,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是:
[材料]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就能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都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要求]阅读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根据这首歌赞颂的对象及其精神,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命题意图]
此题意在用歌词为材料,阅读领会其内容,并以其为中心成文。读写结合,能考查出不同层次学生的真实的写作水平。三类学生可从歌词中受到启迪歌颂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写出作文;二类学生可引用歌词,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真情,写出成功的作文;一类学生可发挥联想和想像,以丰富的内容,有创意地表达,写出理想的作文。
二是紧扣材料要求,把握写作重点。
在读懂材料内容、明确写作要求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材料和要求来构思如何写作。除了要明确写作的文体要求之外,还必须紧扣材料的中心内容、正确把握写作重点,尤其是文题中的关键性词语所提示的写作要求。如果我们对材料所提出的关键内容理解不透、不深,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也不能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应当写的重点都未写,就会使文章内容游离于材料和题目之外,这就不合要求了,自然不会写出好文章。
例如,有这样一个材料作文:
[材料]
在一块水分并不充足,土质较为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着两棵小草。小草甲深扎着根,昂着头,精神抖擞,由衷地赞美着脚下的土地;小草乙懒得深扎根,整日低着头,萎靡不振,抱怨着脚下的土地。
小草甲看到小草乙的样子,便开导起来。一番话,使小草乙明白了一个道理,渐渐地抬起了头。
[要求]
请同学们按照给定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思路提示]
审题:材料写了两棵小草,它们有着不同的表现,且有明显的对照性:小草甲“精神抖擞”,由衷赞美土地,原因是它“深扎着根”;小草乙“萎靡不振”,抱怨着脚下的土地,原因是它懒得深扎根。由此可知,它们之所以有不同的表现,原因在于它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
论点: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一蹶不振;有抱负、有追求的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勇于面对生活,并努力地创造生活。
证据:
道理说明:
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语)
事实说明:
1.同样是一道错题,小张同学委屈地哭了,觉得扣了这么多的分;而小李同学却开心地笑了:终于找到了错误的根源。
2.弗兰克·莱奇是一位英国人,幼时失掉双臂,然而不幸没有使他屈服。他坚持用双脚去做那些日常人们用手做的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双脚练成同正常人双手般的灵巧自如,后来还考上了英国伯明翰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