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吧 关注:2,199贴子:9,307
  • 2回复贴,共1

《公孙龙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孙龙子》是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后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的著作,《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公孙龙子》十四篇,但现在只保存下来了六篇。第一篇《迹府》也是后人搜集的有关他的事迹,其他五篇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公孙龙所作。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以“白马非马” 论和“离坚白”而著名,他的这些思想分别见于《白马非马论》和《坚白论》中,这是公孙龙名辨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公孙龙子》一书中,公孙龙主要研究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所具有的内在矛盾,他的特点就是夸大这种矛盾,并否认两者的统一,所以最后得出违背常理的结论。即白马不是普通所说的马,颜色中的白色和质地的坚硬他也人为地分裂开来论述。

另外,在《指物论》中他还着重论述了指与物的关系。“指”即事物的概念或名称,“物”是具体的事物,它们的关系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通变论》则论述了对运动变化的看法,《名实论》讨论名与实的关系。上述的五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

《公孙龙子》的注释本,有宋朝人谢希深的注本,以及清朝陈澧的《公孙龙子注》,近代陈柱的《公孙龙子集解》,王启湘的《公孙龙子校诠》也可以参考。



IP属地:北京1楼2008-01-21 20:21回复
    白马论第二

     “白马非马”,可乎?
     曰:可。
     曰:何哉?
     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名形也。故曰:
    “白马非马”。
     曰:有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有白马为有马,白
    之,非马何也?
     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是白马乃马
    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
    可,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如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
    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
     曰:以马之有色为非马,天下非有无色之马。天下无马可乎?
     曰: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故白
    马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黑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业。
     曰: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合马与白,复名白马。是相与以
    不相与为名,未可。故曰:白马非马未可。
     曰:以“有白马为有马”,谓有白马为有黄马,可乎?
     曰:未可。
     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是异黄马与马也;异黄马与马,是以黄为
    非马。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
    言辞也。
     以“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离白之谓也;不离者有白马不可谓有马
    也。故所以为有马者,独以马为有马耳,非以白马为有马耳。故其为有马也,
    不可以谓“白马”也。
     以“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马者,言白定所白也,定所白
    者非白也。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
    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
    ”。


    IP属地:北京3楼2008-01-21 20:22
    回复
      2025-11-12 04:22: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指物论第三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

       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
      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
      非指也。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不为指而谓之指,是无
      部为指。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

       以“指者天下之所无”。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
      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

       使天下无物指,谁径谓非指?天下无物,谁径谓指?天下有指无物
      指,谁径谓非指、径谓无物非指?

       且夫指固自为非指,奚待于物而乃与为指?


      IP属地:北京4楼2008-01-21 2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