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清山北山到引浆村,车子要颠簸一个多小时。笔者从上饶出发,经江西上饶县、玉山县、浙江常山县、开化县后,在赣浙交界处驶入三清山北山。盛开的油茶花山茶花掩映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景色分外迷人。可惜一路坎坷不平,低洼处积水浑黄,车子经过便飞溅起泥浆,再看行人,大都脚带湿泥,莫非引浆村的含义,是来引浆
村非要带一身泥浆不成?
一路山重水复,林密景深。车子颠簸一个小时后,到了引浆村。只见群山环绕,几条山涧水在平坦之处汇成一条小河。只要是地势稍平的山坞、低洼地都建了房子,房屋没有统一的风格,屋四周不是梯田就是果园。好一个世外桃源!
在村口一爿店里,笔者遇到引浆村小学老师吴金源。老吴已经50岁,店是他老婆开的,双休日他就在老婆的店里照应生意,见笔者到来,他又是倒茶又是上糕点。讲起引浆村名的来历,这位教了30年书、祖上从福建泉州迁到三清山来的“先生”用地道的普通话讲开了。
古时引浆村下方有个港首村,很是富足,一条小溪打村中穿过,河里上两岸,各走三级台阶。港首名气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一个将军的耳里。将军败下战场后,带了两三个卫士,到村里避难。他被这里的富庶和景色迷住了,决心定居下来,并用全部积蓄打了六根金条,镶在两岸的六级台阶上。港首人怀念这位将军,就改村名为“引将”,
意即村子富裕,所以引来了一位将军。
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一百多年,引将村暴发了百年未遇的山洪,将引将村冲了个精光,从此引将村就不为人所知了。在山洪中幸免于难的村民便将村子建在了现在这个地方,又在将字下面加了一个水字,成了“浆”,意在告诉后人:引将村是给洪水冲没了的。但引浆村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解释,说这里山高林密,人迹罕至,适合隐居,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观的唐朝信州太守王鉴奉旨到三清山抚民,看到这里美丽清静,卸任后即
拉家带口归隐在此。为了遮人耳目,故把“将”字改成了“浆”字。
这些传说至少说明一点,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