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目小说网吧 关注:13贴子:208
  • 4回复贴,共1

【写作经验】图书跟风正负面的另类思考--把剽窃变学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起图书跟风的现象,几乎一致的口诛笔伐,大逆不道,就是剽窃,就是赤裸裸的对创意的抢劫。现在出版行业跟风现象愈演愈厉,从图书的选题到书名,到封面设计,无所不跟。大加指责之后,跟风现象非但没有所减少,反倒更加普遍更加明目张胆。与其无谓的浪费唇舌,于事无补,不如一起静下心来分析问题所在。


1楼2014-06-21 16:07回复
    1. 跟风的现象主要来自创造力不足。
    负面:之所以会跟风,是现在各个公司,出版社对于图书产量,码洋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原有的编辑策划人员的智力、创造力水平并不能达到任务和增长的要求。那么怎么办?只能去选择市场上已经成型的,并且市场反应不错的产品,来模仿制造。设计人员也基本是同样的因素,自身的创造力不足以完成任务和工作,只能通过模仿别人的作品来应付差事。这样简单,不动脑,还可以快速的生产出产品。
    正面:以前我们总是说编辑们闭门造车。但是从跟风的角度去看,他们最起码在关注市场了。最起码在留心那些产品好卖,那些产品不好卖。当然,这种简单复制是很低级和无趣的。最后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2楼2014-06-21 16:31
    回复
      2025-05-18 19:31:50
      广告
      2. 跟风现象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对真正的原创作品造成严重的打击。
      负面:一本原创图书的出炉,是作者多年的心血和编辑精雕细琢之下的产物。付出的心血和辛苦无数,但是只让人简单的就被拿了去。作者和编辑肯定心有不甘。同时大量的同类作品在书店陈列展示,作为读者很难辨别真伪。长期的遇到李鬼,也必然让读者对产品失去信心,破坏整体购买力。
      正面:固然李鬼很多,到是页可以反映出来,图书公司,出版社对产品的品牌建设还很不成功。读者无法从品牌上辨识产品的真伪。同时图书作为具有独特思想性特质的产品。原创产品有自己独一无二别人无法复制的内容,思想,信息。在图书的整体包装及宣传上,这类并没有最大限度的突出和展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产品定位及包装上改进工作。书里企业品牌,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3楼2014-06-21 16:31
      回复
        3. 书名跟风、封面跟风、作者名字跟风
        负面:山寨泛滥,图书行业并不能独善其身。书名跟风,让原作品被劣币挤占销售空间。封面跟风,混淆视线,以假乱真。作者名字跟风,这那些追星族大跌眼镜。最后原创的好产品被一堆山寨产品所淹没,读者被一堆李鬼产品所蒙骗。
        正面: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作者不成熟,看书看得不是图书的内涵和智慧。而是容易被某个作者,某个概念所忽悠。看书是一种学习和提升,当成为一种追逐社会潮流和时尚的工具时候,就会产生大量李鬼替代李逵的机会。所以,如何提倡更有益的读书观价值观,远比功利化的读者更有意义。当然这个问题是全社会的。并不是我们这个行业所能解决和改变的。


        4楼2014-06-21 16:31
        回复
          4.把山寨式跟风变为正面积极的学习和借鉴
          编辑策划作者既然能跟风,就说明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而不是想当然的去策划生产图书。那么简单复制投机取巧并不能学到其他人的精髓,和不在多用一丝心思,弄拙成巧那?
          一本图书之所以销售的好,固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因素。可能是作者自身能力的体现和对自己作品负责的态度积累的读者群体。可能是图书的市场定位,正好符合了某些特定人群的某些特定需求。可能是图书的包装宣传,迎合了某些的市场潮流。或者是图书发行人员的工作积极努力的一种体现。作为一个出版人员,是要去分析这些的。是要去研究一本图书之所以卖好的核心元素在哪里。找到这些核心的元素,去满足这一市场大众的需求,去满足读者的心里诉求,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创作出真正好的图书作品。如果只是对书名封面作者内容的简单复制。那么永远多是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永远都不可能有流传后世的精品诞生。不想做精品不想做流传后世作品的出版人绝对不是合格的。所以珍惜自己的理想,尊重自己的智慧,把跟风变成对成功案例的学习借鉴,而不是粗暴的复制和抄袭。


          5楼2014-06-21 16: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