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吧 关注:39,287贴子:779,701

偶来贴几张国父和汪兆铭的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期的孙


1楼2008-01-13 11:09回复
    那话怎么说来着,孙中山断发改装


    2楼2008-01-13 11:11
    回复
      2025-08-18 02:18: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张偶忘了他是任什么职务的装扮


      3楼2008-01-13 11:13
      回复
        很有款儿


        4楼2008-01-13 11:14
        回复


          5楼2008-01-13 11:15
          回复
            这张要以假乱真了


            6楼2008-01-13 11:16
            回复


              7楼2008-01-13 11:17
              回复
                汪兆铭,他年轻时的图片太少了


                9楼2008-01-13 11:20
                回复
                  2025-08-18 02:12: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汪兆


                  10楼2008-01-13 11:21
                  回复
                    这好象是已经做汉奸了


                    11楼2008-01-13 11:22
                    回复
                      汪兆


                      12楼2008-01-13 11:23
                      回复
                        汪精卫夫妇跪


                        13楼2008-01-13 11:25
                        回复


                          14楼2008-01-13 11:26
                          回复
                            碑文为:“相彼夫妇,汉奸之尤,民众公敌,举国同仇。男名精卫,汪家败类,妇曰璧君,陈门妖魅。认贼作夫,卖身倭奴。斫石肖像,跪诸道途,人人唾骂,万类见羞,臭闻当世,污流千秋。


                            15楼2008-01-13 11:27
                            回复
                              2025-08-18 02:06: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第一次看见汪精卫的照片时,非常惊讶,就算是现在也难免会先冒出,卿本佳人,奈何从贼的叹息。当脑袋又开始运转后,才会想说,其实他未必不是有自己的考量,只是这个世界本就以成败论英雄,成了,就是委曲求全、卧薪尝胆、挽救民族危亡的大英雄;败了,就是卖国求荣、通敌叛国的大汉奸。

                              这道理倒是有点像我们的活,今天还跟同事说,线索上来,衡量思考,你有顾虑放弃了,她捡起来写了篇大的,技巧角度当然是小心的,却也恰好没人来找后帐,于是引为短期内的典范,人人称颂,可万一哪个环节些许纰漏,便立刻沦为众人引以为戒的笑柄。

                              可谁知道,人生有时候就是一盘盘的赌局,除非你不下场,否则输赢几率各占一半,恰好你够胆识下场,又能赌得赢,赢了之后又能摆平后事,当然人人称颂。有时候勾践和汪精卫,差的不过是点做事的能力和大时局上的运道罢了,所以如果看到人单纯地谴责汪到人品的领域去了,我向来是不能苟同的。

                              我总以为,我们所能知晓的现实尚且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呢,更不必说有着层层阻隔的历史,所以有时看着隔岸观火地随口抨击,总觉得颇为残忍。

                              人们总说,宁愿他死在“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的刺杀摄政王而被囚的狱中,可此时的他何曾少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勇气呢?至少他是下场了,比一众默默不敢出头的强了百倍,千秋功过上不惧恶名。

                              原来我始终是个懦弱的人,为此而愈发敬佩勇者。
                              (某网友说的)


                              16楼2008-01-13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