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中国2》在央视播出后,除带火了各地的美食外,第七集《三餐》中的一所高考学校以及“万人送考”的航拍镜头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这所叫做毛坦厂中学的高考学校,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镇。学校不大,却接连创造出一串串让人咋舌的数字“奇迹”:2013年高考考生11222人,一本达线2503人,占22.3%,9312人过本科线,达线率82.3%……且连续4年都保持如此水准。高中总学生人数超2万,加上大量陪读家长,被网友封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校方以管理严格著称,被学生称为“地狱”,但生源仍源源不断……我们的摄影记者连续3年采访毛坦厂中学,为读者带来了本篇报道,这里,俨然成了一座被高考魔化的城。图为夜晚的毛坦厂中学综合楼灯火通明,4000多个学生挤在一栋楼里上晚自习。

“6月5日送考这天,一百多辆大客车送行,女生必须坐在第一辆车,否则男生会将大家‘难住’。如果年份巧的话,属马的学生必须乘坐第一辆车,不巧的话第一辆车的司机必须属马,这样才能‘马到成功’……”这是在安徽六安毛坦厂镇几乎连孩子都知道的事情。2014年是马年,今年却将取消“万人送考”,校方也都对媒体采访避之不及。“去年影响太大了,今年送考被取消了……去年央视都带着‘摇臂’来拍摄,还有外国媒体关注,影响太大了!”采访中,一位学生家长表示,2013年“送考节”万人送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关注。

毛坦厂镇地处大别山脉的一个小山坳,偏僻得地图上都难以找到。往日人们对毛坦厂的记忆,仅仅是曾经的红色根据地。今天的毛坦厂镇,前来求学的学生和陪读的家长超过2万人,全镇的主要经济来源出自于学校,毛坦厂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考镇”。图为学校被密密匝匝的出租房包围,这些出租房里云集着无数陪读家长和考生,一个陪读妈妈在阳台上晾晒衣服。

图为某出租房内,陪读妈妈织毛衣,后边牌子写着警示语。中午妈妈们一声不响,整个小区也安静下来,一切为了孩子休息。在家长作息围绕着学生转的同时,毛坦厂镇街头的商店、小吃店等也是如此。每天凌晨学生上学时,学校周围的小吃店就开张,学生上课时,整个镇子则迅速冷清下来。而至中午放学时,学校周边的商店、小吃店达到火爆程度。晚上10:50,晚自习结束,学校附近再次热闹起来。为了吸引学生,镇子上一些商店干脆起名叫“状元店”,甚至镇子通向学校的路都改称“学府路”。如果把陪读家长全加在一起,包括应届生和高一高二的,总数超过8000户。也因为家长的到来,让这里的外来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本镇居民。

图为高考房转让的信息(摄于2012年6月2日)。因为学生人数太多,毛中只为复读班的女生提供校内宿舍。房屋出租成为毛坦厂镇上居民的最佳盈利方式,几乎家家门口都贴着“学生房出租”的广告

一栋四层小楼聚集着24户陪读家庭,一年租金超过30万。而毛坦厂镇本地居民一个家庭寄居着几个乃是十几个陪读家庭,一切空间都被充分利用起来







对陪读的家长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安排好孩子的生活,每天用不同的菜肴迎接孩子放学。
出租房里其实很简陋,金如荣的孙女回来后就在塑料箱子上吃饭。
有些没有家长陪读的学生就在学校周边的小饭馆解决午餐,校园门口的各种小吃摊、排挡异常火爆,放学的几分钟内,被学生层层包围。整个小镇经济就这样被盘活。毛坦厂中学实行一系列军事化管理,并且和镇上派出所开展了紧密合作。镇里的警察,几乎都为学校服务。每到饭点,学校各个门口都挤满吃饭的学生,此时警车会在几个校门前巡逻。“警察会把这条路上的车辆临时管制,因为学生多,车来车往不安全。”一位应届高考生家长说。学校几个大门都有警察驻守,记者在进出登记表上看到,各个门卫点,同时也都是镇上派出所的治安巡防点
这里的学生走路像阵风,几乎是在跑步。不论是上厕所,吃饭,还是买东西,孩子们都恨不得脚不沾地。从周一到周六,学校规定的作息是早上6点到校,晚上10点50放学,每天近17个小时都在学校里。周日最轻松,但也只是有3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3个小时,住校的话洗洗衣服就过去了。”一位学生家长说,很多人说这里的孩子“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图为午休时间,吃过饭的学生就地趴在书桌上午休。
尽管是中午时间,一些舍不得午休时间的学生依然坚持在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