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直指日前中国教育的瓶颈问题——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表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启发人才潜能的老师和活跃的青年。上海市教学名师刘西拉表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果不具备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那他基本等于零”。
吴启迪告诉记者,如今不少孩子被送到学校后,老师就发现他们流失了该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恰恰是由于早期的家庭教育将孩子天性扼杀了。吴启迪建议,老师、学校、社会应多多鼓励孩子开展奇思妙想,不要一味责备,从而扼杀了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表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启发人才潜能的老师和活跃的青年。上海市教学名师刘西拉表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果不具备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那他基本等于零”。
吴启迪告诉记者,如今不少孩子被送到学校后,老师就发现他们流失了该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恰恰是由于早期的家庭教育将孩子天性扼杀了。吴启迪建议,老师、学校、社会应多多鼓励孩子开展奇思妙想,不要一味责备,从而扼杀了他们创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