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n年前,多少文人墨客谱写过端午节的千古名篇,n年后,一个麦田守望者,吃着粽子,喝着开水,独守空房。他想起了儿时的大山和麦田,更勾起了浓浓的端午情和故乡恋。
吃粽子,品端午!
我老家在山东胶东,在我们那儿,每至端午,户户开火,家家冒烟!过端午,村里人不仅可以打打牙祭,怀念一下屈原(村里人知道他老人家的真不多),更重要的是对风俗的传承和留恋。与城里过端午相比,我们真叫一个原始和独具一枝,首先村里包粽子使用的棕叶不是苇叶,更不是玉米叶,而是货真价实的棕叶。棕叶的形状如手掌,深褐色,浸水泡过,粽香飘逸!与城里人五花八门的粽子馅相比,我们村却更古不变,一直使用自己耕种的黍子和小扁豆。包粽子前,先将棕叶、黍子、小扁豆放到不同的大盆子里浸泡,大约一天后,洗棕叶、淘米,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包的粽子像炸的油条,是两个捆在一起的,每一个叫一盖,像我这样的成年人,能吃两盖已经很多了。粽子包好后,放到大锅里,用大火煮整整半天,火越大,粽越香。如果捎带煮几个鸡蛋就更好了,用棕叶煮过的鸡蛋,颜色如茶叶蛋,但那清香之味是茶叶蛋所无法比拟的。粽子煮熟,剥开棕叶,黍米晶莹剔透,那原始的清香,也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恩赐,土地之气,五谷之香!
城里人过端午就是图放几天假,买几个粽子(苇叶、玉米叶的),吃了完事,也许这就是城市快节奏、快餐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一个朋友曾跟我说,包粽子那么麻烦,还不如买几个省事,哈哈,我相当无语,连吃都嫌麻烦,生活中还有什么感到不麻烦,在我们农村,麻烦着,参与着,劳累着,快乐着。
在我老家,端午节是非常重要而且非过不可的,端午那天,除了吃粽子,更重要的是当地的节日风俗,使端午蒙上了厚重的色彩。记得儿时,每到农历五月初四,晚上就睡的特香,醒来后发现自己的手腕上、脚腕上带着彩线编织的手链和脚链,原来这是母亲晚上编织,并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成长。端午那天上学也是很开心的事情,除了伙伴之间比谁的粽子大,就是秀自己母亲的手链和脚链。这些手链和脚链要带好久,直到我们那儿下大雨,河里发大水,我们才把它们摘下来扔到河里去,五颜六色,逐水而去。
现身在异地,除了感受都市的喧嚣和拥挤,整日做一些重复重复再重复的事情,有时感觉像一只苍蝇,东碰西撞,每每过节,越发感到寂寞、无聊和无奈,也许节日本无聊,庸人自扰之!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吃粽子,品端午!
我老家在山东胶东,在我们那儿,每至端午,户户开火,家家冒烟!过端午,村里人不仅可以打打牙祭,怀念一下屈原(村里人知道他老人家的真不多),更重要的是对风俗的传承和留恋。与城里过端午相比,我们真叫一个原始和独具一枝,首先村里包粽子使用的棕叶不是苇叶,更不是玉米叶,而是货真价实的棕叶。棕叶的形状如手掌,深褐色,浸水泡过,粽香飘逸!与城里人五花八门的粽子馅相比,我们村却更古不变,一直使用自己耕种的黍子和小扁豆。包粽子前,先将棕叶、黍子、小扁豆放到不同的大盆子里浸泡,大约一天后,洗棕叶、淘米,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包的粽子像炸的油条,是两个捆在一起的,每一个叫一盖,像我这样的成年人,能吃两盖已经很多了。粽子包好后,放到大锅里,用大火煮整整半天,火越大,粽越香。如果捎带煮几个鸡蛋就更好了,用棕叶煮过的鸡蛋,颜色如茶叶蛋,但那清香之味是茶叶蛋所无法比拟的。粽子煮熟,剥开棕叶,黍米晶莹剔透,那原始的清香,也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恩赐,土地之气,五谷之香!
城里人过端午就是图放几天假,买几个粽子(苇叶、玉米叶的),吃了完事,也许这就是城市快节奏、快餐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一个朋友曾跟我说,包粽子那么麻烦,还不如买几个省事,哈哈,我相当无语,连吃都嫌麻烦,生活中还有什么感到不麻烦,在我们农村,麻烦着,参与着,劳累着,快乐着。
在我老家,端午节是非常重要而且非过不可的,端午那天,除了吃粽子,更重要的是当地的节日风俗,使端午蒙上了厚重的色彩。记得儿时,每到农历五月初四,晚上就睡的特香,醒来后发现自己的手腕上、脚腕上带着彩线编织的手链和脚链,原来这是母亲晚上编织,并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成长。端午那天上学也是很开心的事情,除了伙伴之间比谁的粽子大,就是秀自己母亲的手链和脚链。这些手链和脚链要带好久,直到我们那儿下大雨,河里发大水,我们才把它们摘下来扔到河里去,五颜六色,逐水而去。
现身在异地,除了感受都市的喧嚣和拥挤,整日做一些重复重复再重复的事情,有时感觉像一只苍蝇,东碰西撞,每每过节,越发感到寂寞、无聊和无奈,也许节日本无聊,庸人自扰之!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