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缄吧 关注:123贴子:6,516
  • 5回复贴,共1

周啸天博文:《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词——论曾缄歌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扫。


1楼2014-05-27 21:59回复
    不知道曾缄(1892—1968)的人,总该知道仓央嘉措吧。曾缄就是将六世DL仓央嘉措的情歌译为七绝体,而又被公认成就最高的那个人。且看夫子自道:“民国十八年(1929),余重至西康,网罗康藏文献,求所谓情歌者,久而未获,顷始从友人处借得于道泉译本读之,于译敷以平话,余深病其不文,辄广为七言,施以润色”。
    译诗六十六首,略举四例: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密意难为父母陈,暗中私说与情人。情人更向情人说,直到仇家听得真。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2楼2014-05-27 22:0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何人捶碎鸳鸯弦,大雷小雷飞上天。已恨广陵成绝调,更堪锦瑟忆华年。朝来喧动成都市,焚琴煮鹤真奇事。少城西角有幽人,卜居近在君平肆。不逐纷华好雅音,虽栖廛市等山林。晚为天女云英婿,家有唐时雷氏琴。双琴制出霄威手,玉轸金徽光不朽。断漆斑斑蛇附纹,题名隐隐龙池后。此似干将与莫邪,双龙会合在君家。朱弦巧绾同心结,枯木长开并蒂花。秋月春花朝复暮,手挥目送何曾住。万壑松风指下生,三峡流泉弦上鸣。换羽移宫随手变,冰丝迸出长门怨。歘然急滚声嗷嘈,天风浪浪翻海涛。问君何处得此曲,使我魂动心魄摇。双雷捧出人人爱,自倚蜀琴开蜀派。峨眉山高巫峡长,天回地转归清籁。操缦何如长卿好,知音况有文君在。片云终古傍琴台,远山依归横眉黛。海客乗槎万里来,得闻古调亦徘徊。远人知爱阳春曲,海外争传大小雷。可怜中外同倾倒,名手名琴俱国宝。绝代销魂惜此才,愿人长寿花常好。那知春色易阑姗,花蕊飘零柳絮残。岂必交通房次律,偶然误挂董庭兰。负郭田空家业尽,萧条一室如悬磬。随身唯剰两张琴,周鼎重轻来楚问。归来惆怅语妻子,幸与斯琴作知己。忍将神物付他人,我固蒙羞琴亦耻。何如撒手向虚空,人与两琴俱善终。不遣双雷污俗指,长教万古仰清风。支机石畔深深院,铜漏声声催晓箭。夫妻相对悄无言,玉绳低共回肠转。已过三更又五更,丝桐切切吐悲声。清商变徵千般响,死离生别万种情。最后哀弦增惨烈,鬼神夜哭天雨血。共工头触不周山,划然一声天地裂。双雷阅世已千春,为感相知岂顾身。不复瓦全宁玉碎,焚琴原是鼓琴人。一般风流资结束,人生何似长眠乐。后羿轻抛彃日弓,嫦娥懒窃长生药。郎殉瑶琴妾殉郎,人琴一夕竟同亡。流水落花春去也,人间天上两茫茫。刘安拔宅腾鸡犬,秦女吹箫跨凤凰。但使有情成眷属,不应含恨为沧桑。我闻此事三叹息,天有风云人不测。毅豹养身均一死,木雁有时还两失。嵇康毕命尚弹琴,向秀何心听邻笛。询君身后竟何有,绝笔空馀数行墨。玉轸相随地下眠,金徽留作买棺钱。昔时沙堰弹琴处,高冢峨峨起墓田。从此九京埋玉树,更谁三叠舞胎仙。声声犹似当年曲,只有空山啼杜鹃。


      7楼2014-05-27 22:12
      回复
        这首诗一度被批为毒草,作者生前亦讳莫如深,如《秦妇吟》秀才。时过境迁,读者应该站在诗的立场上,予以更通达的解读:“此希代之事,非遇无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唐王质夫语),刘君惠曰:“此正诗人之责也。”而不宜卤莽地、武断地定性为阶级斗争新动向,或简单地定性为破坏文物案。而应看作是一出命运悲剧,其悲剧性与霸王别姬、杜十娘沉百宝箱等等悲剧,从骨子里一脉相通——好景不长,尤物不坚,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选择“玉碎”的同时,往往必须搭上自己的最爱,甚至亲手毁掉她。不管用什么托辞,当事者都难逃深深的负咎之感。诗云:“不复瓦全宁玉碎,焚琴原是鼓琴人。……郎殉瑶琴妾殉郎,人琴一夕竟同亡。”诗亦善写音乐,颉颃《琵琶行》:“已过三更又五更,丝桐切切吐悲声。清商变徵千般响,死离生别万种情。最后哀弦增惨烈,鬼神夜哭天雨血。共工头触不周山,划然一声天地裂。”诗人对笔下人物抱有极大同情,方能感人至深,可歌可泣。至如“询君身后竟何有,绝笔空馀数行墨”二语,则简直是作者的诗谶(曾缄在十年动乱期间被迫害至死)。
        白居易曾带着复杂心情说,读者喜欢他的感伤诗,即《长恨歌》《琵琶行》,超过喜欢他的讽谕诗,是“时之所重,仆之所轻。”《布达拉宫词》《双雷引》即曾缄之感伤诗也,而亦长于讽谕,有《丰泽园歌为袁世凯作》,诗序杂取佚闻,亦饶文采。如“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以清丰泽园为总统府,署其门曰新华。国史馆长王闿运过之,阳为不识曰:此‘新莽门’耶?盖讥其有异志也。”如“安徽督军倪嗣冲先期献龙袍,以尺寸不合发还。倪大恚,移赠名令刘鸿升。鸿升一日演《斩黄袍》一剧,所斩者即此袍,识者以此知其不终。”如“四川督军陈宦,世凯倚为心腹,至是亦通电宣布独立。世凯知大势以去,中夜仰药自杀。时陕西督军陈树藩、湖南督军汤芗铭亦同反帝制,故时人语云:‘杀世凯者,二陈汤也。’”等等,令人读之掩口胡卢,亦史笔也,不但可助谈资。诗云:


        8楼2014-05-27 22:12
        回复
          昔日公路(袁术)之子孙,不爱总统希至尊。六人巧立筹安会,一老戏呼新莽门。丰泽园中郁佳气,及时药物能为帝。储贰(黎元洪。自注:元洪任副总统,其秘书长饶汉祥为通电,文有“元洪备位储贰”之言,览者笑之。)移封异姓王,旧君(溥仪)翻作乘龙婿。金鳌玉蝀(桥名)变陈桥,诸将承恩意气骄。补衮无功贻笑柄,刘伶先唱斩黄袍。义不帝秦矜爪嘴,书生起作鲁连子。护国滇南举义帜,西南半壁皆风靡。绕室旁皇夜未央,送终一剂二陈汤。怀玺未登保和殿,陈尸已在怀仁堂。当时幽禁先皇处,今日为君歌薤露。挥斧还劳帐下儿,盖棺权借东陵树。草草弥天戢一棺,岂同漆纻锢南山。桓温遗臭非虚语,董卓然脐一例看。化家为国由儿辈,何意人亡家亦败。皇子流离化乞儿,诸姬织屦人间卖。重向修门蹑屩来,我登琼岛望渐台(怀仁堂)。园中池馆长如旧,鹭尾猴头(自注:世凯喜着戎装,以鹭尾饰帽,章太炎戏改杜诗嘲之:“云移鹭尾看军帽,日绕猴头识圣颜。”)安在哉!一代奸雄存秽史,八旬(八十日)天子等优俳。园鸟犹呼奈何帝,日暮啾啾空自哀。


          9楼2014-05-27 22:12
          回复
            作者以诗存史,材料丰富,叙事纡徐。写出逆一个历史潮流而动的窃国大盗,所必然遭遇的众叛亲离、祸及身家的可悲下场。堂堂正论,出以滑稽突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极富喜剧性,非大手笔不办。
            曾缄性情中人,新中国建立后,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尝为诗讥同僚之治《文心雕龙》者,云:“文心雕成未是龙”,其恃才傲物,可见一斑,宜其贾祸。平素遇事入咏,无论何种题材,信手拈来,皆成妙谛。使读者于忍俊不禁中,深长思之。如:
            想是张王爱鬼才,故将措大付蒿莱。千秋怨气冲霄汉,一片书声出夜台。汉殿儒冠成溺器,秦庭经笈化寒灰。人间不少攒眉事,唱彻秋坟君莫哀。(《张献忠屠应试秀才丛葬一处名曰秀才坟又曰酸冢偶过其下戏作一诗》)
            闲时拄杖过东津,野老相逢意转亲。亦拟杀鸡共一饭,可怜鸡更瘦于人。(《野老》)
            在我看来,诗有两种好,有一种叫想得到的好,有一种叫想不到的好。想得到的好,是锦上添花。想不到的好,是雪中送炭——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诗词作者,都应该追求想不到的好。如曾缄这两首诗,前诗的“一片书声出夜台”,寓沉痛于调侃;后诗的“可怜鸡更瘦于人”,于自嘲中有悲悯。是含着泪的笑,都有想不到的好。
            (此文系作者应《中华诗词》之约而作)


            10楼2014-05-27 2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