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美丽让过去带走
人生也是有着自己的四季. 出生,童年,前青春期,后青春期,中年 (那心事浓如酒的中年),老年,死亡. 体格的成长早于心智上的成熟而达到顶峰,而后慢慢地衰老. 古罗马的西塞罗有一句很有名的关于老年的论述: 最聪明的人总是能从容地去死, 最愚蠢的人总是最舍不得去死.
聪明,愚蠢的归类未免不带有身为执政官的贵族气息,其实,有的人是能从容地去死;也有的人舍不得去死,不甘心去死,却未必就一定是愚蠢的人. 我们这样想吧:什么样的人面对死亡能够从容呢?不外乎有两类:
1.做完了一生重要的事,没有什么遗憾(regret)了;
2.承认时不我待,没有什么能力(capacity)再去作了.
第二个条件,对于正常步入老年的每个人,基本上是公平的.
也不必总谈死生的字眼,对于人生的每一个年龄段, 上面的条件一样是成立的. 比如,青春逝去时, 什么样的人比较的从容淡定呢? 1. 他的最重要的一个(几个)梦想/理想/幻想实现了; 2. 他放弃了曾经有过的梦想/理想/幻想, 过去已过去, 从此以后要过下半段的日子了. 在这种意义上,坚持就不是必须的,而且可以是没有什么道理的了. 为什么呢? 我们这样来看:
我们坚持的到底是什么呢,一种理念?一种期望? 那么,它来自哪里呢, 是无条件加诸我们身上的父母辈的价值观? 还是我们自己幼时,心智远未成熟时的一个目标? 不论怎样, 一个人在有了新的经历,新的知识之后,是不是可以有个新的认识呢? 四十不惑. 蓦然回首, 我们坚持的, 如果只是一个”惑”的产物, 那么, 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
过去的美丽(与哀愁)让过去带走, 也许没有什么错过了的. 在一天天的过程中, 找寻并重新界定生命中重要的事情, 竭尽全力去完成. 这样的人生, 大约是make sens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