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9日漏签0天
百家讲坛吧 关注:156,903贴子:2,613,90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65回复贴,共1页
<<返回百家讲坛吧
>0< 加载中...

一个逻辑“高手”的逻辑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木实3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是一个逻辑“高手”的逻辑,我提取出来,供网友一乐。百度百科中,关于儒家思想这样论述:“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
从基本的逻辑关系上看,我从上面的论述中,这样归纳:儒家的核心思想是等级思想。
事实上,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仁”这种思想因素,是等级性的,因此可以说,“仁”是一种等级思想。也就是说,等级思想有很多种,“仁”只是其中的一种。与“仁”这种等级思想相比,等级思想是高一级的概念,比“仁”更宽泛。
看某网友是如何反驳我的:“中国人是吃植物性食物的”,你能说植物性食物更宽泛?
好强的逻辑,简直让人摸不清他想反驳什么?


  • 木实3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坐等某网友来反驳。届时,大家可以看看他超强的“逻辑”。


2025-08-09 17:13: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785ge45
  • 意见领袖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KTV进ICU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有很重的偏见!
-------------------------
仁爱是儒家的核心价值,仁学是孔孟的卓越贡献。它的基础,是一种“人皆有之”“不证自明”的“人性的善”,这就是“亲亲之爱”。既然是“亲亲”,那么,子女要爱父母,父母也要爱子女,这就是“对等相爱”。同样,亲兄弟要爱,堂兄弟、表兄弟、族兄弟,以及相当于兄弟的乡亲、同学、战友、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也要爱。这就是“顺序延伸”。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可以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一个伟大的理想。”易中天说道。
而这一理想的完成需要做到“忠恕之道”,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易中天认为这是行得通的,“自己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别人。就算没能力帮别人立、帮别人达,不嫉妒,不破坏,不阻挡,总是容易做到的。”
易中天评价说,孔孟的“仁学体系”中,有了“亲亲之爱”的基础,“忠恕之道”的方法,还有一条“恻隐之心”的底线,那么“靠得住、行得通、做得到”也就不是“空中楼阁”和“空头支票”。
易中天同时指出,尽管几千年帝王专制对文化的戕害使得儒学有了不少糟粕的东西掺入其中,孔孟仁学也曾遭诟病。但是,儒学当中“仁”的价值观仍然是值得继承的。“仁爱”不仅是儒家的核心价值,也是人类的共同价值。


  • 443675628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孔子也是性情中人,说话有时也不对各位口味,那你也不能给他一个大嘴巴呀,况且那个时候没有电话网络报纸头条,想了解事物就必须身体力行,亲自实践,当然道听途说的也在所难免,你想啊,谁走累不想歇会儿?找个茶馆,边喝边听贼话,听完后心中暗喜,哎呀今儿没白来,省了好几百里路,感情事情是这样的。孔子也懂得捷径,所以他也会出错。如今现在的人,更懒了,大多都是没有实践的,我觉得没有发言权。


  • 醉夜5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应该用儒释道共同支撑不同阶层国人的信念
儒家让人树立内心的尊严
佛家让人看淡世间得失
道家让人遵循客观规律
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与智慧都应该继承弘扬


  • 木实3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为什么孔子思想已经与当代的社会意识不相适应了呢?因为孔子的思想是等级思想。孔子的思想与现代某人的和血思想有一点类似。虽然孔子的思想让酸儒们宣传得很美丽,但是,架不着分析,一分析,便可以发现,为什么现在的社会官官相护,作威作福,巧取豪夺,贪婪腐败无所不尽其极?那都是孔子思想惹的祸。
@大话秦国


  • 木实3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按照孔子的设想,从国王到工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上层对下层仁慈,下层对上层恭敬。孔子认为只要这样,社会便理想了。可以,糊某人也想这样,他觉得,他对下边的老百姓笑一笑,再愚弄愚弄下层的老百姓,尊重他们,爱戴他们,盲目地跟屁他们,这样就和谐了。孔子理论的一切道道,就在这里面。@大话秦国


2025-08-09 17:07: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木实3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按照孔子的想法,他要通过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要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且能够很安分地在自己的位置中,心安理得,无怨无悔。并且,对于下层人,能够快乐地从事着自己的劳作,并且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恭恭敬敬地奉献给上层,并且只要上层能够满意地笑一笑,就感恩戴德,更加快乐地劳作。孔子把下层人的这种品德叫做正名。并且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对于下层百姓来说,安于劳作,这叫仁,叫德。@大话秦国


  • 木实3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然,为了让他希望的秩序不被破坏,他不但教化下层人安于本分。还希望上层人不要为富不仁,不要对下层人太狠了,要悠着点。这样,上慈下效,真可谓等级秩序,龟寿永年。
@大话泰国


  • 木实3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然而,事实与孔子的设想完全相反。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真让醉心于西周礼教的孔老二痛不欲生。他象卖假药的江湖骗子一样,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为什么他的药麻不翻春秋战国的各位山大王?答案是明显的。孔子希望各位大王安于本分,诚心敬奉周天子。但是,实力与野心都膨胀起来的列位大王,都在想着改变地位,让自个作大作强。孔子想让他们安于本分,这简直在扫他们的兴头。所以,孔子只能周游列车,到处碰壁。
@大话泰国


  • KTV进ICU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何谓封建?由《大英百科全书》可知,封建主义(Feudalism)一词最早出现在17 世纪,用于描述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各种著作和研究中,这个词的含义不尽相同,最宽泛的定义涵盖了西欧中世纪全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关系,而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Lords)和封臣(Vas-sals)之间的契约关系。
定义无论宽窄,封君和封臣的契约关系为封建社会所特有,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实质。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主要包括司法、财政和军权。土地与治理权是否结合在一起,封臣是否拥有治理权,这是区分封建社会与其他社会形态的关键。
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日本为幕府—大名—武士,而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下级封臣均拥有治理权,诸侯、大夫等封臣不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领地上的国王。
公元前221 年,秦统一中国,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废封建,立郡县”,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网系,统治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虽然郡守、县令在辖区内拥有巨大的权力,他们却与昔日之诸侯不可同日而语,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权力的来源,以及由来源决定的权力性质。
官员经皇帝授权进行统治,而诸侯则以承担义务换取治理权,前者为上下级的单向命令关系,而后者为双向的契约关系。封建社会中的国王得到封臣的忠诚和义务承诺的同时,必须尊重和保护封臣的权利,如果国王破坏契约,侵犯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用包括军事在内的各种手段反抗。
专制主义的皇帝则待官员如奴隶,所谓“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官员不但没有自主的治理权,甚至丧失了生命的权利。简言之,官员的权力是皇帝给的,封臣的权力来自契约保障的权利。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65回复贴,共1页
<<返回百家讲坛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