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音协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公众的热议。有人为之叫好,但也有人认为网络歌曲的存在毕竟有其道理,不去细究深层原因,反而通过粗暴手段强制抵制,本身似乎欠缺合理性,而且有主流音乐“心虚之嫌”。歌曲低俗化确实应该被遏制,但低俗与否的标准谁来制定,打压了所谓的“低俗”,高雅就能顺利上位?
7 假销量
唱片销量造假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一年前太麦老总宋柯痛贬销量造假,称许多公司动辄给歌手专辑销量乘5或者乘10,但李宇春号称“43万”的销量同样不为人信服。只不过,类似这样的例子已经太多,加之权威统计部门缺失,人们似乎逐渐接受了销量无公信力的现状。07年11月初,几乎在毫无征兆的背景下,周杰伦炮轰蔡依林唱片销量作假。其实,即便是周董本人的唱片销量也曾遭到质疑——上张专辑《依然范特西》据称上市一月热卖300万(内地230万),但这一数字却遭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质疑。
就像周杰伦炮轰事件的日趋平淡一样,许多涉嫌造假的华语唱片最终也在给自己挣足了面子之后而继续为所欲为,而因造假遭受惩罚、指责的绝少存在,于是造假真的成了不用承担任何后果的“吹牛”。
8牛、牛仔
谭咏麟、刘德华、张学友、张信哲——这些老将的发片构成了今年华语唱片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老树发新枝”。老将的勤勉、敬业自然值得人们尊敬,但歌坛毕竟是要往前发展的。已经度过巅峰水准们的老将还在发行唱片,并屡屡成为焦点话题。在熙熙攘攘地度过一年之后,回过头来我们却发现,歌坛的秩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老歌手还在无规律地唱歌,间或发行唱片,周杰伦虽然很忙,但忙里偷闲做张唱片仍是“矬子里的将军”。这种死一般沉寂的秩序,映衬出华语歌坛新人的欠缺。
歌坛新人欠缺乍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毕竟选秀、跨界歌手等都为歌坛输送了太多人选,而许多唱片公司俨然“伯乐”的形象更让人相信,好歌手总归会被发觉出来。但事实上,正是许多选秀歌手、跨界歌手的泛滥,降低了歌手的门槛,同时也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新人更加难以浮出水面。
9 校园民谣30年
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台湾校园民谣运动已经走过了30年,而在唱片市场一片混乱时,对于民谣的温故、思考也显得着实具有现实意义。
校园民谣音乐演唱会、两岸音乐人音乐论坛、大学生音乐节……与缅怀有关,同时又不只于此,音乐人面对当下歌坛现状乃至社会背景,探索民谣的未来之路。感动歌迷的也许不只是一首首重新聆听的经典老歌,也有民谣音乐人对于音乐、自我的忠实态度。当然,在R&B、舞曲横行的歌坛,民谣要想重新赢回自己的听众,并在市场和品质的博弈中做到平衡,绝非易事。
10 网络发行
在传统唱片市场普遍遭遇困境时,一条“Radiohead 《In Rainbows》通过网络发行”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关于唱片市场前景的大讨论。现在断言此举将使唱片市场产生“多米诺”效应或许为时过早,但它却吸引了许多追随者。内地独立音乐人曹方新专辑《忽略》、丁香晓晓《有一天我会回来》等唱片均避开了传统发行模式,而尝试网络发行的新路子。
传统模式还是网络发行,终究只是形式问题,而对于歌迷来说,听到好音乐才是最大的期待。现今的网络发行模式也许并非尽善尽美,其影响也有待市场检验,但突破传统模式,做出新的尝试却也是勇气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