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庆生 (QQ:945386985,欢迎交流)
微信公众号:段庆生-塑料趋势(PlasTrend)
-------------------------------------------
今天为大家分享我这些年对注射技术应用创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没想到,增增减减,最后又是21项!
今天不谈注射新技术,两个原因:
注射机从驱动技术的创新大家应该都熟悉了,混合动力、全电动、两板机,还有其他泵、并行动作等等。
基于生产单元概念的创新,已经很多。
所以,今天特别从应用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些针对特定应用的注射技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1. 加入功能性
1)导电塑料
Arburg在K2007展出一款使用导电塑料注射的手持式电筒
2)磁性塑料
Arburg在K2010与裕克施乐等合作推出一款传感器的注射成型,其中用到磁性塑料注射。实际上,现在很多小型电机,用注射磁的非常多。尤其是多磁极成型时,其他成型方法估计难以想象。笔者曾经接触过最多的磁极,一个磁片上76个磁极。
3)RFID
在K2007,Engel展出一款内嵌RFID芯片的注射成型。可用于记录整个产品的全部里程。
2. 组合,组装概念
包括两个:
1)利用家族模具,成型全套产品并完成组装;
近几年展会上大家看到比较多的组合箱的成型就是此类。近年来看到过多家公司展出相似的产品。
2)不同注射机成型不同零件组装。例如,笔者在K2007看到巴顿菲尔注射(现威猛巴顿菲尔)展现场演示一款西方棋的全套成型解决方案,包括底座(内嵌钢板)、8个黑白棋子,机械手把棋子放到棋盘上,然后有一个透明的盖子(可以用另一台注射机成型),最后可以完成现场封装。
3. 高性能表面
包括在模内完成:
a. 抗刮擦;
b. 金属化;
c. 模内喷涂;
近几年,都有不少公司展示相应的技术。(这里主要指注射后单独表面处理或复合)
4. 模内贴标
这个大概是最近几年展示最热,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生产单元概念了。
笔者第一次接触到模内贴标的现场生产,是在伟创力看其现场调试,当时的成品率非常低。用于一款医疗器械产品的加工。
现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5. 低压注射
主要用于一些难充模产品的成型,可以提高加工效率。提高成品率。
6. 光学产品成型
这几年非常多,主要在于高品质。
包括 1)汽车车灯;2)导光板等;3)眼镜或镜片;4)将来可能汽车玻璃等。
特别印象深刻的一点:Engel在K 2010展示厚壁光学透镜分层成型技术。
7. 薄壁成型
主要解决物料流动性问题。
前边提到的低压注射是解决方案之一;高流动性物料应用;很多包装制品、微结构电子产品都可能涉及到薄壁成型。
8. 高光表面成型
近年来相关的技术也很多:应用高光料;快冷快热;蒸汽辅助成型;等。
9. 微发泡成型
主要轻量化+减少成型缺陷+提高成型效率;
开始与更多的技术相结合:例如,薄壁成型+微发泡等。
(前几天有朋友提前希望介绍微发泡技术的最新进展,过几天会单独详细介绍)
10. 插膜成型
Film Insert,是一个和模内贴标不同的概念,忘了哪家公司的,一直有印象,并且还曾经想在CPRJ做一篇文章,没有做。但一直记得有这一款。
11. 功能性嵌入成型
这个是在KraussMaffei的Pre K 2010时了解到的,GK(Georg Kaufmann)介绍了其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可以加入音响、加热器、制冷器、影像功能等功能的技术。该公司还是“LIPA合作项目”的发起着,“从DSM加盟LIPA合作项目说起”(PlasTrend,回复23 )一文有谈到。
12. 连续纤维增强
K2013感觉最热的技术。主要针对汽车应用。“连续纤维增强,轻量化之新热点”(PlasTrend,回复2)有详细介绍。
13. 新型模具结构
1)立方体模具;
K2013,Arburg和Ferromatik各展出一套系统,但还是在K 2010时看到时的印象最深。
2)T模;
印象最深的是在K2007看到Husky展出的汽车左右门侧的零件同时成型。
3)仿形冷却加热;
印象最深的是在IPF 2008看到的3M介绍的联盟,在LIPA那篇文章中也有介绍。
联盟为了成型仿形加热冷却通道,还特别开发了专门的成型机。
14. 净室成型;
这几年,关于医疗产品成型的净室技术。
主要是如何满足更高的净室等级。
15. 微成型与大件成型
微成型一直最感兴趣的是在日本看到过的粉末齿轮的注射技术。
大件成型,最热的大概是最近国内海天、博创、震雄均推出6500吨以上的两板机。
16. 工艺优化;
工艺优化其实每个应用行业都不可或缺。而且工艺优化,能够带来的节能效果、品质提升、效率提升都是不可忽视的。
17. 3D成型与注射技术;
3D成型的热度近两年是前所未有的高涨,今年K展也有很多公司展出相关的技术,说3D成型技术代替注射技术,还非常非常之遥远,但是,我们其实可以像,注射技术如何样可以和3D成型技术更高效的结合?
18. 包装市场的产品注射;
注射在包装市场的应用其实一直很多,包括瓶坯、各种杯、盒等,特别值得关注以下几点:
1)一次性产品未必是低端产品;
2)很多高端技术针对包装应用开发,如模内贴标大量 应用于产品包装;
3)医药包装市场;
4)包装产品往往都量非常大;
19. 生物塑料成型;
包括降解塑料成型技术。
20. 生产单元配套技术;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把焦点瞄向与生产单元配套的自动化整合市场,为市场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以前国外不少公司这样做,如Hekuma等,近年来国内不少公司也开始,如珂明。
21. 产业链合作
注射生产实际上处于上游需要与原料厂商打交道,下游需要与终端用户打交道的产业链中间环节。与上下游合作,可以发现终端用户的需求,上游用户的新材料的应用方向。合作的优势不言而喻。
特别说明就不重复了,随手而做,仅做参考。
微信公众号:段庆生-塑料趋势(PlasTrend)
-------------------------------------------
今天为大家分享我这些年对注射技术应用创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没想到,增增减减,最后又是21项!
今天不谈注射新技术,两个原因:
注射机从驱动技术的创新大家应该都熟悉了,混合动力、全电动、两板机,还有其他泵、并行动作等等。
基于生产单元概念的创新,已经很多。
所以,今天特别从应用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些针对特定应用的注射技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1. 加入功能性
1)导电塑料
Arburg在K2007展出一款使用导电塑料注射的手持式电筒
2)磁性塑料
Arburg在K2010与裕克施乐等合作推出一款传感器的注射成型,其中用到磁性塑料注射。实际上,现在很多小型电机,用注射磁的非常多。尤其是多磁极成型时,其他成型方法估计难以想象。笔者曾经接触过最多的磁极,一个磁片上76个磁极。
3)RFID
在K2007,Engel展出一款内嵌RFID芯片的注射成型。可用于记录整个产品的全部里程。
2. 组合,组装概念
包括两个:
1)利用家族模具,成型全套产品并完成组装;
近几年展会上大家看到比较多的组合箱的成型就是此类。近年来看到过多家公司展出相似的产品。
2)不同注射机成型不同零件组装。例如,笔者在K2007看到巴顿菲尔注射(现威猛巴顿菲尔)展现场演示一款西方棋的全套成型解决方案,包括底座(内嵌钢板)、8个黑白棋子,机械手把棋子放到棋盘上,然后有一个透明的盖子(可以用另一台注射机成型),最后可以完成现场封装。
3. 高性能表面
包括在模内完成:
a. 抗刮擦;
b. 金属化;
c. 模内喷涂;
近几年,都有不少公司展示相应的技术。(这里主要指注射后单独表面处理或复合)
4. 模内贴标
这个大概是最近几年展示最热,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生产单元概念了。
笔者第一次接触到模内贴标的现场生产,是在伟创力看其现场调试,当时的成品率非常低。用于一款医疗器械产品的加工。
现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5. 低压注射
主要用于一些难充模产品的成型,可以提高加工效率。提高成品率。
6. 光学产品成型
这几年非常多,主要在于高品质。
包括 1)汽车车灯;2)导光板等;3)眼镜或镜片;4)将来可能汽车玻璃等。
特别印象深刻的一点:Engel在K 2010展示厚壁光学透镜分层成型技术。
7. 薄壁成型
主要解决物料流动性问题。
前边提到的低压注射是解决方案之一;高流动性物料应用;很多包装制品、微结构电子产品都可能涉及到薄壁成型。
8. 高光表面成型
近年来相关的技术也很多:应用高光料;快冷快热;蒸汽辅助成型;等。
9. 微发泡成型
主要轻量化+减少成型缺陷+提高成型效率;
开始与更多的技术相结合:例如,薄壁成型+微发泡等。
(前几天有朋友提前希望介绍微发泡技术的最新进展,过几天会单独详细介绍)
10. 插膜成型
Film Insert,是一个和模内贴标不同的概念,忘了哪家公司的,一直有印象,并且还曾经想在CPRJ做一篇文章,没有做。但一直记得有这一款。
11. 功能性嵌入成型
这个是在KraussMaffei的Pre K 2010时了解到的,GK(Georg Kaufmann)介绍了其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可以加入音响、加热器、制冷器、影像功能等功能的技术。该公司还是“LIPA合作项目”的发起着,“从DSM加盟LIPA合作项目说起”(PlasTrend,回复23 )一文有谈到。
12. 连续纤维增强
K2013感觉最热的技术。主要针对汽车应用。“连续纤维增强,轻量化之新热点”(PlasTrend,回复2)有详细介绍。
13. 新型模具结构
1)立方体模具;
K2013,Arburg和Ferromatik各展出一套系统,但还是在K 2010时看到时的印象最深。
2)T模;
印象最深的是在K2007看到Husky展出的汽车左右门侧的零件同时成型。
3)仿形冷却加热;
印象最深的是在IPF 2008看到的3M介绍的联盟,在LIPA那篇文章中也有介绍。
联盟为了成型仿形加热冷却通道,还特别开发了专门的成型机。
14. 净室成型;
这几年,关于医疗产品成型的净室技术。
主要是如何满足更高的净室等级。
15. 微成型与大件成型
微成型一直最感兴趣的是在日本看到过的粉末齿轮的注射技术。
大件成型,最热的大概是最近国内海天、博创、震雄均推出6500吨以上的两板机。
16. 工艺优化;
工艺优化其实每个应用行业都不可或缺。而且工艺优化,能够带来的节能效果、品质提升、效率提升都是不可忽视的。
17. 3D成型与注射技术;
3D成型的热度近两年是前所未有的高涨,今年K展也有很多公司展出相关的技术,说3D成型技术代替注射技术,还非常非常之遥远,但是,我们其实可以像,注射技术如何样可以和3D成型技术更高效的结合?
18. 包装市场的产品注射;
注射在包装市场的应用其实一直很多,包括瓶坯、各种杯、盒等,特别值得关注以下几点:
1)一次性产品未必是低端产品;
2)很多高端技术针对包装应用开发,如模内贴标大量 应用于产品包装;
3)医药包装市场;
4)包装产品往往都量非常大;
19. 生物塑料成型;
包括降解塑料成型技术。
20. 生产单元配套技术;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把焦点瞄向与生产单元配套的自动化整合市场,为市场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以前国外不少公司这样做,如Hekuma等,近年来国内不少公司也开始,如珂明。
21. 产业链合作
注射生产实际上处于上游需要与原料厂商打交道,下游需要与终端用户打交道的产业链中间环节。与上下游合作,可以发现终端用户的需求,上游用户的新材料的应用方向。合作的优势不言而喻。
特别说明就不重复了,随手而做,仅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