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球迷吧 关注:3,255贴子:7,568
  • 0回复贴,共1

莫让虚假新闻成为我们的头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幼儿园老师也教育小朋友“讲真话才是好孩子”。
难道从事专业报道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不知道?
显然,新闻工作者不是完全无意识的扭曲事实,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去有意识的捏造事实。
为什么有意识的捏造事实,无非有几个原因:
1、舍本求末为了钱。
举个例子,某一年,XX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XX》报刊发行量急剧下降,新创办了《篮球先锋报》。受众对足球信息需求减少导致《XX》发行量下降,《足球》在这种不利的大环境(缺乏吸引受众的足球新闻源、民众对中国足球发展的情绪低落等因素)影响下,必然寻找受众关注的新闻源加以编辑加工,以丰富《足球》所刊载的新闻内容,刺激《足球》发行量的上升。客观上寻找不到具有震撼力的新闻源,可以从主观上制造具有震撼力的新闻源,虽然在体育新闻的恒久性面前,这些从主观上制造出的新闻报道将成为过眼云烟,甚至受到道德的谴责,但它确实达到了吸引受众的目的,为提升相关媒体的影响力做了贡献,扩展了相关媒体的生存空间。当代经济就是眼球经济,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正面的反面的、新奇的古怪的、真实的捏造的、庄重的露骨的等等,只要能够保持受众的关注热情,一切将成为可能。
2、相关法规建设中处理该类问题的乏力,助长了人为制造体育虚假新闻之风。199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制定了《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的处理办法》,其中规定对刊载虚假、失实报道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视情节轻重责令限期更正、警告、通报批评或罚款。最高处罚不过是通报批评或罚款,更何况某些媒体将虚假新闻的出现认定为“工作中失察”、“‘抢’新闻”等因素作用的结果,间接的将对虚假新闻的处罚度进行了降格,进而导致某些体育媒体在短时间内连续登报道歉事件的发生。
3、道德滑坡,个别从业人员自身素养缺乏。
某专业“伴随”鲁能十五载的粥报妓者,当日嫖娼的丑闻还未消散,就被董罡直接驱逐出训练场。和鲁能结怨颇深,却从来拿不到核心的消息。公器私用,公报私仇,肆意的编造各种消息。炮制者煞有介事,各种臆想编织消息,部分受众或缺乏基本的辨识能力,或浮躁心态者居多,跟风者居多,使得假新闻能顺利的传播,有了赖以滋生的温床。种种恶行,又披着“忠言逆耳”的皇帝新衣。
4、假不责众
一般来说,大凡虚假新闻,或是哗众取宠,或是故弄玄虚,或是移花接木,总有他的“合理所在,”总有他的“动人之处”。想当然的猜想,放到笔杆子下就成了事实,成了一个夺人眼球的爆料。“跟风”者明知有假,也会跟风宣传,不断传播。正所谓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一人作假不可怕,可怕的是组团的作假。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那些专业黑鲁的人们,别让你的疯狂埋没你的良知。


1楼2014-05-19 22: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