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能被称为“东西”的东西,就能放下。
挤在杭州的地铁里,想起曾经和你一起夹在上海的地铁,真的是夹。那么多的人,像沙丁鱼一样。
人是群居的动物,而大多数时间我只想做一株冬菇。
小时候家漂浮在各个城市里,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和妈妈住在上海,记得的场景也只有几个了,
1.第一次喝了咖啡,兴奋激动的睡不着觉。现在才知道我从那时候就开始透支生命。
2.和妈妈去游乐园玩,爸爸打电话来很凶的说着要来上海把我捉回去打,妈妈一个劲掉眼泪摸着我头告诉我不会的不会的。那时候开始就渴望有人能一直摸摸我的头,那该多好啊。
3.去看江,站在石阶上,一个老外把我扛在肩上,说的单词当时的我怎么能明白。
4.回家路上有很多小吃店和餐厅,有一家西班牙风味的店里甜点很好吃,爸爸不生气时会带我去吃,他吃18元的我吃36元的,那时候觉得真是一种奢侈。
5.爸爸回杭州和不知道谁一起出去,妈妈忙着生意,外公外婆留在杭州,上海我认识的只有公寓楼下的狗,还有贴在楼盘门口大堂上的杀人犯通缉。
那个时候,感觉上海没有很多人的样子啊。但是还是见过一面的人第二天基本都不会见到。就连楼下的狗也一样。唯一不忘记的只有呆在那根柱子上的通缉令的脸。也许是因为那时候还小,记忆里只留下了美好的东西和最喜欢的东西了,比如第一杯大人的咖啡或者是餐厅里在那个时候贵到人流泪的小甜品。
在杭州生活了十八年,一旦到了春节,整个城市变得格外安静,人们好像突然都不见了,被吸进了地面了。记起大一时看到的报道,每年高考完西湖就有一堆学生等着跳湖。出了考场右转走十分钟,一个失意又不用思考的时间,就能直接跳下去赶着十八年后再感受一次更痛苦的生活。
大一下的时候回杭州,在暑假和前女友出去看演唱会。打扮的暴露又鲜亮的人们多到挤不进去。演唱会的地方像个回字形的镂空塔。像极了伦敦哈罗德商场的格局,从上一层看下去就像上帝看着蝼蚁爬行,人们之间不断摩擦出火花或者被烟灰浇灭,混乱又嘈杂。
我们在里面被挤来挤去,发现人真的会冲撞,什么是人群,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们一样啊。
突然好庆幸自己不用活的很光鲜,人们举着酒杯闪着虚伪的颜色的酒精撞翻在容器里翻江倒海,互相在喧闹里滑稽的大喊着“等会去喝一杯啊!”
转了一圈后看到前女友和一个男的搭上了,看了五分钟也没有回头看我一眼或者找我的位置。我也默默走出去,看看路边喝到吐的女孩子,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甚至在想,不然我就安心享受现在这种精神折磨的时光吧,暂时逃避下要去面对的一切事情啊。就安安静静呆着然后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吧,反正,我自己应该也不会在得到更好的对待了。我害怕这样的心情,场景,不想再来了。话题好像扯远了。
不知道那么多的人,最终都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也不知道,杭州或者说全中国人口还会不会这样增长,一夜之间城市就变得拥挤不堪。小学时老师说每六秒就有一个婴儿降生,当年的我们坐在课桌前默默数着一个又一个六秒,比数天上已经稀稀拉拉的星星还认真。多少次担心杭州载着这么多人也塌陷下去,陷到地下去,陷到最底层去看刀山火海去。穿梭在他们中间,我觉得我们不像是沙丁鱼群,也不是一堆杂草边上的细小尘埃,反而像是一网随意捕捞上来的海洋生物,属于不同的物种,使用不同的语言,做着不同的事情,想着不同的担心,走着不同的道路,所以每一个人都无比孤独和茫然。
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
也有人喝醉哭泣,在一个人的心里
还有人匆匆逃离,这置死地无后生
也许有一天,我成功适应慢慢的死去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一起离开这里
离开了这里,在晴朗的天气
今天又是周一,一周开始又死去。
手机没有声音,我看看身边的人也不多熟悉。
我多想外面下雨,把你洗干净。
我再回头看看身边,留着的只有我自己,怪不得不熟悉。
我做了错事,匆匆忙忙迫不及待,害怕失去又怕得到,为什么要留在这里?我也希望有天我们都能够坚强到再也不用来这里。
太孤单了啊,所以害怕,太害怕失去了啊,所以不敢去喜欢去确定。朋友发来信息问最近还好吗,她工作很忙很累很开心,我也觉得开心,忙起来都好,不管忙什么都好。
打开微博,关注的一对情侣永远那么幸福,大胆出柜,大胆逃离,大胆选择了新的生活,大胆的对大家说着我就是那么爱你,大胆的随口就能掐出几个俏皮的脏话增加下逼格。看着那些就红眼眶,不是嫉妒,是羡慕。
只差了一点是嫉妒,差了太多,得不到的,红眼眶的,是羡慕啊。
人有不同的作死方式,有人喜欢人,有人喜欢沉迷游戏,有人耽溺于于一秒温柔。我们都抽着烟翘着二郎腿眯着眼默默吐一口烟气,多想有人能抱住或者摸着头告诉自己不用去想该去何方。
那又何妨。找个地方放一放吧,若干年后若是我们还活着,拿出来拍拍灰继续用这一颗干燥得生出纹路来的心。
挤在杭州的地铁里,想起曾经和你一起夹在上海的地铁,真的是夹。那么多的人,像沙丁鱼一样。
人是群居的动物,而大多数时间我只想做一株冬菇。
小时候家漂浮在各个城市里,大概七八岁的时候,和妈妈住在上海,记得的场景也只有几个了,
1.第一次喝了咖啡,兴奋激动的睡不着觉。现在才知道我从那时候就开始透支生命。
2.和妈妈去游乐园玩,爸爸打电话来很凶的说着要来上海把我捉回去打,妈妈一个劲掉眼泪摸着我头告诉我不会的不会的。那时候开始就渴望有人能一直摸摸我的头,那该多好啊。
3.去看江,站在石阶上,一个老外把我扛在肩上,说的单词当时的我怎么能明白。
4.回家路上有很多小吃店和餐厅,有一家西班牙风味的店里甜点很好吃,爸爸不生气时会带我去吃,他吃18元的我吃36元的,那时候觉得真是一种奢侈。
5.爸爸回杭州和不知道谁一起出去,妈妈忙着生意,外公外婆留在杭州,上海我认识的只有公寓楼下的狗,还有贴在楼盘门口大堂上的杀人犯通缉。
那个时候,感觉上海没有很多人的样子啊。但是还是见过一面的人第二天基本都不会见到。就连楼下的狗也一样。唯一不忘记的只有呆在那根柱子上的通缉令的脸。也许是因为那时候还小,记忆里只留下了美好的东西和最喜欢的东西了,比如第一杯大人的咖啡或者是餐厅里在那个时候贵到人流泪的小甜品。
在杭州生活了十八年,一旦到了春节,整个城市变得格外安静,人们好像突然都不见了,被吸进了地面了。记起大一时看到的报道,每年高考完西湖就有一堆学生等着跳湖。出了考场右转走十分钟,一个失意又不用思考的时间,就能直接跳下去赶着十八年后再感受一次更痛苦的生活。
大一下的时候回杭州,在暑假和前女友出去看演唱会。打扮的暴露又鲜亮的人们多到挤不进去。演唱会的地方像个回字形的镂空塔。像极了伦敦哈罗德商场的格局,从上一层看下去就像上帝看着蝼蚁爬行,人们之间不断摩擦出火花或者被烟灰浇灭,混乱又嘈杂。
我们在里面被挤来挤去,发现人真的会冲撞,什么是人群,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们一样啊。
突然好庆幸自己不用活的很光鲜,人们举着酒杯闪着虚伪的颜色的酒精撞翻在容器里翻江倒海,互相在喧闹里滑稽的大喊着“等会去喝一杯啊!”
转了一圈后看到前女友和一个男的搭上了,看了五分钟也没有回头看我一眼或者找我的位置。我也默默走出去,看看路边喝到吐的女孩子,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甚至在想,不然我就安心享受现在这种精神折磨的时光吧,暂时逃避下要去面对的一切事情啊。就安安静静呆着然后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吧,反正,我自己应该也不会在得到更好的对待了。我害怕这样的心情,场景,不想再来了。话题好像扯远了。
不知道那么多的人,最终都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也不知道,杭州或者说全中国人口还会不会这样增长,一夜之间城市就变得拥挤不堪。小学时老师说每六秒就有一个婴儿降生,当年的我们坐在课桌前默默数着一个又一个六秒,比数天上已经稀稀拉拉的星星还认真。多少次担心杭州载着这么多人也塌陷下去,陷到地下去,陷到最底层去看刀山火海去。穿梭在他们中间,我觉得我们不像是沙丁鱼群,也不是一堆杂草边上的细小尘埃,反而像是一网随意捕捞上来的海洋生物,属于不同的物种,使用不同的语言,做着不同的事情,想着不同的担心,走着不同的道路,所以每一个人都无比孤独和茫然。
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
也有人喝醉哭泣,在一个人的心里
还有人匆匆逃离,这置死地无后生
也许有一天,我成功适应慢慢的死去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一起离开这里
离开了这里,在晴朗的天气
今天又是周一,一周开始又死去。
手机没有声音,我看看身边的人也不多熟悉。
我多想外面下雨,把你洗干净。
我再回头看看身边,留着的只有我自己,怪不得不熟悉。
我做了错事,匆匆忙忙迫不及待,害怕失去又怕得到,为什么要留在这里?我也希望有天我们都能够坚强到再也不用来这里。
太孤单了啊,所以害怕,太害怕失去了啊,所以不敢去喜欢去确定。朋友发来信息问最近还好吗,她工作很忙很累很开心,我也觉得开心,忙起来都好,不管忙什么都好。
打开微博,关注的一对情侣永远那么幸福,大胆出柜,大胆逃离,大胆选择了新的生活,大胆的对大家说着我就是那么爱你,大胆的随口就能掐出几个俏皮的脏话增加下逼格。看着那些就红眼眶,不是嫉妒,是羡慕。
只差了一点是嫉妒,差了太多,得不到的,红眼眶的,是羡慕啊。
人有不同的作死方式,有人喜欢人,有人喜欢沉迷游戏,有人耽溺于于一秒温柔。我们都抽着烟翘着二郎腿眯着眼默默吐一口烟气,多想有人能抱住或者摸着头告诉自己不用去想该去何方。
那又何妨。找个地方放一放吧,若干年后若是我们还活着,拿出来拍拍灰继续用这一颗干燥得生出纹路来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