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我是范家的外甥,舅家自然姓范。舅家人常常对范仲淹津津乐道,引为自豪,称其为第××代人。我最早是从初中语文课本里认识这位老外爷的。舅家人自豪和我认识范仲淹的原因大概都是他老人家说的那一句话,就因为这,人们就记住了他。至于他老人家是否忧人在先,乐人在后,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过。
说起仲淹范大人,我就想起一个人,他叫包拯,二位是同时期的人,同为大宋命官。
我觉得他二人其实都是一个故事人物,都是被放大了的人物形象。听戏上说,包拯大人他只是为普通百姓平了几次反,昭了几回雪,赈了几次灾,百姓们便把他视为神明,还编成戏文歌颂他,千百年来总也忘不了。的确,谁给百姓办事,谁给百姓讲理,人们就会拿包拯的名字象桂冠一样戴在谁的头上,美其名曰:晴天。直到今天,开封的大街小巷还挂着他的图像。
说到开封,不能不说说既是它的邻居也是它的部下的兰考了。我知道兰考,也是从知道一个人开始的,想必兰考的出名也是因为这同一个人而出名的。这个人恐怕全国的大人小孩都知晓,至今兰考的大街小巷同样念叨着他的名字,几十年过去总也不忘。看来他的精神不死,他的精神永存。他虽然在兰考工作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可做的事不少,要不人们咋总是不忘呢?我想,他可能也是和范仲淹大人、包拯大人一样,心里有百姓。
看到兰考县城繁华的大街,鳞次栉比的高楼,潮水似得车流,真想象不出当年这里是那样的荒凉和贫瘠,想象不出五彩的人群当年是那样的菜色,是蜂拥般的乞讨。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慢慢地静静地寻找着他的墓地。满目的繁华,宽阔的大道,哪里还有沙丘的影子。好心的兰考人对我说,“往北,到城关镇政府,就看见了。”是的,在城关镇政府附近,我看见了一片苍松翠柏。心里想着,怕是到了。于是,我心里不禁一颤。虔诚的脚步放得更慢更轻了,一步一步,满脑子在放着关于焦裕禄事迹的电影。松柏林里,草坪上,石凳边,到处都是休闲的人们。我看见几个十几岁的少年拿着手机拍照,也看到游人把自己的留影在电脑合成后取走相片那满意的笑容,看到老人们在闲聊着什么“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哲理,我不知道我们的书记静静地躺在地下,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他墓碑的后面,镌刻着毛公的名言: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确,真是这样。信不信由你,反正我相信。他就是焦裕禄。
我是范家的外甥,舅家自然姓范。舅家人常常对范仲淹津津乐道,引为自豪,称其为第××代人。我最早是从初中语文课本里认识这位老外爷的。舅家人自豪和我认识范仲淹的原因大概都是他老人家说的那一句话,就因为这,人们就记住了他。至于他老人家是否忧人在先,乐人在后,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过。
说起仲淹范大人,我就想起一个人,他叫包拯,二位是同时期的人,同为大宋命官。
我觉得他二人其实都是一个故事人物,都是被放大了的人物形象。听戏上说,包拯大人他只是为普通百姓平了几次反,昭了几回雪,赈了几次灾,百姓们便把他视为神明,还编成戏文歌颂他,千百年来总也忘不了。的确,谁给百姓办事,谁给百姓讲理,人们就会拿包拯的名字象桂冠一样戴在谁的头上,美其名曰:晴天。直到今天,开封的大街小巷还挂着他的图像。
说到开封,不能不说说既是它的邻居也是它的部下的兰考了。我知道兰考,也是从知道一个人开始的,想必兰考的出名也是因为这同一个人而出名的。这个人恐怕全国的大人小孩都知晓,至今兰考的大街小巷同样念叨着他的名字,几十年过去总也不忘。看来他的精神不死,他的精神永存。他虽然在兰考工作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可做的事不少,要不人们咋总是不忘呢?我想,他可能也是和范仲淹大人、包拯大人一样,心里有百姓。
看到兰考县城繁华的大街,鳞次栉比的高楼,潮水似得车流,真想象不出当年这里是那样的荒凉和贫瘠,想象不出五彩的人群当年是那样的菜色,是蜂拥般的乞讨。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慢慢地静静地寻找着他的墓地。满目的繁华,宽阔的大道,哪里还有沙丘的影子。好心的兰考人对我说,“往北,到城关镇政府,就看见了。”是的,在城关镇政府附近,我看见了一片苍松翠柏。心里想着,怕是到了。于是,我心里不禁一颤。虔诚的脚步放得更慢更轻了,一步一步,满脑子在放着关于焦裕禄事迹的电影。松柏林里,草坪上,石凳边,到处都是休闲的人们。我看见几个十几岁的少年拿着手机拍照,也看到游人把自己的留影在电脑合成后取走相片那满意的笑容,看到老人们在闲聊着什么“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哲理,我不知道我们的书记静静地躺在地下,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他墓碑的后面,镌刻着毛公的名言: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确,真是这样。信不信由你,反正我相信。他就是焦裕禄。









